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纳米结构增强环氧树脂复合胶粘剂在粘接系统中的强度和失效行为的多尺度建模。 (英语) Zbl 1484.74002号

总结: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论的连续介质(ABC)多尺度建模方法,用于预测碳纳米管(CNT)增强环氧复合胶粘剂在粘接系统中的强度和失效。假设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利用两步连续均匀化程序确定纳米复合粘合剂的机械性能。在第一步中,确定了纳米级代表性体积元素(RVE)的有效力学性能。RVE包括嵌入环氧树脂基体中的CNT,该环氧树脂基体由界面分离。纳米级的结构-性能关系通过ABC建模方法获得,其中CNT被建模为带有梁单元的空间框架结构,环氧树脂被建模为使用实体单元。使用非线性弹簧元件对CNT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进行建模,以解释非键合van-der Waals相互作用。在第二步中,考虑在基体中具有随机取向的CNT包裹体,以创建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RVE。在这两个步骤中,对RVE应用了不同的边界条件,并进行了有限元(FE)分析,以通过数值均匀化估计有效的力学性能。此外,利用修正的Kelly-Tyson理论估算了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强度。最后,通过连续尺度有限元分析,利用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案评估了由复合被粘材料和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胶粘剂组成的单搭接接头(SLJ)的承载能力和破坏行为。结果显示具有包含2vol%CNT的CNT/环氧树脂粘结层的SLJ的强度提高了3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纳米增强粘结层可以显著优化粘结接头的强度和损伤容限。

MSC公司:

