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散时间T-S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频率规范(H_\infty)控制。 (英语) Zbl 1482.93162号

摘要:本文研究离散时间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频率(FF)域H_∞控制的设计问题。借助广义卡尔曼-雅库波维奇-波波夫(GKYP)引理,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角度导出了保证T-S模糊系统FF(H_(infty)性能的新条件。本研究降低了整个频率范围现有设计的保守性,并将其作为特殊情况纳入其中。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B36型 \(H^\infty)-控制
93B53号 观察员
93C80号 控制理论中的频率响应方法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hmida,F.和Tissir,E.H.(2016)。加性时变时滞切换TS模糊系统的镇定。地中海信息和通信技术会议记录(第401-408页)。查姆施普林格。
[2] Chadli,M。;Guerra,T.M.,离散Takagi-Sugeno模糊模型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的LMI解决方案,IEEE模糊系统汇刊,20,6,1160-1165(2012)·doi:10.1109/TFUZZ.2012.2196048
[3] Chaibi,R。;埃尔·拉希德,I。;Tissir,E.H。;Hmamed,A.,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的有限频率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电路、系统和计算机杂志(2018)·doi:10.1142/S0218126619500233
[4] Chang,X.H。;Yang,G.,离散时间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控制综合的描述符表示方法,模糊集与系统,185,1,38-51(2010)·Zbl 1237.93102号 ·doi:10.1016/j.fss.2011.06.010
[5] Chang,X.H。;Yang,G.H.(杨国华)。;Wang,H.B.,离散时间T-S模糊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21801-1809(2011)·Zbl 1260.93097号 ·网址:10.1080/00207721003653708
[6] Chang,X.H。;张,L。;Park,J.H.,不确定模糊系统的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模糊集与系统,27387-104(2015)·Zbl 1373.93105号 ·doi:10.1016/j.fss.2014.10.023
[7] 陈,J。;曹义勇,有限频域稳定故障检测观测器设计,国际控制杂志,86,2,290-298(2013)·Zbl 1278.93055号 ·doi:10.1080/00207179.2012.723829
[8] 丁·D·W。;Yang,G.H.,有限频域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滤波器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18,5,935-945(2010)·doi:10.1109/TFUZZ.2010.2058807
[9] Dong,J.和Yang,G.H.(2007)。基于不确定离散T-S模糊系统静态输出反馈的鲁棒控制器设计。《美国控制会议记录》(第4053-4058页)。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10] El Haiek,B。;Hmamed,A。;El Hajjaji,A。;Tissir,E.H.,离散时间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控制的改进结果,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8,12,2544-2553(2017)·Zbl 1372.93129号 ·文件编号:10.1080/00207721.2017.1324067
[11] El Haiek,B.、Hmamed,A.、Er Rachid,I.和Alfidi,M.(2017b)。不确定离散系统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控制器设计。IEEE会议,第14届国际系统、信号和设备多会议(SSD)(第586-590页)。doi:。
[12] El Haoussi,F。;Tissir,E.H.,通过基于动态观测器的输出反馈实现不确定中立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6,2,164-170(2009)·doi:10.1007/s11633-009-0164-x
[13] Er Rachid,I.、Chaibi,R.、El Haiek,B.、Tissir,E.H.和Hmamed,A.(2018年)。有限频域不确定离散系统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控制器设计。IEEE会议,第六届多媒体计算和系统国际会议(ICMCS’18)正在进行中。
[14] 埃尔·拉希德,I。;Hmamed,A.,基于GKYP引理的Roesser模型中二维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镇定,国际电力电子与驱动系统杂志(IJPEDS),8,3,990-1001(2017)·doi:10.11591/ijpeds.v8.i3.pp990-1001
[15] Fang,C.H。;Liu,Y.S。;Kau,S.W。;洪,L。;Lee,C.H.,基于LMI的T-S模糊控制系统松弛二次镇定新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14,3,386-397(2006)·doi:10.1109/TFUZZ.2006.876331
[16] Gahinet等人。;Apkarian,P.,《(####)控制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4421-448页(1994年)·Zbl 0808.93024号 ·doi:10.1002/rnc.4590040403
[17] Hui,G。;Xie,X.,通过模糊方法对离散时间非线性控制系统进行基于观测器的新型输出反馈控制综合,神经计算,21416-22(2016)·doi:10.1016/j.neucom.2016.05.033
[18] 川崎,T。;Hara,S.,广义KYP引理:设计应用的统一频域不等式,IEEE自动控制汇刊,50,1,41-59(2005)·Zbl 1365.93175号 ·doi:10.1109/TAC.2004.840475
[19] Karimi,H.R.,时变时滞线性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混合控制设计:LMI方法,国际控制、自动化与系统杂志,6,1,1-14(2008)
[20] 伦德克,Z。;Guerra,T.M。;巴布斯卡,R。;De Schutter,B.,《使用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观测器设计》(2011年),柏林/海德堡: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
[21] 李毅。;卡里米,H.R。;张,Q。;赵,D。;Li,Y.,具有随机传感器延迟的线性离散时变系统的故障检测:Riccati方程方法,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常规论文,65,5,1707-1716(2018)·doi:10.1109/TCSI.2017.2763625
