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蛋白质网络预测与拓扑分析大型利什曼原虫作为药物靶点选择的工具

摘要

背景

利什曼病是一种致命的寄生虫感染,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大多数治疗都有毒副作用,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疗效有所下降。由于缺乏治疗这种疾病的有希望的药物靶点,前景更加恶化。我们采用了一种计算方法来检测新的药物靶点,这可能成为发现治疗这种热带疾病的新药的有效策略。

结果

我们预测了大型利什曼原虫使用三种经验证的方法:PSIMAP、PEIMAP和iPfam。结合这些方法的结果,我们计算了一个具有1366个节点和33861个交互的高置信网络(置信度>0.70)。通过对检测到的簇进行富集分析,我们能够预测263个相互作用蛋白的生物过程。利用连通性和介数中心性等指标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在与人类蛋白质组进行同源性过滤后,我们检测到142个潜在的药物靶点。可以做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这些目标。

结论

我们构建了第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大型利什曼原虫通过使用计算方法寄生。蛋白质网络的拓扑分析使我们能够识别出一组候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1)对寄生虫生存至关重要,(2)没有人类同源基因。这些潜在目标有望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这一战略如果得到验证,可能会以相对较低的额外时间和资源投资,增强针对这种疾病以及可能的其他热带疾病的既定药物发现方法。

背景

利什曼病是一种复杂的传染病,由多种利什曼原虫属,影响全球88个国家的200多万人。除了流行国家外,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非流行国家的病例数量也在增加[15]. 这种寄生虫由该属的雌性昆虫传播到人类或动物的水库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 Lutzomyia在新世界和静脉瘤在旧世界[1]. 利什曼病有三种主要临床表现:皮肤、粘膜皮肤和内脏。内脏形态主要影响儿童,如果不及时提供适当的治疗,儿童可能会死亡。皮肤和粘膜皮肤形式可导致成年人严重残疾,影响农村地区的生产力。目前,尽管进行了多项研究,但仍没有这种疾病的可用疫苗[6]. 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依赖于化疗和病媒控制,这两者紧密相关,因为人类可能在某些流行地区充当寄生虫的蓄水池(人畜共患传播)。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在许多流行国家,如哥伦比亚,病例数量仍在继续增加[7].

目前的抗利什曼原虫治疗因毒性、不同的敏感性而不成功利什曼原虫物种、宿主免疫反应的多样性以及所用药物的不同药代动力学。对所有形式的利什曼病的经典治疗方法是五价锑,其形式为锑葡糖酸钠(Pentostam,Glaxo-Smith Kline)或锑酸葡糖胺(Glucantime,Rhone Polenc)。这些化合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死亡[8,9],目前在许多流行国家,对锑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是一个主要问题[2,10]. 一些药物,如戊脒和两性霉素B,也被用于治疗利什曼病。然而,副作用的存在、给药途径(注射而非药丸)、高昂的成本以及对不同临床形式疾病的疗效差异限制了它们作为首选药物的广泛使用。最近,一种最初作为抗肿瘤化合物开发的口服药物弥尔顿福星已成功用于治疗内脏和皮肤利什曼病[11,12],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疗效不同[13]. 此外,在印度进行的一项IV期试验表明,米尔曲辛的复发率增加,表明耐药性可能迅速发展[14,15].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迫切需要新的、安全的、廉价的抗利什曼原虫化合物。

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针对发展中国家主要原虫寄生虫病——疟疾、利什曼病和锥虫病——的药物研发工作,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开发新药物和疫苗的兴趣,这些药物和疫苗可供受影响的主要是穷人使用[16]. 药物发现过程始于寻找在感染性疾病情况下必须满足两个主要要求的药物靶点;(1) 对寄生虫的生存至关重要;(2)具有特异性,因为靶标在人类宿主中不应具有可能引起毒性作用的对应物。然而,对于重要性的最佳生物指标,还没有达成共识。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等指标已被用于将蛋白质归类为可用药蛋白质。然而,这些假设往往不能解释这些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潜在生物网络的复杂性[17].

已经开展了新的研究活动,以收集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以及高通量表达和蛋白质组数据。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信息来源,可以有效地用于为大量人类和兽医疾病寻找新药。生物信息学工具使研究人员能够提取和操作这些生物信息,以了解蛋白质功能。不幸的是,对天然形式蛋白质的功能的了解还没有为我们提供对细胞行为复杂性的理解,因此对重要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细胞内的蛋白质通常不单独在其自然状态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协同作用,产生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维网络。由于蛋白质功能的网络性质,对蛋白质网络的拓扑分析可能有助于识别可能成为药物或疫苗靶点的基本蛋白质。用实验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的最新研究蜡状酵母秀丽隐杆线虫, [18,19]证实了拓扑度量在预测蛋白质重要性方面的有效性,并证明了与敲除和敲除数据的强相关性。这些研究还扩展到具有医学重要性的生物体,如原生动物寄生虫恶性疟原虫[20]为了发现新的药物和疫苗靶点。该数据可通过PlasmoID系统获得[21]. 拓扑分析在检测重要蛋白质方面也很有用,即使使用基于同源性的方法预测了蛋白质网络,例如人类相互作用组[22].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预测了大型利什曼原虫通过三种方法使用蛋白质序列,即iPfam、PSIMAP和PEIMAP。我们使用连接性和中间性中心度指标分析预测的蛋白质网络,以识别基本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以检测富含GO的簇,确定检测到的靶标的可能途径,并推断功能描述未知的蛋白质所执行的生物过程。假定的蛋白质靶点列表是实验验证的起点在体外检测和进一步发现新的抗利什曼病药物。