74A25型 固体力学中的分子、统计和动力学理论
74A40型 随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74卢比99 断裂和损坏
74M25型 固体微观力学
2015年第74季度 固体力学中的有效本构方程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艾哈迈迪,M。;安萨里,R。;Rouhi,H.,不同形状的碳纤维/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板的多尺度弯曲、屈曲和振动分析,Phys。E低直径。系统。纳米结构。,93, 17-25 (2017)
[2] 艾哈迈迪,M。;安萨里,R。;Hassanzadeh-Aghdam,M.K.,单向多相复合材料导热性的有限元分析,Compos。国际文联。,1-21 (2019)
[3] 艾哈迈迪,M。;安萨里,R。;Rouhi,H.,《压电碳纳米管增强微梁的自由振动:多尺度有限元方法》,伊朗。科学杂志。Technol公司。事务处理。机械。工程,43,1,285-294(2019)
[4] 艾哈迈迪,M。;安萨里,R。;Hassanzadeh-Aghdam,M.,短碳纤维/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梁的低速冲击分析:分层有限元方法,Mech。高级主管。结构。,26, 13, 1104-1114 (2019)
[5] 巴伯,A.H。;科恩,S.R。;Wagner,H.D.,碳纳米管-聚合物界面强度的测量,应用。物理学。莱特。,82, 23, 4140-4142 (2003)
[6] 巴特拉,R。;Gupta,S.,《单壁碳纳米管的壁厚和径向呼吸模式》,J.Appl。机械。,第75、6条,第061010页(2008年)
[7] 巴特拉,R。;Sears,A.,碳纳米管的均匀径向膨胀/收缩及其横向弹性模量,模型。模拟。马特。科学。工程,15,8,835(2007)
[8] Chanteli,A。;Tserpes,K.I.,聚合物中碳纳米管团聚体的有限元建模,合成。结构。,132, 1141-1148 (2015)
[9] Clyne,T。;Hull,D.,《复合材料导论》(2019),剑桥大学出版社
[10] 康奈尔,W.D。;西普拉克,P。;巴利,C.I。;古尔德,I.R。;Merz,K.M。;Ferguson,D.M。;斯佩尔迈耶,哥伦比亚特区。;福克斯,T。;考德威尔,J.W。;Kollman,P.A.,《模拟蛋白质、核酸和有机分子的第二代力场》,《美国化学杂志》。Soc.,117,19,5179-5197(1995)
[11] Dillard,D.A.,《结构胶接进展》(2010年),爱思唯尔出版社
[12] 杜,C。;李,M。;曹,M。;Feng,S。;郭,H。;Li,B.,聚偏二氟乙烯复合材料与磁性定向碳纳米管的增强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碳,126197-207(2018)
[13] Dugbenoo,E。;阿里夫,M.F。;沃德尔,B.L。;Kumar,S.,《通过添加剂制造增强粘结三维印刷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裁剪》,高级工程师Mater。,20, 12, 1800691 (2018)
[14] 高,X.-L。;Li,K.,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剪切拉模型,国际固体结构杂志。,42, 5, 1649-1667 (2005) ·Zbl 1120.74419号
[15] Giannopoulos,G。;卡卡瓦斯,P。;Anifantis,N.,使用基于弹簧的有限元方法评估单壁碳纳米管的有效机械性能,计算。马特。科学。,41, 4, 561-569 (2008)
[16] 古普塔,S。;Batra,R.,单层石墨烯板的弹性特性和自由振动频率,J.Compute。西奥。纳米科学。,7, 10, 2151-2164 (2010)
[17] 古普塔,T.K。;Kumar,S.,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2018),爱思唯尔),61-81
[18] Han,J。;Ko,Y.-F。;Yeh,H.-Y.,单壁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纵向弹性行为的数值模拟,J.Nanomech。微型机械。,4、2,第A4013007条pp.(2013)
[19] Hine,P.J。;Lusti,H.R。;Gusev,A.A.,体积分数、长宽比和纤维长度分布对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和热弹性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Compos。科学。技术。,62, 10, 1445-1453 (2002)
[20] 胡,Z。;阿雷芬,M.R.H。;严,X。;Fan,Q.H.,通过计算机建模表征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Compos。B工程,56,100-108(2014)
[21] 南部岛岛。;Ichihashi,T.,直径为1-nm的单壳碳纳米管,《自然》,3636430603(1993)
[22] 卡拉姆卡洛夫,A。;乔治亚德斯,A。;Rokkam,S。;维埃杜,V。;Ghasemi Nejhad,M.,预测碳纳米管性能的分析和数值技术,国际固体结构杂志。,43, 22, 6832-6854 (2006) ·Zbl 1120.74721号
[23] M.Khan。;库马尔,S。;Cantwell,W.J.,《具有刚性约束界面的附加制造圆柱系统:建模和实验》,国际固体结构杂志。,152-153, 71-84 (2018)
[24] Kumar,S.,《承受轴向载荷的具有功能模量梯度粘合线的管状粘合接头的分析》,Int.J.Adhesion。,29, 8, 785-795 (2009)
[25] 库马尔,S。;Adams,R.D.,《功能梯度粘合系统专刊》,《国际粘附广告杂志》。,76,1-2(2017),功能分级材料专刊
[26] 库马尔,S。;Khan,M.A.,《多材料圆柱接头粘结应力的弹性解》,《国际粘附杂志》。,64, 142-152 (2016)
[27] Kundalwal,S。;Kumar,S.,具有纳米工程界面的连续微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应力传递的多尺度模型,Mech。材料。,102, 117-131 (2016)
[28] 李,C。;Chou,T.-W.,《碳纳米管分析的结构力学方法》,《国际固体结构杂志》。,40, 10, 2487-2499 (2003) ·Zbl 1032.74606号
[29] 李,H。;Guo,W.,通过cc键的矩形梁模型研究单壁碳纳米管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特性,J.Appl。物理。,103103501(2008年)
[30] 李毅。;王,S。;王,Q。;Xing,M.,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片材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研究,Compos。B工程,133,35-41(2018)
[31] Lim,A.S。;梅尔罗斯,Z.R。;Thostenson,E.T。;Chou,T.-W.,使用碳纳米管的粘合混杂复合材料/钢接头的损伤传感,Compos。科学。技术。,71, 9, 1183-1189 (2011)
[32] 卢,X。;胡志军,用有限元模型评价单壁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合成。B工程,43,4,1902-1913(2012)
[33] 蒙塔泽里,A。;贾夫普尔,J。;Khavandi,A。;查尔赫奇,A。;Mohajeri,A.,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设计。,31, 9, 4202-4208 (2010)
[34] 莫塔扎维,B。;巴登,J。;Ahzi,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弹性和导热响应的相间效应:三维有限元研究,计算。马特。科学。,69, 100-106 (2013)
[35] OBrien,T.K。;Krueger,R.,《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强度表征的90度弯曲试验分析》(2001年)
[36] Pal,G。;Kumar,S.,短碳纤维-碳纳米管-聚合物基混杂复合材料有效电导率的多尺度建模,Mater。设计。,89, 129-136 (2016)
[37] 帕尔,G。;Kumar,S.,孤立碳纳米管的机械性能,(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2018),Elsevier),173-199
[38] Pramanik,C。;尼泊尔,D。;Nathanson,M。;Gissinger,J.R。;A.加里。;Berry,R.J。;Davijani,A。;库马尔,S。;Heinz,H.,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界面的分子工程达到机械性能极限(2018),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
[39] Rafiee,R。;Moghadam,R.M.,使用多尺度有限元建模模拟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的冲击和冲击后行为,计算。马特。科学。,63, 261-268 (2012)
[40] 沈,L。;Li,J.,单壁碳纳米管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特性,Phys。B版,69、4,第045414条,pp.(2004)
[41] 斯帕诺斯,K。;乔治·齐诺斯(Georgantzinos,S.)。;Anifantis,N.,使用多尺度有限元方法研究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传递,Compos。B工程,63,85-93(2014)
[42] Spires,T。;Brown,R.M.,《单壁碳纳米管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观察》(1996),摘自:
[43] 斯温德曼,M.J。;Iarve,E.V.公司。;布罗克曼,R.A。;Mollenhauer,D.H。;Hallett,S.R.,《使用离散损伤模型预测开孔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强度》,AIAA J.,51,4,936-945(2013)
[44] Ubaid,J。;沃德尔,B.L。;Kumar,S.,《通过多材料喷射添加剂制造通过被粘物柔顺性和形态的空间剪裁来增强多层的强度和性能》,科学。代表,8,1,13592(2018)
[45] Upadhyaya,P。;Kumar,S.,《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的微观力学》,机械。材料。,89, 190-201 (2015)
[46] Upadhyaya,P。;罗伊,S。;哈克,M.H。;Lu,H.,纳米粘土复合对热固性聚合物系统的热氧化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Compos。科学。技术。,2013年8月84日至14日
[47] 弗拉斯维尔德,D。;帕勒维利特,P。;Bersee,H。;Picken,S.,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质粘附,合成。申请。科学。制造,36,1,1-11(2005)
[48] Wernik,J。;Meguid,S.,纳米增强聚合物非线性响应的多尺度建模,机械学报。,217, 1-2, 1-16 (2011) ·Zbl 1295.74085号
[49] Wernik,J。;Meguid,S.,碳纳米管增强结构胶粘剂本构响应的多尺度微观力学建模,国际固体结构杂志。,51, 14, 2575-2589 (2014)
[50] 怀尔德,J.W。;威尼斯,L.C。;Rinzler,A.G。;斯莫利,R.E。;Dekker,C.,原子分解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自然》,391,6662,59-62(1998)
[51] Zare,Y.,界面对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Kelly-tyson理论,Mech。材料。,85, 1-6 (2015)
[52] Zuberi,M.J.S。;Esat,V.,通过有限元建模研究单壁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Compos。B工程,71,1-9(201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