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膜系统相关的记忆。 (英语) Zbl 1469.68030号

小结:我们研究与膜系统相关的记忆概念。这样的存储器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其中的两个方面。一种方法是将内存视为跟踪对象如何演变的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记忆被编码成对象,这些对象被丰富了适当的信息,以跟踪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这种记忆可以用来研究膜进化的可逆性。另一种方法是将内存视为存储先前在同一进化步骤中消耗的对象的设备。这种内存允许描述对象的动态分配;提出了两种语义(动态语义和静态语义),并证明了它们的等价性。

MSC公司:

2007年第68季度 受生物启发的计算模型(DNA计算、膜计算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grigoroaiei,O。;Ciobanu,G.,用启动子和抑制剂重写膜系统的逻辑规范,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238,5-22(2009)·Zbl 1347.68125号 ·doi:10.1016/j.entcs.2009.05.010
[2] Agrigoroaiei,O。;Ciobanu,G.,《膜系统中的逆向计算》,《逻辑与代数编程杂志》,79278-288(2010)·Zbl 1208.68121号 ·doi:10.1016/j.jlap.2010.03.003
[3] 阿曼,B。;Ciobanu,G.,使用三个移动膜的图灵完备性,计算机科学讲义,5715,42-55(2009)·Zbl 1253.68121号 ·doi:10.1007/978-3642-03745-0_12
[4] 阿曼,B。;Ciobanu,G.,《过程计算和自然计算中的移动性》(2011),纽约:Springer,纽约·Zbl 1238.68005号 ·doi:10.1007/978-3-642-24867-2
[5] 阿曼,B。;Ciobanu,G.,并行重写系统中的可逆性,《通用计算机科学杂志》,23,692-703(2017)
[6] 阿曼,B。;Ciobanu,G.,《自适应P系统》,计算机科学讲稿,11399,57-72(2019)·Zbl 1522.68202号 ·doi:10.1007/978-3-030-12797-85
[7] 阿曼,B。;Ciobanu,G.,膜计算中规则的同步,《膜计算杂志》,1,233-240(2019)·Zbl 1469.68019号 ·doi:10.1007/s41965-019-00022-1
[8] 阿曼,B。;乔巴努,G。;通用汽车公司Pinna,《可逆计算基础》,计算机科学讲义,12070,1-40(2020)·doi:10.1007/978-3-030-47361-7_1
[9] Ciobanu,G.(2010年)。P系统的语义。在《牛津膜计算手册》(第413-436页)中。牛津大学出版社。
[10] 乔巴努,G。;马库斯,S。;Péun,G.,最大限度地使用P系统规则的新策略,《罗马尼亚信息科学与技术杂志》,12,21-37(2009)
[11] 乔巴努,G。;Pinna,GM,《催化Petri网正在图灵完成》,计算机科学讲义,7183192-203(2012)·Zbl 1350.68200号 ·doi:10.1007/978-3-642-28332-1_17
[12] 乔巴努,G。;Pinna,GM,《催化和通信Petri网图灵完备》,《信息与计算》,23955-70(2014)·Zbl 1309.68137号 ·doi:10.1016/j.ic.2014.08.008
[13] 乔巴努,G。;Todoran,EN,《使用完全度量空间表示膜系统的语义》,《理论计算机科学》,70185-108(2017)·Zbl 1382.68069号 ·doi:10.1016/j.tcs.2017.08.022
[14] van Glabbeek,RJ,《Petri网的个体和集体标记解释》,《计算机科学讲义》,3653,323-337(2005)·Zbl 1134.68459号 ·doi:10.1007/11539452_26
[15] Giachino,E.,Lanese,I.,Mezzina,C.A.,Tiezzi,F.(2015)。基于元组的语言中的因果一致可逆性。在M.Daneshtalab、M.Aldinucci、V.Leppänen、J.Lilius、M.Brorsson(编辑)2015年PDP(第467-475页)中。IEEE计算机学会·Zbl 1362.68213号
[16] Kleijn,J。;Koutny,M.,动态结构膜系统的Petri网模型,自然计算,8781-796(2009)·Zbl 1185.68446号 ·doi:10.1007/s11047-008-9101-0
[17] Kleijn,J。;库特尼,M。;Rozenberg,G.,《面向膜系统的Petri网语义》,《计算机科学讲义》,3850292-309(2005)·Zbl 1135.68417号 ·doi:10.1007/11603047_20
[18] Lanese,I.、Mezzina,C.A.和Tiezzi,F.(2014)。因果一致可逆性。EATCS公报第114卷·Zbl 1409.68117号
[19] Pöun,G.,《膜计算》。《导言》(2002),纽约:Springer,纽约·Zbl 1034.68037号 ·doi:10.1007/978-3-642-56196-2
[20] 佩恩,G。;Rozenberg,G。;Salomaa,A.,《牛津膜计算手册》(2010),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Zbl 1179.68004号 ·doi:10.1007/978-3-642-11467-0
[21] 通用汽车公司Pinna,《膜系统计算中的反向步骤》,《计算机科学讲义》,10725,245-261(2017)·Zbl 1497.68197号 ·doi:10.1007/978-3-319-73359-3_16
[22] 总经理Pinna;Saba,A.,膜系统计算中的依赖性和同时性建模,理论计算机科学,431,13-39(2012)·Zbl 1242.68107号 ·doi:10.1016/j.tcs.2011.12.060
[23] 张,G。;Pérez-Jiménez,MJ;Gheorghe,M.,《膜计算的现实生活应用》(2017),纽约:Springer,纽约·Zbl 1387.6800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3-319-55989-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