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变-颗粒塑性的弹性阈值,以及理论结果与实验的比较。 (英语) Zbl 07849916号

小结:这项工作继续了早期的研究,旨在确定微观尺度下试样的弹性行为阈值。考虑到响应的尺寸依赖性,该理论利用与速率无关的应变梯度塑性模型来建立阈值的下限和上限条件。该模型基于一系列屈服或耗散函数。在早期的工作中,为该族的一个成员建立了界限,其中耗散取决于塑性应变大小及其梯度的均方根。在这项工作中,边界是基于第二个备选方案推导出来的,其中相关性是线性的。这两种替代方法在通过拟合实验结果来确定长度尺度时最为相关。本工作的第二个目的是将理论上获得的界限与扭转试验初始屈服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相关性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它们说明了预测微观行为方面的复杂性,例如在精确测定弹性阈值和长度尺度的实验中。

理学硕士:

74-XX岁 可变形固体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hiricotto,M。;贾科梅利,L。;Tomassetti,G.,《应变-颗粒塑性中的耗散尺度效应:简单剪切的情况》,SIAM J.Appl。数学。,76, 688-704, (2016) ·Zbl 1334.74019号
[2] Christiansen,E.,坍塌状态的极限分析,(Ciarlet,P.G.;Lions,J.L.,《数值分析手册》,第四卷,第2部分,(1996),北荷兰),195-312
[3] 邓斯坦,D.J。;埃勒,B。;博西,R。;Joly,S。;P'ng,K.M.Y。;Bushby,A.J.,《扭转中细丝的弹性极限和应变硬化》,Phys。修订稿。,第103条,第155501页,(2009年)
[4] 埃勒,B。;Hou,X.D。;Zhu,T.T。;P'ng,K.M.Y。;Walker,C.J。;布什比,A.J。;Dunstan,D.J.,晶粒度和样品尺寸相互作用以确定软金属的强度,Phil.Mag.,88,253043-3050,(2008)
[5] 埃文斯,A.G。;Hutchinson,J.W.,《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临界评估》,《材料学报》。,57, 1675-1688, (2009)
[6] 弗莱克,N.A。;Hutchinson,J.W.,应变梯度塑性的重新表述,J.Mech。物理学。固体,49,2245-2271,(2001)·Zbl 1033.74006号
[7] 弗莱克,N.A。;哈钦森,J.W。;Willis,J.R.,非比例加载下的应变梯度塑性,Proc。R.Soc.伦敦。序列号。数学。物理学。工程科学。,470, 2170, (2014)
[8] 弗莱克,N.A。;穆勒,G.M。;阿什比,M.F。;Hutchinson,J.W.,《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和实验》,《金属学报》。材料。,42, 475-487, (1994)
[9] 弗莱克,N.A。;Willis,J.R.,《应变-颗粒塑性理论的数学基础》。第二部分:张量塑性乘数,J.Mech。物理学。固体,57/1045-1057,(2009)·Zbl 1173.74316号
[10] Gudmundson,P.,应变梯度塑性的统一处理,J.Mech。物理学。固体,52,1379-1406,(2004)·Zbl 1114.74366号
[11] 郭,S。;何毅。;Lei,J。;李,Z。;Liu,D.,电抛光微型铜线扭转强度的单个应变梯度效应,Scr。材料。,130, 124-127, (2017)
[12] Gurtin,M.E.,解释几何必要位错的单晶塑性梯度理论,J.Mech。物理学。固体,50,5-32,(2002)·Zbl 1043.74007号
[13] Gurtin,M.E。;Anand,L.,各向同性塑性无旋材料的应变-颗粒塑性理论。第一部分:小变形,J.Mech。物理学。固体,531624-1649,(2005)·Zbl 1120.74353号
