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RC相位裕度的定量分析。 (英语) Zbl 1517.70046号

理学硕士:

2005年第70季度 机械系统的控制
93立方厘米 信息不完整的控制/观测系统
93B53号 观察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Han,J.(1995)。一类不确定系统的扩展状态观测器。控制与决策,10(1),85-88(中文)。
[2] Han,J.(1998)。自抗扰控制及其应用。控制与决策,13(1):19C23(中文)。
[3] Han,J.,《从PID到自抗扰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56,3,900-906(2009)·doi:10.1109/TIE.2008.2011621
[4] 薛,WC;马登斯基,R。;高,ZQ;黄,Y。;Lakomy,K.,运动控制系统定点跟踪的有源干扰抑制附加模块,IEEE工业应用汇刊,53,4,4028-4040(2017)·doi:10.1109/TIA.2017.2677360
[5] Sun,L。;李,D。;Hu,K.,关于ADRC的调整和实际实施:1000MW发电厂蓄热式加热器的案例研究,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55,23,6686-6695(2016)·doi:10.1021/acs.iecr.6b01249
[6] 向,GF;黄,Y。;Yu,JR,服务机器人的智能进化:ADRC视角,控制理论与技术,16,4,324-335(2018)·doi:10.1007/s11768-018-8073-6
[7] 郑琦。;Gao,ZQ,《自抗扰控制:一些最近的实验和工业案例研究》,控制理论与技术,16,4,301-313(2018)·Zbl 1438.93054号 ·doi:10.1007/s11768-018-8142-x
[8] 马登斯基,R。;拉米雷斯-内里亚,M。;Stankovic,M.,《关于不确定扭转系统中的振动抑制和轨迹跟踪:基于误差的ADRC方法》,机械系统和信号处理,134(2019)·doi:10.1016/j.ymssp.2019.106300
[9] 姚明,S。;高,G。;Gao,Z.,《关于多轴运动同步:级联控制结构和集成smcCadrc设计》,ISA Transactions,109259-268(2021)·doi:10.1016/j.isatra.2020.10.12
[10] Zuo,Y。;梅,J。;Jiang,C.,考虑速度滤波器的PMSM调速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IEEE电力电子学报,36,12,14579-14592(2021)·doi:10.1109/TPEL.2021.3098723
[11] 黄,Y。;Xue,WC,《主动干扰抑制控制:方法论和理论分析》,ISA Transactions,53,4,963-976(2014)·doi:10.1016/j.isatra.2014.03.003
[12] 郭,BZ;吴振中;Zhou,HC,一类受随机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镇定的自抗扰控制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61,6,1613-1618(2016)·Zbl 1359.93449号 ·doi:10.1109/TAC.2015.2471815
[13] 陈,S。;Bai,WY;胡毅,《论总扰动的概念化及其深刻含义》,《科学中国信息科学》,第63、2期(2020年)·doi:10.1007/s11432-018-9644-3
[14] 钟,S。;黄,Y。;郭磊,PID与ADRC的参数公式,科学中国信息科学,63,9(2020)·doi:10.1007/s11432-019-2712-7
[15] 刘伟。;赵涛,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迟滞补偿自抗扰控制,ISA Transactions,109,81-88(2021)·doi:10.1016/j.isatra.2020.10.19
[16] 田刚、高志强(2007)。基于自抗扰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摘自:第16届IEEE控制应用国际会议记录,IEEE系统与控制多会议部分,第1595-1599页。新加坡。
[17] 薛,WC;Huang,Y.,一类不确定LTI系统的自抗扰跟踪控制性能分析,ISA Transactions,58,133-154(2015)·doi:10.1016/j.isatra.2015.05.001
[18] Wu,D。;Chen,K.,用描述函数法进行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的频域分析,IEEE工业电子学报,60,9,3906-3914(2013)·doi:10.1109/TIE.2012.2203777
[19] Zhong,S.,Huang,Y.(2019)。比较不同ADRC设计的相位裕度。摘自:1280-1285年中国控制会议记录。中国广州。
[20] Yoo,D。;Yau,ST;Gao,ZQ,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最优快速跟踪观测器带宽,国际控制杂志,80,1102-111(2007)·Zbl 1115.93018号 ·doi:10.1080/00207170600936555
[21] 魏伟(Wei,W.)。;张,Z。;Zuo,M.,《纳米定位平台的相位领先主动扰动抑制控制》,ISA Transactions,116218-231(2021)·doi:10.1016/j.isatra.2021.01.004
[22] Wu,D。;Chen,K.,非圆车削过程的精密自抗扰控制设计与分析,IEEE工业电子学报,56,7,2746-2753(2009)·doi:10.1109/TIE.2009.2019774
[23] 高志强(2003)。基于缩放和带宽参数的控制器调谐。摘自:《美国控制会议记录》,4989-4996。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24] Carter,B.(2009年)。适用于所有人的运算放大器。第三版。纽恩斯。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