方法

利用PSIMAP、iPfam和PEIMAP预测蛋白质网络

使用先前设计并应用于米黄色单胞菌[23]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PSIMAP、iPfam和PEIMAP。

PSIMAP公司

PSIMAP公司http://psimap.com/[24]通过使用已知PDB(蛋白质数据库)结构的相互作用域对推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提取了大型利什曼原虫从GeneDB数据库ftp://ftp.sanger.ac.uk/pub/databases/L.major_sequences/DATASETS/LmjFwholegenome_20070731_V5.2.pep。我们使用PSI-BLAST对这些序列进行了比对[25]针对SCOP 1.71数据库[26]E值截止值为0.0001,如前所述[23]. 我们通过应用PSIMAP预测了3184个蛋白质的总共158984个相互作用[27]域对到域分配。该数据库中交互作用的最初定义基于蛋白质复合物结构域之间的原子距离。

iPfam公司

我们使用Pfam 18.0版本中的域分配分析了iPfam的交互[28]使用E值截止值为0.01的工具hmmpfam。通过将其与iPfam的Pfam域交互对集成[29],共从2336个蛋白质构建了50398个预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利什曼原虫蛋白质。

PEIMAP公司

我们结盟了利什曼原虫PEIMAP数据库中的蛋白质http://peimap.kobic.re.kr使用BLASTP[25]具有40%的序列一致性和70%的长度覆盖率的最小截止值。PEIMAP数据库包括来自六个源数据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信息:DIP、[30]绑定[31]国际法案[32]薄荷[33]HPRD、[34]和BioGrid[35]. 共提取14839个相互作用,涉及718个利什曼原虫蛋白质。

选择可靠的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我们使用了“综合得分”方法,应用于[23]也用于STRING数据库[36]. 该方法考虑了每种方法(PEIMAP、PSIMAP和iPfam)的可靠性,假设它们之间独立。分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c(c) o个 第页 e(电子) = 1 E类 ( 1 R(右) ) n个

在哪里?分数是信心得分,E类是一组正在分析的方法(PEIMAP、PSIMAP、iPfam);R(右) 是方法的可靠性i、 n个是方法预测的交互次数PEIMAP的可靠性得分来自以前报告的数据[37]这考虑了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每种实验方法的可靠性。iPfam的可靠性得分是从iPfam数据库中两个Pfam域之间的得分中提取出来的。最后,PSIMAP的可靠性得分使用计算出的相互作用结构域之间的距离(SCOP)。

结合所有得分,最终得分进一步标准化为0.0-1.0。我们选择了1366利什曼原虫参与33861个高置信PPI的蛋白质,(置信度得分>0.7),结合使用的三种方法的结果(附加文件1利什曼原虫相互作用组的细胞景观网络)。为了评估度量结果的可信度,将聚类系数和平均最短路径与Cytoscape中使用随机网络插件生成的1000个随机网络进行了比较[38],并计算经验p值。

拓扑计量法检测人体必需蛋白质及其与人类蛋白质组的同源性过滤

使用network Analyzer v.2.6.1计算蛋白质网络的幂律拟合[39]. 使用Hubba服务器,使用网络拓扑度量,如中间中心性、连接性和双重评分方案(DSS)来检测关键基因http://hub.iis.sinica.edu.tw/Hubba。此方法考虑加权边缘(置信度得分)。计算是在网络的最大组成部分上进行的,置信区间为0.7。选择此截止点是为了更好地将数据与网络的幂律分布拟合。通过丢弃来过滤检测到的目标利什曼原虫与人类蛋白质的同源物。

聚类和GO富集分析

我们对网络中最大的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以检测蛋白质复合物和通路。我们使用了马尔可夫聚类(MCL)算法[40,41],已被证明是检测蛋白质网络中簇的一种健壮且快速的算法[42],使用NeAT工具中的实现[43]. 用于GeneDB数据库中功能未知的蛋白质http://www.genedb.org/主页/Lmajor,我们通过使用Cytoscape的BinGO插件评估GO富集分析的结果,预测了它们可能的生物学作用。

结果和讨论

我们结合PEIMAP、iPfam和PSIMAP生成的结果构建了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尽管缺乏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大型利什曼原虫事实上,来自单个生物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可能包含一些误报,从而使结果产生偏差,使用来自不同物种的相互作用数据有助于减少预测网络中的噪声[44]. 与随机网络进行比较,并利用实验证据证实一些预测目标的重要性,这是验证计算的PPI图的间接方法。其他研究已经成功地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使用计算方法来预测蛋白质网络(例如稻瘟病菌,结核分枝杆菌、和智人[4547]. 预测的大型利什曼原虫interactiome可以作为未来实验PPI图的起点利什曼原虫尤其是考虑到许多相互作用可能需要在酵母中不发生的翻译后修饰[48]因此,很难在该生物体中进行酵母双杂交分析。整个预测网络包括3991个节点和190708个交互(包括自循环和重复边)。覆盖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在利什曼原虫只有18.0%的利什曼原虫蛋白质组在物种间是保守的(如CluSTr数据库中的定义:http://www.ebi.ac.uk/integr8/ClustrAnalysPageOnly.do?orgProteomeID(http://www.ebi.ac.uk/integr8/ClustrAnalysPageOnly.do?orgProteomeID)= 21780). 这是基于同源性的蛋白质网络预测方法的一个常见局限性。

