单jc.php

JACIII公司第26卷第6期第944-951页
doi:10.20965/jaciii.2022.p0944
(2022)

纸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原子力显微镜二自由度分数阶PID控制

张淑君*,†、赵鹏**,戴世强**和王建宇**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邮编:528400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苑大道2006号,邮编611731

通讯作者

收到时间:
2021年7月12日
认可的:
2022年6月20日
出版:
2022年11月20日
关键词:
二自由度分数PID控制、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原子力显微镜系统、轨迹跟踪
摘要

为了提高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轨迹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自由度分数阶PID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原理和结构。然后,设计了二自由度FOPID控制器,包括前馈和反馈控制器、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算子逼近。同时,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根据参考轨迹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该控制结构中的参数。最后,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跟踪控制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性。

引用本文为:
S.Chang、C.Peng、S.Dai和J.Wang,“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原子力显微镜二自由度分数阶PID控制”高级计算杂志。因特尔。因特尔。通知。第26卷第6期,第944-9512022页。
数据文件:
参考文献
  1. [1] M.Marrese、V.Guarino和L.Ambrosio,“原子力显微镜:解决组织工程中支架设计的有力工具”,《功能生物材料杂志》,第8卷第1期,第7条,2017年。
  2. [2] A.Ikai等人,“原子力显微镜作为纳米和微米级生物操纵器:简短回顾”,《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研讨会》,第73卷,第132-144页,2018年。
  3. [3] 丁云霞等,“纳米尺度下原子力显微镜对宫颈鳞癌细胞的力学表征”,《医学肿瘤学》,第32卷,第3期,第71条,2015年。
  4. [4] Y.Wang等人,“单层还原石墨烯氧化物片覆盖在固体基底上的单个DNA分子的纳米操纵”,《物理化学杂志》B卷,第122期,第2期,第612-617页,2017年。
  5. [5] M.H.Korayem、H.Khaksar和H.J.Sharahi,“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操作中使用的椭圆和立方纳米颗粒接触参数的建模和模拟”,《超微显微镜》,第206卷,第112808条,2019年。
  6. [6] G.-Y.Gu等人,“压电驱动纳米定位平台的建模和控制:一项调查”,IEEE Trans。自动化科学与工程,第13卷,第1期,第313-332页,2016年。
  7. [7] W.Lv和F.Wang,“一类具有未知滞后的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模糊系统国际期刊》,第20卷,第3期,第782-790页,2018年。
  8. [8] W.Liu等人,“基于模糊分数阶PID的压电致动器位移控制”,第五届控制、自动化和机器人国际会议(ICCAR),第495-500页,2019年。
  9. [9] W.Zhu和X.-T.Rui,“利用广义Bouc-Wen模型对具有频率依赖行为的压电致动器进行滞后建模和位移控制”,《精密工程》,第43卷,C期,第299-307页,2016年。
  10. [10] J.Gan、X.Zhang和H.Wu,“表征压电致动器的速率依赖和速率依赖滞后的广义Prandtl-Ishlinskii模型”,《科学仪器评论》,第87卷第3期,第035002条,2016年。
  11. [11] X.Song等人,“用改进的Preisach模型对压电致动器中的滞后进行建模和识别”,IEEE高级智能机电一体化(AIM)国际会议,第1538-1543页,2017年。
  12. [12] B.Ding和Y.Li,“压电致动器的磁滞补偿和带扰动估计的滑模控制”,《微机械》,第9卷,第5期,第241条,2018年。
  13. [13] L.Zhi、J.Shan和U.Gabbert,“使用Krasnoselskii-Pokrovskii模型的磁滞反向补偿”,IEEE/ASME Trans。《机电一体化》,第23卷,第2期,第966-971页,2018年。
  14. [14] E.Y.Bejarbaneh等人,“使用PSOSCALF优化算法的PID型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新调整技术”,《应用软计算》,第85卷,第105822条,2019年。
  15. [15] J.I.Chowdhury等人,“使用常规和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控制基于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控制、自动化和系统国际期刊》,第17卷,第11期,第2969-2981页,2019年。
  16. [16] S.Zeng等人,“基于RBF网络的温室环境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传感器》,第12卷,第5期,第5328-5348页,2012年。
  17. [17] B.Yang等人,“基于PMSG的MPPT风能转换系统的自适应分数阶PID控制(使用线性观测器)”,国际事务。《电能系统》,第29卷,第1期,第2697条,2019年。
  18. [18] A.S.Chopade等人,“磁悬浮系统采用最佳零极点近似方法的数字分数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IEEE/CAA J.of Automatica Sinica,第5卷,第5期,第977-989页,2018年。
  19. [19] K.Sundaravadivu、S.Sivakumar和N.Hariprasad,“一类FOPTD模型的2DOF PID控制器设计–启发式算法分析”,《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第48卷,第90-95页,2015年。
  20. [20] 霍洪斌,朱晓杰,曹国勇,“基于改进广义极值优化算法的二自由度PID调节器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科学版),第2期,第148-152页,2007年。
  21. [21]Y.Wu和Q.Zou,“补偿压电致动器滞后和动力学效应的迭代控制方法”,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第15卷,第5期,第936-944页,2007年。
  22. [22]S.C.Ashley等人,“AFM中压电致动器的滞后逆迭代学习控制”,IFAC Proc。卷,第41卷,第2期,第8269-82742008页。
  23. [23]V.M.Alfaro、R.Vilanova和O.Arrieta,“2-DoF PID控制器设定点权重选择的考虑因素”,IFAC Proc。卷,第42卷,第11期,第721-726页,2009年。
  24. [24]E.Yumuk、M.Güzelkaya和I。Eksin,“基于Bode理想传递函数加时间延迟的分析分数PID控制器设计”,ISA Trans。,第91卷,第196-206页,2019年。
  25. [25]M.Koseoglu等人,“M-SBL拟合方法近似分数阶导数模型的有效模拟电路设计”,《工程科学与技术》,国际期刊,第33卷,第101069号,2022年。
  26. [26]R.Stanisławski、M.Rydel和Z.Li,“离散时间分数阶PID控制器的一种新的降阶实现”,IEEE Access,第10卷,第17417-17429页,2022年。

*该网站是基于HTML5和CSS3为现代浏览器设计的,例如Chrome、Firefox、Safari、Edge和Opera。

上次更新日期:2024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