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专题
  • 免费阅读

超导理论

J.Bardeen、L.N.Cooper和J.R.Schrieffer
物理学。版次。108,1175–1957年12月1日出版
物理标识

摘要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所涉及的电子态之间的能量差小于声子能量时,由声子虚拟交换产生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吸引力,提出了超导理论,ω当这种吸引相互作用主导排斥屏蔽库仑相互作用时,有利于形成超导相。正常相位由Bloch单个粒子模型描述。超导体的基态是由正常态结构的线性组合形成的,在这种组合中,电子以相反的自旋和动量对被激发,其能量低于正常态,其数量与平均值成正比(ω)2与同位素效应一致。通过指定某些布洛赫态的占位,并使用其余的形成虚拟对组态的线性组合,可以获得与正常相位的激发态一一对应的相互正交的激发态集。该理论产生了一个二阶相变和Pippard提出的形式的Meissner效应。比热和穿透深度及其温度变化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单个粒子激发有一个能量缺口,从大约.5k个T型c(c)T型=0°K至0T型c(c)给出了激发态超导波函数之间单粒子算符的矩阵元表,这些表有助于微扰展开和跃迁概率的计算。

  • 1957年7月8日收到

内政部:https://doi.org/10.103/PhysRev.108.1175

©1957美国物理学会

作者和附属机构

J.巴丁,L.N.库珀*、和J.R.施里弗

  • 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伊利诺伊州乌尔班纳

  • *现址: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 现住址:英国伯明翰伯明翰大学理论物理系。

另请参见

地标:超导性解释

戴维·林德利
物理学。Rev.焦点18, 8 (2006)

参考文献

单击以展开
发行

第108卷,第。1957年12月5日

重用权限(&P)
翻译和文案辅助广告的作者出版服务

需要授权


×
×

图像

×

注册以接收来自的定期电子邮件警报物理评论期刊档案

登录

取消
×

搜索


文章查找

粘贴引文或DOI

输入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