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颗粒团聚对纳米复合材料整体电导率的影响。 (英语) Zbl 07278786号

摘要: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多步骤分析模型,以研究炭黑纳米颗粒和微尺度碳纤维对聚合物基质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协同效应。在第一步中,使用类渗流电网络模型计算了含有纳米颗粒团聚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均匀电导率。第二步介绍了Mori-Tanaka微观力学模型的细节,以预测以纳米颗粒富集聚合物为基质相嵌入的微纤维组成的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研究了纳米颗粒团聚体直径与隧道距离比、纤维长径比、固有电导率、体积分数和聚合物势垒高度等不同参数对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基于对比研究,模型预测与现有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发现,随着多尺度填料的加入,电阻率降低。结果还表明,团聚体之间的隧道距离对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起主导作用。

理学硕士:

74-XX岁 可变形固体力学
82至XX 统计力学,物质结构

软件:

利普索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llaoui,A。;Hoa,S.V。;Pugh,M.D.,《碳纳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子传输特性和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68,2,410-416(2008)
[2] Ambrosetti,G.,纳米复合体系中隧道渗流问题的解决方案,《物理评论》B,81,15,第155434页,(2010)
[3] Azizi,S.,《含石墨烯和炭黑填料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聚合物测试》,72,24-31(2018)
[4] Balberg,I.,《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电学现象的综合图片》,carbon,40,2,139-143(2002)
[5] Bao,W.,隧道电阻及其对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应用物理杂志,111,9,第093726页,(2012)
[6] Bao,W.S.,预测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的新方法,材料力学,46,129-138(2012)
[7] 布尔杜姆,A。;Lu,J.P.,碳纳米管之间的接触电阻,物理评论B,63,16,文章161403,pp.(2001)
[8] Büttiker,M.,应用于小环的广义多通道电导公式,《物理评论》B,31,10,6207(1985)
[9] Chen,Y.,含混杂填料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渗流阈值的理论估计,复合结构,124,292-299(2015)
[10] 邓,F。;郑庆生,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有效电导率的分析模型,《应用物理快报》,92,7,第071902页,(2008)
[11] Dresselhaus,G。;Riichiro,S.,《碳纳米管的物理特性》(1998年),《世界科学》
[12] Drubetski,M。;Siegmann,A。;Narkis,M.,混合颗粒和纤维注射成型复合材料:炭黑/碳纤维/聚丙烯系统,聚合物复合材料,26,454-464(2005)
[13] El Sawi,I.,填充双壁碳纳米管的单向CFRP复合材料的加工和电特性,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73,19-26(2012)
[14] Flandin,L.,《短纤维复合材料交流电性能的三维数值模拟》,《聚合物科学杂志B部分:聚合物物理》,37,8,805-814(1999)
[15] Johannsen,I.,含有多壁碳纳米管的熔融纺丝热塑性聚(双酚A的羟基醚)纤维的导电性,聚合物,97,80-94(2016)
[16] 卡沙诺夫,M。;Sevostianov,I.,《材料微观力学及其应用》,249(2018),施普林格出版社
[17] Kennedy,K.R.,在playa中使用不完全Cholesky预处理实现共轭梯度。2012
[18] Kim,S.Y。;Noh,Y.J。;Yu,J.,应用考虑多个非均质包裹体的改进微观力学模型预测和实验验证电渗流,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106,156-162(2015)
[19] Kovacs,J.Z.,《碳纳米管环氧复合材料中的两个渗流阈值》,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67,5,922-928(2007)
[20] Leng,J.,《填充纳米碳颗粒和短碳纤维的电激活形状记忆聚合物》,《应用物理快报》,91,14,第144105页,(2007)
[21] Li,B。;李,Z.-M。;Xu,X.-B.,导电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微纤复合材料:CaCO3纳米粒子的影响,聚合物塑料技术与工程,47,7,726-732(2008)
[22] 李,C。;Chou,T.-W.,用直接电化算法精确测定三维渗流网络的主干结构和电导率,国际现代物理杂志C,20,03,423-433(2009)
[23] 李,C。;Thostenson,E.T。;Chou,T.-W.,隧道电阻在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导电性中的主导作用,《应用物理快报》,91,22,第223114页,(2007)
[24] Li,J.,碳纳米管的渗流阈值、分散状态和长径比之间的相关性,高级功能材料,17,16,3207-3215(2007)
[25] Liu,Z.,基于导电网络中纳米粒子、界面和隧道区域的体积分数和电阻预测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RSC Advances,8,34,19001-19010(2018)
[26] 罗,S。;Wong,C.,《炭黑对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IEEE组件和封装技术汇刊,23,1,151-156(2000)
[27] 马尔科夫,A。;菲德勒,B。;Schulte,K.,炭黑/纤维填充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复合材料A部分:应用科学与制造,37,9,1390-1395(2006)
[28] Mohiuddin,M。;Hoa,S.V.,接触电阻的估算及其对CNT/PEEK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79,42-48(2013)
[29] 莫拉,A。;Han,F。;Lubineau,G.,《估算和理解纳米颗粒在增强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方面的效率》,《物理结果》,1081-90(2018)
[30] 莫拉,A。;Han,F。;Lubineau,G.,石墨烯纳米板-碳纳米管混合粒子形成的导电网络的计算建模,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建模与模拟,26,3,文章035010 pp.(2018)
[31] Mori,T。;Tanaka,K.,基体中的平均应力和含有不匹配夹杂物的材料的平均弹性能,冶金学报,21,5751-574(1973)