有人提出生物网络遵循幂律分布,对应于无标度拓扑[49]. 这是生物网络的一个全局特性,当使用连通性和中间性中心性度量时,这对于可靠预测重要性非常重要。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将节点度分布拟合到幂律,以确定我们的预测网络是否与无标度拓扑一致。这导致指数为-0.867(R2=0.556)。然而,计算出的置信网络0.70的分布显示R显著增加2系数为0.758,指数为-1.199。这个结果与幂律分布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与整个交互组相比,子网络的分布程度不同。此外,还指出几何模型比幂律分布更适合[50,51]. 尽管有这些限制,我们还是选择了0.70置信区间,因为应用该区间生成的网络更适合无标度拓扑。这也使我们能够更有信心地宣称,检测到的集线器和瓶颈节点可能对网络至关重要。

确定假定药物靶点

一旦幂律分布得到部分确认,其他拓扑特征就可能具有生物学意义。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进行了局部拓扑分析,以确定可能成为潜在药物靶点的中枢和瓶颈。我们计算了具有33861个交互作用的1366节点网络的连通性和中间中心性(>0.70置信度)。对于所有这些计算,我们使用了最大的分量,并从更大的原始网络中排除了孤立的分量,主要是因为计算通过特定节点的最短路径数的中间中心性可能会从孤立节点生成无限多的最短路径,这可能会使人困惑,并使解释更加困难。将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平均最短路径与1000个随机网络进行比较(表1). 我们发现,当将蛋白质网络的聚类系数与随机生成的网络的聚类系数值进行比较时,我们的蛋白质网络的连接程度更高。这些结果表明,我们的网络与其他生物网络一样具有模块化结构。这使我们更加确信这些簇可能与生物途径相关。平均最短路径也与随机网络有显著不同。

表1预测网络与随机网络的拓扑度量比较。

已经证明,连通性的度量[52]和介数中心性[53]改进蛋白质网络中基本蛋白质的识别[54]. 与连接性相比,中间性中心性与重要性更密切相关,暴露出通常属于支架蛋白或参与信号通路(称为瓶颈). 这一指标在网络药理学的新范式中也被提出,作为研究潜在药物靶点的一个良好特征[55]. 利什曼原虫主要网络,我们选择连接排名前10%为轮毂节点和20%的中间中心性排序瓶颈,根据之前选择此类截止点的方法[54,56]. 此外,最近开发的工具HUBBA[57]提供了一种通过结合两个指标预测基本节点的替代方法:DMNC(最大邻域分量密度)和MNC(最大邻分量)。它们统称为双重评分方案(DSS)。我们将DSS系统应用于我们的高置信网络,目的是扩大潜在药物靶点的范围。我们选择了该工具确定的前10个蛋白质的截止值,因为该截止值确定了最有可能成为必需的组(接近100%)。然而,我们发现该组与检测到的集线器组重叠。

在第一次检测中,结合了连通性、中间中心性和DSS的结果,我们确定了384个潜在目标,如附加文件所示2:表S1。一旦检测到靶点,就需要在人类蛋白质组中检查其同源性,因为一些结合保守位点的药物会干扰相应的人类蛋白质,从而产生可能的毒性后果。利用列表利什曼原虫我们从TDR数据库中筛选出与人类蛋白质同源的靶点列表,删除那些与人类蛋白质具有同源性的靶点。TDR数据库中的正交对数检测是使用OrthoMCL算法进行的,与其他方法相比,该算法显示出高灵敏度[58]特征,这对于识别所有可能的人类直系亲属至关重要利什曼原虫蛋白质。一旦利什曼原虫-人类同源蛋白被排除在外,潜在靶蛋白的总数减少到142个(附加文件:表S2)。目标的网络可视化如图所示1.

图1
图1

细胞景观网络 大型利什曼原虫 相互作用组。用红色突出显示的节点是预测的基本节点,没有人类直系图

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与功能预测

研究表明,检测生物网络中的模块化结构可以深入了解活生物体中细胞过程的功能组织[59]. 此外,人们已经认识到,聚类检测与功能富集分析相结合可以预测与聚类相关的蛋白质的生物功能[60]. 我们应用MCL算法在网络中生成簇,将膨胀值设置为1.8,并在计算中考虑边缘权重(置信度)。使用BinGO进行功能富集,导入大型利什曼原虫基因本体(GO)注释网址:http://geneontology.org。我们为网络生成了63个簇。对于每个簇,我们分配了最重要的GO生物过程。这些结果显示在附加文件中4:表S3。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近邻经常参与类似的过程,研究表明,一个簇中70-80%的蛋白质至少共享一种功能。这意味着任何未分类的蛋白质都可以暂时指定其相邻的功能[60,61]. 我们发现GeneDB数据库中没有功能描述的263个蛋白质与定义明确的簇有关。我们根据特定GO富集簇的成员概率为这些蛋白质指定了一个生物过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预测了大型利什曼原虫使用当前注释过程之前未知的(附加文件5:表S4)。