[14] Gurtin,M.E。;Reddy,B.D.,基于自时效和潜在时效新公式的mises-hill框架内的梯度单晶塑性,J.Mech。物理学。固体,68,134-160,(2014)·Zbl 1328.74021号
[15] Han,W。;Reddy,B.D.,塑性:数学理论和数值分析,(2013),施普林格:施普林格纽约和柏林·Zbl 1258.74002号
[16] 哈斯林格,J。;列宾,S。;Sysala,S.,具有线性增长能量泛函的变分问题的极限载荷的保证和可计算边界,应用。数学。,61, 527-564, (2016) ·Zbl 1413.49038号
[17] 哈斯林格,J。;列宾,S。;Sysala,S.,《基于柔度计算变形塑性极限载荷的可靠增量方法:连续和离散设置》,J.Compute。申请。数学。,303, 156-170, (2016) ·Zbl 1381.74030号
[18] 黑田东彦,M。;Tvergaard,V.,《关于高阶应变梯度晶体塑性模型的公式》,J.Mech。物理学。固体,561591-1608,(2008)·Zbl 1171.74332号
[19] 刘,D。;邓斯坦,D.J.,《应变梯度塑性的材料长度尺度:物理解释》,《国际塑料杂志》。,98, 156-174, (2017)
[20] 刘,D。;何毅。;邓斯坦,D.J。;张,B。;甘,Z。;Hu,P.等人。;丁,H.,《关于薄金属丝扭转中尺寸效应的理解:实验和理论评估》,国际塑料杂志。,41, 30-52, (2013)
[21] 刘,D。;何毅。;唐,X。;丁·H。;胡,P。;Cao,P.,《微型铜线扭转中的尺寸效应:实验与分析》,Scr。材料。,66, 406-409, (2012)
[22] 穆尼奥斯,J.J。;Bonet,J。;A.韦尔塔。;Peraire,J.,《极限分析的上下限:自适应啮合策略和不连续载荷》,国际期刊《数值》。方法。工程,77,4,471-501,(2009)·Zbl 1155.74313号
[23] Nguyen,Q.S.,《关于标准梯度塑性和粘塑性》,《国际固体结构杂志》。,225,第111038条pp.,(2021)
[24] Ohno,N。;Okumura,D.,几何必要位错自能引起的高阶应力和晶粒尺寸效应,J.Mech。物理学。固体,551879-1898,(2007)·Zbl 1170.74015号
[25] Polizzotto,C.,应变梯度塑性,强化效应和塑性极限分析,国际固体结构杂志。,47, 1, 100-112, (2010) ·兹比尔1193.74017
[26] Reddy,B.D.,《耗散能和缺陷能在应变梯度塑性问题变分公式中的作用》。第1部分:单晶塑性,Contin。机械。热电偶。,23, 551-572, (2011) ·Zbl 1272.74092号
[27] Reddy,B.D.,《耗散能和缺陷能在应变梯度塑性问题变分公式中的作用》。第2部分:多晶塑性,续。机械。热电偶。,23, 527-549, (2011) ·Zbl 1272.74091号
[28] 雷迪,B.D。;Ebobisse,F。;McBride,A.T.,塑性无旋材料应变梯度塑性模型的良好性,国际塑料杂志。,24, 55-73, (2008) ·Zbl 1139.74009号
[29] 雷迪,B.D。;Sysala,S.,耗散应变-颗粒塑性问题弹性阈值的界限,J.Mech。物理学。固体,143,第104089条pp.,(2020)
[30] 斯特肯,J.S。;Evans,A.G.,《测量塑性长度标度的微弯试验》,《材料学报》。,46, 14, 5109-5115, (1998)
[31] Sysala,S。;哈斯林格,J。;雷迪,B.D。;Repin,S.,一个抽象的inf-sup问题,受到完美塑性极限分析和相关应用的启发,数学。模型方法应用。科学。,31, 08, 1593-1623, (2021) ·兹比尔1527.90251
[32] Zhu,T.T。;布什比,A.J。;Dunstan,D.J.,纳米压痕中陶瓷塑性起始的尺寸效应,J.Mech。物理学。固体,561170-1185,(2008)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