[32] 莫塔吉,A。;Hrymak,A。;Motlagh,G.H.,杂化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渗流阈值,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132,13(2015)
[33] Mutiso,R.M。;Winey,K.I.,《含有棒状纳米填料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聚合物科学进展》,40,63-84(2015)
[34] Nilsson,F.,《模拟含高长径比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132,16-23(2016)
[35] Odegard,G.M.,《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复合系统的本构建模》,国家航空航天局(2001),兰利研究中心
[36] Oliva Avilés,A.,关于碳纳米管变形对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压阻率的贡献,复合材料B部分:工程,47200-206(2013)
[37] Pan,Y.,含有随机取向椭球夹杂物的两相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和电导率,应用物理杂志,110,12,第123715页,(2011)
[38] 潘迪,G。;Biswas,A.,《使用双向时间推进渗流网络映射估算含导电纳米颗粒的多尺度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计算材料科学,89,80-88(2014)
[39] Park,D.H.,《混合填料对聚丙烯/导电填料复合材料导电性和EMI屏蔽效率的影响》,《高分子研究》,21,8,905-910(2013)
[40] Qu,M.,由PMMA、碳纤维和炭黑组成的熔融纺丝三元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150,24-31(2017)
[41] Ram,R.,《聚偏氟乙烯(PVDF)/短碳纤维(SCF)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和电导率的测定:SCF纵横比的影响》,《聚合物国际》,66,4,573-582(2017)
[42] Ren,D.,炭黑结构对聚乙烯复合材料中导电网络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129,6,3382-3389(2013)
[43] Rommes,J。;Schilders,W.H.,《大电阻网络的有效方法》,《IEEE集成电路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汇刊》,29,1,28-39(2009)
[44] Sae-Oui,P.,《炭黑、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在天然橡胶中增强效率的比较》,《聚合物技术的进展》,33,4(2014)
[45] 塞德尔,G.D。;Lagoudas,D.C.,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微观力学模型,复合材料杂志,43,9,917-941(2009)
[46] 邵进,J.,用正电子湮没法研究碳填充HDPE复合材料的自由体积大小和数值浓度,欧洲聚合物杂志,38,12,2433-2439(2002)
[47] 邵进,J.,辐射乳液聚合碳黑处理对碳黑填充聚合物共混物电阻率温度依赖性的影响,辐射物理与化学,75,4,524-531(2006)
[48] Simmons,J.G.,用绝缘薄膜隔开的类似电极之间的电隧道效应的通用公式,应用物理杂志,34,6,1793-1803(1963)
[49] Simmons,J.G.,电子隧道效应的广义热J-V特性,应用物理杂志,35,9,2655-2658(1964)
[50] Socher,R.,《带有多壁碳纳米管和炭黑混合填料系统的聚酰胺12复合材料的电气和热性能》,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71,8,1053-1059(2011)
[51] Song,W。;克里希纳斯瓦米,V。;Pucha,R.V.,《含CNT聚合物复合材料材料周期条件的RVE模型中的计算均匀化》,复合结构,137,9-17(2016)
[52] Spitalsky,Z.,《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化学、加工、机械和电气性能》,《聚合物科学进展》,35,3,357-401(2010)
[53] 桑弗莱,J。;阿德罗赫,X.C。;Schulte,K.,含有多壁碳纳米管和炭黑的杂化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网络形成和电性能中的协同效应,材料科学杂志,44,12,3241-3247(2009)
[54] 太阳,X。;Song,M.,可实现的高导电性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高分子理论与模拟,18,3,155-161(2009)
[55] Tamura,R。;Tsukada,M.,碳纳米管结中的电子传输,固态通信,101,8,601-605(1997)
[56] 通朗,W。;斯波塔克,R.J。;Balik,C.M.,石墨和碳纤维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的相关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分析,聚合物,43,82227-2286(2002)
[57] Vaia,R.A。;Maguire,J.F.,《具有规定形态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超越纳米颗粒填充聚合物》,材料化学,19,11,2736-2751(2007)
[58] Wang,G.,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渗流,计算材料科学,150,102-106(2018)
[59] Wang,L.,通过界面渗流解释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的主要隧道机制,《聚合物公报》,76,11,5717-5731(2019)
[60] Wang,X.,《碳填料对氰酸酯树脂导电性和导热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聚合物测试》,60,293-298(2017)
[61] Xiong,Z.-Y.,聚合物共混物中混合碳填料的电渗流建模,carbon,70,233-240(2014)
[62] Xu,Z.,含有碳纤维和炭黑混合填料的导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液敏行为,复合材料B部分:工程,94,45-51(2016)
[63] 杨,X。;何,P。;Gao,H.,《循环加载下随机纠缠碳纳米管网络的频率和温度非变耗散行为建模》,《纳米研究》,4,12,1191-1198(2011)
[64] 袁,Q。;Wu,D.,炭黑填充聚乙烯和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低渗透阈值和高导电性,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115,6,3527-3534(2010)
[65] Zhang,Q.,通过同时分散和相互作用诱导网络组装提高聚合物/炭黑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179106-114(2019)
[66] 张毅,在MATLAB环境下用内点法求解大型线性规划,优化方法与软件,10,1,1-31(1998)·Zbl 0916.90208号
[67] Zhou,J.,基于支离破碎碳纳米管论文的超灵敏、可伸缩应变传感器,ACS应用材料与接口,9,5,4835-4842(201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