最大的簇包含网络中15%的蛋白质。它们主要参与蛋白质氨基酸磷酸化(GO:0006468)(p值<0.000001)。在没有人类对应物的检测目标组中,我们发现64%的目标也在蛋白质氨基酸磷酸化过程中富集(图2,其他文件6:表S5),其次是参与核小体组装的蛋白质(GO:0006334)8%,核酸代谢过程(GO:00006139)4%,电子传递(GO:006118)4%,转运(GO:0008810)4%,蛋白质-氨基酸烷基化(GO:0006139)2%。其余蛋白质分布在各个过程中,每个过程中有一个蛋白质,并被分类为“其他”;这些蛋白质占靶蛋白的14%。该分析表明磷酸蛋白是表征和探索药物靶点的主要基团。参与核酸代谢的蛋白质也应作为可能的药物靶点进行研究,因为利什曼原虫没有酶机制来合成嘌呤从头开始[62]. 有趣的是,与核小体组装相关的蛋白质似乎是另一种选择。

图2
图2

拓扑分析和通量平衡分析之间的对应关系。利什曼原虫主要交互组的部分表现。红色节点代表利什曼原虫代谢网络的双敲除预测。节点LmjF36.1360存在于双敲除对中,并且在蛋白质网络中也被预测为必需的。中间中心性允许检查冗余。

预测目标重要性的实验证据

如上所述,在必需基因组中有很大比例的磷酸蛋白。考虑到这些蛋白质是许多真核生物分化和细胞增殖的重要调节器,这是合理的。然而,有人指出利什曼原虫kinome与其他真核生物的kinome有特殊的区别(有关详细综述,请参阅参考文献[63]). 我们鉴定出91种激酶,这些激酶被预测为网络中的基本蛋白,与人类激酶组没有同源性。这是一组有趣的新的潜在靶点,用于在这种生物体中进行未来的药物筛选,可能是通过使用我们小组开发的方法学中的转染寄生虫[64]. 在这组激酶中,实验证明LMPK[GeneDB:LmjF36.6470]在墨西哥利什曼原虫[65]包含正交曲线亚马逊乳杆菌,L.少校,热带乳杆菌,埃及乳杆菌,donovani乳杆菌,婴儿乳杆菌、和巴西乳杆菌[66]. 鉴于这种蛋白在无鞭毛虫阶段的寄生虫增殖中的重要性,人们对其作为药物和疫苗候选物的兴趣日益浓厚。

之前的一项研究重建了大型利什曼原虫并进行通量平衡分析以预测潜在药物靶点[62]. 然而,当我们将通过建模发现的单个预测淘汰列表与使用拓扑方法导出的列表目标进行比较时,我们没有发现任何重叠。这可能是因为代谢网络通过其催化的代谢物而非直接相互作用连接蛋白质。然而,当我们分析双基因敲除列表时,我们发现蛋白质[GeneDB:LmjF36.1360]腺苷酸激酶被预测为我们的网络中必不可少的,并且也存在于代谢网络的双基因敲除了对[GeneDB:LmjF136.1360,LmjF25.2370]中。图中以红色突出显示这意味着代谢网络中的冗余也可以通过计算蛋白质网络中的中间中心性来检测。该蛋白的抑制导致多诺瓦尼乳杆菌前鞭毛虫[67]同源性搜索在巴西乳杆菌、婴儿乳杆菌、布鲁西乳杆菌和克鲁兹乳杆菌,. 这将有利于开发一种治疗多种热带疾病的药物。此外,DrugBankhttp://www.drugbank.ca网站研究表明,药物吉西他滨也可能对该蛋白有抑制作用,这说明了该药物除了目前用于癌症之外,还可能用于治疗热带疾病。

图3
图3

根据GO生物过程对必需基因进行分类磷蛋白在必需基因组中过度表达。(详见正文)。

[GeneDB:LmjF35.1180和GeneDB:LmjF 35.0830]是富马酸还原酶和富马酸类还原酶蛋白,在我们的网络中被预测为必不可少的。人类同源基因也没有。一些报告表明查尔酮等化合物[68]和极光[69]对这些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它们成为未来药物开发的有趣化合物。

三辆ABC运输车利什曼原虫特定的-[GeneDB:LmjF34.0670,GeneDB:LmjF27.0470,GeneData:LmjF32.2060]也被预测为必要的。它们通过将药物挤出细胞外,赋予抗锑和戊脒的能力。一些研究小组正在研究这种转运蛋白家族的抑制剂[70]目的是将耐药表型恢复为易感表型。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还将这些蛋白质确定为假定的药物靶点,因为它们在寄生虫细胞内环境的内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一个用实验数据证实我们的发现的例子是检测甾醇24-c-甲基转移酶[GeneDB:LmjF36.2390,GeneDB:LmjF136.2380],它们在我们的网络中是必需的和唯一的。这些酶参与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麦角固醇是利什曼原虫真菌具有排他性和重要性。此外,最近的一项研究确定甲基转移酶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药物靶点新生隐球菌[71]. 此外,这种酶最近被测试为内脏利什曼病的有效候选疫苗[72].

