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组件的系统中的因果分析和故障归属。 (英语) Zbl 1460.68019号

摘要:本文介绍了故障归属的一般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多组件系统中识别其错误行为导致所述系统故障的组件。我们的框架使用配置结构作为通用语义模型,以统一的方式处理真正的并发执行、部分和分布式观察。作为第一个贡献,与大多数当前关于反事实分析的文献(主要依赖于一组玩具示例)相比,我们首先定义了一组预期的反事实构建器形式属性,即构建反事实执行的操作符。然后,我们表明满足我们要求的因果分析满足一组基本的稳健性和完整性属性。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具体因果分析,并表明它在细化下表现良好。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各种现象,如因果过度决定或观测决定论,并讨论了我们的方法与Halpern和Pearl的实际因果分析的关系。

MSC公司:

68米15 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和容错
03B70号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

软件:

UMDES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哈尔

参考文献:

[1] 黄,I。;Kim,S。;Kim,Y。;Seah,C.E.,故障检测、隔离和重构方法综述,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18, 3 (2010)
[2] Travé-Massuyès,L.,《诊断用桥接控制和人工智能理论:调查》,《工程应用》。Artif公司。智力。,27 (2014)
[3] 扎伊顿,J。;Lafortune,S.,《离散事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概述》,年。版本控制,37,2(2013)
[4] Winskel,G。;Nielsen,M.,并发模型(计算机科学逻辑手册,第4卷(1995),克拉伦登出版社)·Zbl 0876.68001号
[5] Reiter,R.,《第一原理诊断理论》,Artif。智力。,32, 1, 57-95 (1987) ·Zbl 0643.68122号
[6] 卡桑德拉斯,C.G。;Lafortune,S.,《离散事件系统导论》(2008),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1165.93001号
[7] 哈尔,S。;Fabre,E.,用petri网展开进行诊断,(离散事件系统的控制,离散事件系统控制,LNCIS,第433卷(2013),Springer),第15章·Zbl 1304.93056号
[8] Sampath,M。;Sengupta,R。;Lafortune,S。;Sinnamohideen,K。;Teneketzis,D.,使用离散事件模型进行故障诊断,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4, 2, 105-124 (1996)
[9] Benveniste,A。;哈尔,S。;Fabre,E。;Jard,C.,并发和异步系统的分布式监控(CONCUR 2003)。CONCUR 2003,LNCS,第2761卷(2003),施普林格)·兹比尔1274.68221
[10] 巴尔丹,P。;Chatain,T。;哈尔,S。;König,B.,《具有演化拓扑的基于展开的系统诊断》(CONCUR 2008)。CONCUR 2008,LNCS,第5201卷(2008年),施普林格)·Zbl 1160.68453号
[11] Granger,C.,因果关系测试,J.Econ。动态。控制,2329-352(1980)
[12] Pearl,J.,《机器学习的理论障碍与因果革命的七个火花》,(第十一届ACM网络搜索和数据挖掘国际会议论文集,第十一届APM网络搜索与数据挖掘国际大会论文集,WSDM’18(2018),ACM),3
[13] Stalnaker,R.,条件句理论,(逻辑理论研究(1968)),98-112
[14] Lewis,D.,《反事实》(1973),布莱克威尔·Zbl 0989.03003号
[15] Balke,A。;Pearl,J.,《反事实查询的概率评估》,(Hayes-Roth,B.;Korf,R.,AAAI(1994),美国原子能机构协会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30-237
[16] Pearl,J.,《因果关系:模型、推理和推断》(2000),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959.68116号
[17] Halpern,J。;Pearl,J.,《原因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第一部分:原因,Br.J.Philos。科学。,56, 4, 843-887 (2005) ·兹比尔1092.03003
[18] Halpern,J.,《对Halpern-Pearl因果关系定义的修正》,(Yang,Q.;Wooldridge,M.,《第二十四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论文集》,《第二十届第四届国际人工人工智能联合会论文集》2015,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5年7月25日至31日(2015),AAAI出版社),3022-3033
[19] Glymour,C。;丹克斯,D。;格雷摩尔,B。;Eberhardt,F。;Ramsey,J。;Scheines,R。;Spirtes,P。;滕,C。;Zhang,J.,《实际因果关系:石头汤论文》,Synthese,175,2,169-192(2010)·Zbl 1206.03006号
[20] 霍普金斯,M。;Pearl,J.,《情境演算中的因果关系和反事实》,J.Log。计算。,17, 5 (2007) ·Zbl 1132.68052号
[21] McCarthy,J.,《情境、行为和因果律》(1963年),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技术代表
