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色氨酸酶(Trpase)是一种依赖于5’-磷酸吡哆醛(PLP)的同源四聚体酶,催化L(左)-色氨酸。Trpase也因其不耐寒性而闻名,这是一种在低温(2°C)下可逆的活性损失,与四聚体的解离有关。大肠杆菌胰蛋白酶分解为二聚体,而普通变形杆菌色氨酸酶分解成单体。因此,这种酶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合适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肠杆菌普通P.vulgaris色氨酸酶。特别是,研究了同四聚体Trpase分子轴上的突变对其解离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大肠杆菌酶的产生类似于普通P.vulgaris色氨酸酶。在一组中,位于分子轴上的残基15和59R(右)(也称为非催化轴)发生突变。第二组包括位于分子轴298位的突变(也称为催化轴)。更换沿R(右)轴导致四聚体分解为单体,类似于普通P.vulgarisTrpase,同时替换沿着axis只导致分裂成二聚体。V59M突变体的晶体结构大肠杆菌Trpase也以apo形式测定,发现与野生型类似。这项研究表明大肠杆菌Trpase疏水相互作用沿R(右)轴将两个单体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防止二聚体分解为单体。沿轴对带电残基的作用导致四聚体不易离解。因此,结果表明大肠杆菌Trpase沿着分子方向转化为二聚体轴。

支持信息

PDB参考:色氨酸酶,5d8g


跟随Acta Cryst。D类
注册电子通知
跟随Acta Cryst。在推特上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