最后,我们观察了Leifso等人报道的微阵列数据中排他性预测靶标的表达水平[73]在无鞭毛期,我们没有发现预测的必需基因有任何显著的过度表达。这是可以预料的,因为在前鞭毛虫和无鞭毛虫阶段,很少有基因被上调或下调。这表明,在以下情况下,重要性与基因表达无关利什曼原虫鉴于蛋白质丰度的调节可能发生在转录后水平[73].

结论

这项工作是首次尝试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大型利什曼原虫利用寄生虫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提供了基本蛋白质的假定列表;其中一些支持文献中报道的实验证据。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预测的基本激酶,它们构成利什曼原虫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组,可以作为新药靶点的来源进行探索,因为它们对寄生虫的生存很重要,但与人类的基因体没有同源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确定特定的抑制剂。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未来针对这种疾病的药物发现工作,使药物开发能够更及时、更具成本效益。

工具书类

  1. 赫瓦尔特BL:利什曼病。柳叶刀1999, 354(9185):1191–1199. 10.1016/S0140-6736(98)10178-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 Lawn SD、Armstrong M、Chilton D、Whitty CJ:锑葡酸钠治疗返回旅客皮肤和粘膜利什曼病期间的心电图和生化不良反应。Trans R Soc Trop Med Hyg公司2006, 100(3):264–269. 2016年10月10日/j.trstmh.2005.03.012

    第条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3. Antinori S、Gianelli E、Calattini S、Longhi E、Gramiccia M、Corbellino M:皮肤利什曼病:对旅行者的威胁越来越大。临床微生物感染2005, 11(5):343–346. 10.1111/j.1469-0691.2004.01046.x号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4. Scarisbrick JJ、Chiodini PL、Watson J、Moody A、Armstrong M、Lockwood D、Bryceson A、Vega-Lopez F:42名患有皮肤利什曼病的旅行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旅行医疗传染病2006, 4(1):14–21. 10.1016/j.tmaid.2004.11.00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5. Stark D、van Hal S、Lee R、Marriott D、Harkness J:利什曼病,一种新的输入性感染:来自澳大利亚的20例报告。旅游医学杂志2008, 15(5):351–354. 10.1111/j.1708-8305.2008.00223.x号

    第条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6. Noazin S、Modabber F、Khamesipour A、Smith PG、Moulton LH、Nasseri K、Sharifi I、Khalil EA、Bernal ID、Antunes CM、,:第一代利什曼病疫苗:现场疗效试验综述。疫苗2008, 26(52):6759–6767. 10.1016/j.疫苗.2008.09.085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7. Piscopo TV,Mallia AC:利什曼病。研究生医学期刊2006, 82(972):649–657. 10.1136/pgmj.2006.047340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8. Palumbo E:皮肤利什曼病的当前治疗:综述。Am J Ther公司2009, 16(2):178–182. 10.1097/MJT.0b013e3181822e90