[22] 李,F。;Shi,P。;Lim,C.C。;Wu,L.,通过模糊方法对非齐次马尔可夫跳跃系统进行故障检测滤波,IEEE模糊系统汇刊,26,131-141(2016)·doi:10.10109/TFUZZ.2016.2641022
[23] 李,F。;Shi,P。;Wu,L。;Zhang,X.,多时滞离散广义系统基于模糊模型的D稳定性和非脆弱控制,IEEE事务模糊系统,22,4,1019-1025(2014)·doi:10.1109/TFUZZ.2013.2272647
[24] Ma博士。;Xie,X.,离散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设计:多样本方法,神经计算,167,512-516(2015)·doi:10.1016/j.neucom.2015.04.043
[25] 邱,J。;冯·G。;Gao,H.,通过分段Lyapunov函数实现连续时间T-S模糊仿射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IEEE模糊系统事务,21,2,245-261(2013)·doi:10.1109/TFUZZ.2012.2210555
[26] 赛义德,I。;Tissir,E.H.,具有附加时变时滞的不确定TS模糊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镇定,国际自动化与智能技术杂志,7,2,71-78(2017)·doi:10.5875/ausmt.v7i1.1278
[27] Sakthivel,R。;Karimi,H.R。;Joby,M。;Santra,S.,《具有自适应容错机制的马尔科夫跳跃系统的弹性采样数据控制》,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I:快讯,64,11,1312-1316(2017)·doi:10.1109/TCSII.2017.2669102
[28] Sun,W。;高,H。;Kaynak,O.,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有限频率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19,2,416-422(2011)·doi:10.1109/TCST.2010.2042296
[29] Takagi,T。;Sugeno,M.,系统的模糊识别及其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Cybernet,15,116-132(1985)·兹比尔0576.93021 ·doi:10.1109/TSMC.1985.6313399
[30] Tuan,H.D。;Apkarian,P。;Narikiyo,T。;Yamamoto,Y.,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参数化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IEEE模糊系统汇刊,9,324-332(2001)·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1.919253
[31] Vu,V.P.,&Wang,W.J.(2015年8月)。具有不确定性的离散T-S模糊系统的观测器设计。2015 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CASE)(第1262-1267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32] 魏毅。;邱,J。;Karimi,H.R.,离散时间模糊仿射的可靠输出反馈控制,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2016)·doi:10.1109/TCSI.2016.2605685
[33] Wu,L。;苏,X。;Shi,P。;邱,J.,离散时间T-S模糊时变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的新方法,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41,1,273-286(2011)·doi:10.1109/TSMCB.2010.2051541
[34] Yang,H。;夏,Y。;Liu,B.,有限频域中T-S模糊离散系统的故障检测,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41,4,911-920(2011)·doi:10.1109/TSMCB.2010.209653
[35] Yi,Y。;徐,L。;沈,H。;Fan,X.,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跟踪控制,T-S扰动建模,国际先进机器人系统杂志,13,6(2016)·doi:10.177/1729881416671117
[36] Youssef,T。;Chadli,M。;Karimi,H.R。;Zelmat,M.,TS模糊模型未知输入比例积分观测器的设计,神经计算,123,156-165(2014)·doi:10.1016/j.neucom.2013.06.024
[37] Yu,H。;谢,X。;张杰。;宁,D。;Jing,Y.W.,基于松弛模糊观测器的离散非线性控制系统输出反馈控制综合,复杂性,21,1,593-601(2016)·doi:10.1002/cplx.21775
[38] 张凯。;江,B。;Shi,P。;Xu,J.,连续时间系统有限频率规范下的多约束故障估计观测器设计,国际控制杂志,87,8,1635-1645(2014)·Zbl 1317.93245号 ·doi:10.1080/00207179.2014.880950
[39] 张凯。;江,B。;Shi,P。;Xu,J.,离散时间模糊系统有限频率鲁棒故障估计观测器的分析与设计,IEEE控制论汇刊,45,7,1225-1235(2015)·doi:10.1109/TCYB.2014.2347697
[40] 张,Z。;林,C。;Chen,B.,时滞T-S模糊系统的新稳定性和镇定条件,模糊集与系统,26382-91(2015)·Zbl 1361.93031号 ·doi:10.1016/j.fss.2014.09.012
[41] Zhang,Y。;Shi,P。;Nguang,S.K。;Karimi,H.R.,具有随机跳跃和时滞的离散时间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模糊控制,信号处理,97,252-261(2014)·doi:10.1016/j.sigpro.2013.11.006
[42] 张杰。;Shi,P。;邱,J。;Nguang,S.K.,离散时间模糊系统基于观测器的新型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23,1,223-229(2015)·doi:10.1109/TFUZZ.2014.2306953
[43] 张,D。;徐,Z。;卡里米,H.R。;Wang,Q.G.,存在数据包丢失和量化的传感器网络切换线性系统的分布式滤波,IEEE电路和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64,10,2783-2796(2017)·doi:10.1109/TCSI.2017.2695481
[44] 张,D。;徐,Z。;Karimi,H.R。;王庆国。;Yu,L.,具有非周期采样数据通信的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分布式输出反馈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65,5,4145-4155(2018)·doi:10.1109/TIE.2017.2772196
[45] 张,H。;张,G。;Wang,J.,《具有调度变量不确定测量的LPV系统的观测器设计:在电动地面车辆中的应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机电学报(2016)·doi:10.1109/TMECH.2016.252275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