[22] 昆茨,M。;Leitner-Fischer,F。;Leue,S.,通过因果关系到故障树的概率反例,(Flammini,F.;Bologna,S.;Vittorini,V.,SAFECOMP.SAFECOMP,LNCS,第6894卷(2011),Springer),71-84
[23] Leitner-Fischer,F。;Leue,S.,使用因果关系计算的概率故障树合成,国际期刊临界计算-基于系统。,119-143年4月2日(2013年)
[24] 啤酒,A。;海丁格,S。;库恩,美国。;Leitner-Fischer,F。;Leue,S.,使用有界模型检查的符号因果关系检查,(Fischer,B。;Geldenhuys,J.,《模型检验软件——第22届国际研讨会》。模型检查软件——第22届国际研讨会,SPIN 2015,南非斯泰伦博世,2015年8月24日至26日,会议记录。模型检验软件——第22届国际研讨会。模型检查软件——第22届国际研讨会,SPIN 2015,南非斯泰伦博世,2015年8月24日至26日,LNCS论文集,第9232卷(2015),斯普林格出版社,203-221
[25] Datta,A。;加格,D。;卡纳尔,D。;Sharma,D。;Sinha,A.,《作为实际原因的程序行动:问责制的基石》,(Fournet,C.;Hicks,M.;Viganó,L.,IEEE第28届计算机安全基础研讨会,2015年7月13日至17日,意大利维罗纳,IEEE计算机学会,2015年),261-275
[26] 啤酒,I。;本·大卫,S。;节流阀,H。;奥尔尼,A。;Trefler,R.,用因果关系解释反例,形式方法系统。设计。,40, 1, 20-40 (2012) ·Zbl 1247.68158号
[27] Gössler,G。;Aötefnoaei,L.,《基于组件的实时系统中的指责》(EMSOFT’14(2014),ACM),7:1-7:10
[28] Gössler,G。;Le Métayer,D.,基于组件的系统中责备的一般框架,科学。计算。程序。,113, 3, 223-235 (2015)
[29] Gössler,G。;O.索科尔斯基。;Stefani,J.-B.,《来自第一原理的反事实因果关系?》?,(Groce,A.;Leue,S.,《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推理第二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的因果推理第2次国际研讨会文献集》,瑞典乌普萨拉,2017年4月29日。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推理第二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届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推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瑞典乌普萨拉,2017年4月29日,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论文集,第259卷(2017),开放出版协会),47-53
[30] Kleinberg,S.,因果关系、概率和时间(2012),剑桥
[31] Dyrkolbotn,S.,《关于因果关系正式理论中的先发制人和过度决定》,(Groce,A.;Leue,S.《第二届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关系推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ETAPS坝顶2017年,瑞典乌普萨拉,2017年。程序。第二届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推理国际研讨会。程序。第二届嵌入式和安全关键系统技术因果推理国际研讨会,ETAPS坝顶2017年,瑞典乌普萨拉,2017,EPTCS,第259卷(2017)),1-15
[32] Laurent,J。;杨,J。;Fontana,W.,《基于规则模型因果分析的反事实重组》,(第27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第27届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议,IJCAI-18(2018)),1882-1890
[33] 雅各布斯,B。;基辛格,A。;Zanasi,F.,《通过字符串图手术进行因果推断》,(Boja’nczyk,M.;Simpson,A.,《软件科学和计算结构基础第22届国际会议论文集》,《软件学科和计算结构的基础第22次国际会议论文集中》,2019年FOSSACS。程序。软件科学和计算结构基础-第22届国际会议。程序。软件科学和计算结构基础——第22届国际会议,FOSSACS 2019,LNCS,第11425卷(2019),Springer),313-329·Zbl 1524.62060号
[34] van Glabbeek,R.J。;Plotkin,G.D.,配置结构、事件结构和petri网,Theor。计算。科学。,410, 41 (2009) ·Zbl 1187.68329号
[35] 克拉克森,M.R。;Schneider,F.B.,Hyperproperties,J.Comput。安全。,1157-1210年6月18日(2010年)
[36] Gössler,G。;Stefani,J.,并发系统中的故障归属,(Ganty,P.;Loreti,M.,《可信全球计算程序——第十届国际研讨会》,《可信的全球计算程序》——第十次国际研讨会,TGC 2015。程序。值得信赖的全球计算——第十届国际研讨会。程序。值得信赖的全球计算——第十届国际研讨会,TGC 2015,LNCS,第9533卷(2016),Springer)·Zbl 1457.68024号
[37] Halpern,J.Y。;Hitchcock,C.,分级因果关系和违约(2013年),CoRR·Zbl 1432.03015号
[38] 埃斯帕尔扎,J。;Römer,S.,过渡系统同步产物的展开算法,(并发理论,第十届国际会议。并发理论,第一届国际会议,CONCUR’99。并行理论,第十届国际会议。并发理论,第十届国际会议,CONCUR’99,计算机科学讲稿,第1664卷(1999),Springer)·Zbl 0946.68097号
[39] Zdancewic,S。;Myers,A.,并发程序安全的观察决定论,(第16届IEEE计算机安全基础研讨会。第16届EEE计算机安全基础讲习班,CSFW-16 2003(2003),IEEE计算机学会),2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