    第条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9. Sadeghian G,Ziaei H,Sadeghi M:用全身葡聚糖治疗的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Ann Acad Med新加坡2008, 37(11):916–918.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0. Grogl M,Thomason TN,Franke ED:利什曼病的耐药性:它在皮肤和粘膜皮肤病的全身化疗中的意义。Am J Trop医学杂志1992, 47(1):117–126.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1. Le Pape P:新型抗利什曼病药物的开发——当前知识和未来展望。酶抑制药物化学杂志2008, 23(5):708–718. 10.1080/14756360802208137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2. Berman JJ:米尔特福辛治疗利什曼病:2008年状况。专家操作药物Metab Toxicol2008, 4(9):1209–1216. 10.1517/17425255.4.9.120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3. Soto J、Arana BA、Toledo J、Rizzo N、Vega JC、Diaz A、Luz M、Gutierrez P、Arboleda M、Berman JD、,:弥替芬治疗新世界皮肤利什曼病。临床感染性疾病2004, 38(9):1266–1272. 10.1086/383321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4. Zerpa O、Ulrich M、Blanco B、Polegre M、Avila A、Matos N、Mendoza I、Pratlong F、Ravel C、Convit J:弥漫性皮肤利什曼病对米特福辛有反应,但随后复发。英国皮肤病学杂志2007, 156(6):1328–1335. 10.1111/j.1365-2133.200707872.x版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5. Agrawal S、Rai M、Sundar S:内脏利什曼病的治疗:印度的观点。研究生医学杂志2005年,51(补充1):S53–57。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6. Seringhaus M、Paccanaro A、Borneman A、Snyder M、Gerstein M:预测真菌基因组中的基本基因。基因组研究2006, 16(9):1126–1135. 10.1101/gr.5144106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17. Cascante M、Boros LG、Comin-Anduix B、de Atauri P、Centelles JJ、Lee PW:药物发现和疾病中的代谢控制分析。Nat生物技术2002, 20(3):243–249. 10.1038/nbt0302-243年10月10日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8. Jeong H、Mason SP、Barabasi AL、Oltvai ZN:蛋白质网络中的致死性和中心性。自然2001, 411(6833):41–42. 10.1038/35075138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19. Lee I、Lehner B、Crombie C、Wong W、Fraser AG、Marcotte EM:单基因网络准确预测秀丽隐杆线虫基因扰动的表型效应。自然基因2008, 40(2):181–188. 2007年10月18日至2007年7月10日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0. LaCount DJ、Vignali M、Chettier R、Phansalkar A、Bell R、Hesselberth JR、Schoenfeld LW、Ota I、Sahasrabudhe S、Kurschner C、,.:恶性疟原虫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自然2005, 438(7064):103–107. 10.1038/性质04104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1. Rao A、Yeleswarapu SJ、Raghavendra G、Srinivasan R、Bulusu G:疟原虫:恶性疟原虫蛋白质信息发现工具。硅生物2009, 9(4):195–202.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2. Jonsson PF,Bates PA:人类相互作用组中癌症蛋白的全局拓扑特征。生物信息学2006, 22(18):2291–2297. 10.1093/生物信息学/btl390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23. Kim JG、Park D、Kim BC、Cho SW、Kim YT、Park YJ、Cho HJ、Park H、Kim KB、Yoon KO、,.:预测水稻黄单胞菌致病变种水稻互作组,为目标选择和数据库服务。BMC生物信息学2008, 9: 41. 10.1186/1471-2105-9-41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24. Park D,Lee S,Bolser D,Schroeder M,Lappe M,Oh D,Bhak J:使用PSIMAP(蛋白质结构相互作用组图)对蛋白质家族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比较相互作用组学分析。生物信息学2005, 21(15):3234–3240. 10.1093/生物信息学/bti51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5. Altschul SF、Madden TL、Schaffer AA、Zhang J、ZhangZ、Miller W、Lipman DJ:Gapped BLAST和PSI-BLAST:新一代蛋白质数据库搜索程序。核酸研究1997, 25(17):3389–3402. 10.1093/nar/25.17.338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26. Hubbard TJ、Murzin AG、Brenner SE、Chothia C:SCOP:蛋白质数据库的结构分类。核酸研究1997, 25(1):236–239. 10.1093/nar/25.236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27. Park J,Lappe M,Teichmann SA:绘制蛋白质家族相互作用:PDB和酵母中的分子内和分子间蛋白质家族交互作用库。分子生物学杂志2001, 307(3):929–938. 2006年10月10日/jmbi.2001.4526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28. Finn RD、Mistry J、Schuster Bockler B、Griffiths Jones S、Hollich V、Lassmann T、Moxon S、Marshall M、Khanna A、Durbin R、,.:Pfam:部落、网络工具和服务。核酸研究2006年,(34数据库):D247–251。10.1093/nar/gkj149号

    谷歌学者 

  29. Finn RD、Marshall M、Bateman A:iPfam:在结构域和氨基酸分辨率下PDB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生物信息学2005, 21(3):410–412. 10.1093/生物信息学/bti011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30. Xenarios I、Rice DW、Salwinski L、Baron MK、Marcotte EM、Eisenberg D:DIP:相互作用蛋白数据库。核酸研究2000, 28(1):289–291. 10.1093/nar/28.128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31. Bader GD、Donaldson I、Wolting C、Ouellette BF、Pawson T、Hogue CW:BIND——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核酸研究2001, 29(1):242–245. 10.1093/nar/29.1.24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32. Hermjakob H、Montecchi-Palazzi L、Lewington C、Mudali S、Kerrien S、Orchard S、Vingron M、Roechart B、Roepstorff P、Valencia A、,.:IntAct:开源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核酸研究2004,(32数据库):D452–455。10.1093/nar/gkh052

    谷歌学者 

  33. Zanzoni A、Montecchi-Palazzi L、Quondam M、Ausiello G、Helmer-Citterich M、Cesareni G:MINT:分子内切酶数据库。FEBS Lett公司2002, 513(1):135–140. 10.1016/s014-5793(01)03293-8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34. Peri S、Navarro JD、Kristiansen TZ、Amanchy R、Surendranath V、Muthusamy B、Gandhi TK、Chandrika KN、Deshpande N、Suresh S、,.:人类蛋白质参考数据库,作为蛋白质组学的发现资源。核酸研究2004年,(32数据库):D497–501。10.1093/nar/gkh070

    谷歌学者 

  35. Stark C、Breitkreutz BJ、Reguly T、Boucher L、Breitcreutz A、Tyers M:BioGRID:交互数据集的通用存储库。核酸研究2006年,(34数据库):D535–539。10.1093/nar/gkj109

    谷歌学者 

  36. von Mering C、Jensen LJ、Snel B、Hooper SD、Krupp M、Foglierini M、Jouffre N、Huynen MA、Bork P:STRING:已知和预测的蛋白质-蛋白质关联,在生物体间整合和转移。核酸研究2005年,(33数据库):D433–437。

    谷歌学者 

  37. Chua HN,Sung WK,Wong L:利用间接邻域和拓扑权重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预测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2006, 22(13):1623–1630. 10.1093/生物信息学/btl145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38. Shannon P、Markiel A、Ozier O、Baliga NS、Wang JT、Ramage D、Amin N、Schwikowski B、Ideker T:Cytoscape: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集成模型的软件环境。基因组研究2003, 13(11):2498–2504. 10.1101/gr.1239303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39. Assenov Y、Ramirez F、Schelhorn SE、Lengauer T、Albrecht M:计算生物网络的拓扑参数。生物信息学2008, 24(2):282–284. 10.1093/生物信息学/btm554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40. Stijn van Dongen:通过流模拟进行图形聚类。博士论文乌得勒支大学;2000. [http://www.library.uu.nl/digiarchief/dip/dis/1895620/inhoud.htm]

    谷歌学者 

  41. Enright AJ,Van Dongen S,Ouzounis CA:大规模检测蛋白质家族的有效算法。核酸研究2002, 30(7):1575–1584. 10.1093/nar/30.7.1575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42. Brohee S,van Helden J: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评估。BMC生物信息学2006, 7: 488. 10.1186/1471-2105-7-488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43. Brohee S、Faust K、Lima-Mendez G、Vanderstocken G、van Helden J:网络分析工具:从生物网络到集群和路径。Nat协议2008, 3(10):1616–1629. 10.1038/nprot.2008.100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44. Sharan R、Suthram S、Kelley RM、Kuhn T、McCuine S、Uetz P、Sittler T、Karp RM、Ideker T:多物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保守模式。《美国科学院院刊》2005, 102(6):1974–1979. 10.1073/pnas.040952210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45. 何凤,张毅,陈华,张泽,彭玉林:稻瘟病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预测。BMC基因组学2008, 9: 519. 10.1186/1471-2164-9-519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46. Raman K,Kalidas Y,Chandra N:靶向结核病:通过相互作用组、反应组和基因组规模结构分析的结核分枝杆菌靶向鉴定管道。BMC系统生物2008, 2(1):109.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47. Hwang S,Son SW,Kim SC,Kim YJ,Jeong H,Lee D:与哮喘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Theor生物学杂志》2008, 252(4):722–731. 10.1016/j.jtbi.2008.02.011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48. 迈勒,法塞尔:基因组之后的利什曼原虫凯斯特学术出版社;2008

    谷歌学者 

  49. Barabasi AL,Oltvai ZN:网络生物学:理解细胞的功能组织。Nat Rev基因2004, 5(2):101–113. 10.1038/编号127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50. Han JD,Dupuy D,Bertin N,Cusick ME,Vidal M:取样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预测的影响。Nat生物技术2005, 23(7):839–844. 10.1038/nbt1116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51. Przulj N、Corneil DG、Jurisica I:建模交互组:无尺度还是几何?生物信息学2004, 20(18):3508–3515. 10.1093/生物信息学/bth436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52. Batada NN、Hurst LD、Tyers M:中枢蛋白的进化和生理重要性。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2006年,2(7):e88。10.1371/日记.pcbi.0020088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53. Joy MP、Brock A、Ingber DE、Huang S: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高tweeness蛋白质。生物技术杂志2005, 2005(2):96–103. 10.1155/JBB.2005.96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54. Yu H,Kim PM,Sprecher E,Trifonov V,Gerstein M:蛋白质网络瓶颈的重要性:与基因重要性和表达动力学的相关性。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2007年,3(4):e59。10.1371/日记.pcbi.0030059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55. 霍普金斯AL:网络药理学:药物发现的下一个范例。自然化学生物2008, 4(11):682–690. 10.1038/nchembio.118号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56. Hsing M,Byler KG,Cherkasov A:使用基因本体术语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高度连接的“中枢”节点。BMC系统生物2008, 2: 80. 10.1186/1752-0509-2-80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57. Lin CY、Chin CH、Wu HH、Chen SH、Ho CW、Ko MT:Hubba:中心对象分析器——网络生物学交互组中心识别框架。核酸研究2008,(36 Web服务器):W438–443。10.1093/nar/gkn257

    谷歌学者 

  58. Chen F,Mackey AJ,Vermunt JK,Roos DS:评估应用于真核基因组的正形检测策略的性能。公共科学图书馆2007年,2(4):e383。10.1371/journal.pone.0000383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59. Rives AW,Galitski T:蜂窝网络的模块化组织。《美国科学院院刊》2003, 100(3):1128–1133. 10.1073/pnas.0237338100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0. Sharan R、Ulitsky I、Shamir R:基于网络的蛋白质功能预测。分子系统生物2007, 3: 88. 10.1038/msb4100129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1. Titz B、Schlesner M、Uetz P:我们从高通量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学到了什么?蛋白质组学专家版2004, 1(1):111–121. 10.1586/14789450.1.1.111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62. Chavali AK、Whittemore JD、Eddy JA、Williams KT、Papin JA:致病性锥虫利什曼原虫代谢的系统分析。分子系统生物2008, 4: 177. 2008年10月103日/msb.15

    第条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3. Naula C、Parsons M、Mottram JC:作为锥虫和利什曼原虫药物靶点的蛋白激酶。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05, 1754(1–2):151–15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4. Varela MR、Munoz DL、Robledo SM、Kolli BK、Dutta S、Chang KP、Muskus C:巴拿马利什曼原虫(Viannia):一种使用GFP表达的体外试验,用于筛选抗利什曼病药物。实验寄生虫2009, 122(2):134–139. 10.1016/j.exppara.2009.02.012

    第条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5. Wiese M: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的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MAP)激酶同源物对于寄生虫在感染宿主中的生存至关重要。欧洲工商管理硕士J1998, 17(9):2619–2628. 10.1093/emboj/17.9.261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6. Wiese M,Gorcke I:不同利什曼原虫物种中LMPK的同源物,LMPK是一种来自墨西哥利什曼尼亚的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医学微生物免疫学2001, 190(1–2):19–22.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67. Villa H、Perez-Pertejo Y、Garcia-Estrada C、Reguera RM、Requena JM、Tekwani BL、Balana-Fouce R、Ordonez D:杜氏利什曼原虫腺苷酸激酶2基因的分子和功能特征。欧洲生物化学杂志2003, 270(21):4339–4347. 10.1046/j.1432-1033.2003.03826.x号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68. Chen M,Zhai L,Christensen SB,Theander TG,Kharazmi A:查尔酮对大型利什曼原虫和杜氏乳杆菌富马酸还原酶的抑制。抗菌剂Chemother2001, 45(7):2023–2029. 10.1128/AAC.45.72023-2029.2001年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69. Kayser O,Chen M,Kharazmi A,Kiderlen AF:Aurones干扰利什曼原虫主要线粒体延胡索酸还原酶。Z自然值[C]2002, 57(7–8):717–720.

    第条 中国科学院 谷歌学者 

  70. Perez Victoria JM、Di Pietro A、Barron D、Ravelo AG、Castanys S、Gamarro F:利什曼原虫P-糖蛋白样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表型:寻找逆转剂。当前药物目标2002, 3(4):311–333. 10.2174/1389450023347588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71. Nes WD,Zhou W,Ganapathy K,Liu J,Vatsyayan R,Chamala S,Hernandez K,Miranda M:甾醇24-C-甲基转移酶:一种破坏新生隐球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和体内平衡的酶靶点。Arch Biochem生物物理2009, 481(2):210–218. 2016年10月10日/j.abb.2008.11.003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72. Goto Y、Bogatzki LY、Bertholet S、Coler RN、Reed SG:使用佐剂中配制的利什曼原虫甾醇24-c-甲基转移酶对内脏利什曼病进行保护性免疫。疫苗2007, 25(42):7450–7458. 10.1016/j.疫苗.2007.08.001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公共医学中心 谷歌学者 

  73. Leifso K、Cohen-Freue G、Dogra N、Murray A、McMaster WR: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生命阶段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表达分析:利什曼原虫基因组组成性表达。分子生物化学寄生虫2007, 152(1):35–46. 2016年10月10日/j.molbiopara.2006.11.009

    第条 中国科学院 公共医学 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资料

致谢

民主党感谢Jea Woon Ryu,他帮助预测了利什曼原虫互动。AFF感谢Jorge Zuluaga和Willington Vega提供的编程协助。AFF还感谢Robert McMaster分享微阵列数据。这项工作得到了Colciencias(合同号538)和项目ID 111549326124的支持,以及CODI-可持续发展计划、热带环境控制计划和安提奥基亚大学国际生产中心的支持。JHM由NIH Grant P41 RR-01081支持。

作者信息

作者和附属机构

作者

通讯作者

与的通信卡洛斯·马斯库斯.

其他信息

作者的贡献

AFF产生了这个想法,进行了拓扑和聚类分析,并撰写了手稿。DP,JB。BCK帮助预测交互组并计算置信度得分。AK帮助进行了拓扑和聚类分析,JHM和JE对其进行了批判性审查。CM监督了该项目,提供了有关利什曼原虫并写下了手稿。所有作者都已阅读并批准了最后的手稿。

电子辅助材料

12859_2010_3941_MOESM1_ESM。邮政编码

附加文件1:利什曼原虫相互作用体的细胞景观网络.大型利什曼原虫以Cytoscape格式与注释和拓扑度量作为Cytospace属性进行交互。(邮政编码762 KB)

12859_2010_3941_MOESM2_ESM。XLS公司

附加文件2:表S1:通过连接性和中间性中心性检测的目标列表,但未过滤人类同源性。(XLS 80 KB)

附加文件3:表S2:目标的最终列表,不包括表S1中具有人类直系亲属的目标。(XLS 44 KB)

12859_2010_3941_MOESM4_ESM。XLS公司

附加文件4:表S3:来自整个网络的集群ID,具有过度表示的GO代码和p值。(XLS 24 KB)

12859_2010_3941_MOESM5_ESM。XLS公司

附加文件5:表S4:根据聚类和富集分析预测生物过程的假设蛋白质列表。(XLS 48 KB)

附加文件6:表S5:每个GO生物过程的必需基因数量。(XLS 18 KB)

作者提交的原始图像文件

下面是作者提交的原始图像文件的链接。

图1的作者原始文件

图2的作者原始文件

图3的作者原始文件

权利和权限

开放式访问本文经BioMed Central Ltd.许可发布。这是一篇开放存取文章,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条款分发(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它允许在任何介质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原始作品,前提是正确引用了原始作品。

转载和许可

关于本文

引用这篇文章

弗洛雷斯,A.F.,Park,D.,Bhak,J。等人。蛋白质网络预测与拓扑分析大型利什曼原虫作为药物靶点选择的工具。BMC生物信息学 11, 484 (2010). https://doi.org/10.1186/1471-2105-11-484

下载引文

  • 收到:

  • 认可的:

  • 出版:

  • 内政部:https://doi.org/10.1186/1471-2105-11-484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