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的具有伪终端设计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英语) Zbl 1451.93109号

摘要: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MPC)在过去二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经典的有限时域RMPC,通常使用终端约束集和终端代价函数来实现闭环稳定性。然而,当预测层长变大时,特别是对于具有附加扰动的情况,可能需要仔细处理计算负担和可行性区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伪终端设计的RMPC方法。具体来说,在给定预定义终端约束集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组伪终端集(PTS)。此外,每个临时技术秘书处都考虑了一个伪终端成本(PTC)术语。利用所提出的方法,一个长时间段RMPC问题可以分为几个短时间段的RMPC问题。结果表明,PTS和相应的PTC都可以离线递归计算。在在线实施中,选择PTS是通过自触发方式实现的。同时,对一个时变成本函数进行在线优化,该函数始终是无穷大成本函数的上界。

MSC公司:

93B45码 模型预测控制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geli,D。;卡萨沃拉,A。;Franzè,G。;Mosca,E.,不确定多面体离散时间系统的椭球离线MPC方案,Automatica,443113-119(2008)·Zbl 1153.93363号
[2] 巴西克,M。;坎农,M。;Lee,Y.I。;Kouvaritakis,B.,《MPC中的通用插值及其优点》,IEEE Trans。自动。控制,481092-1096(2003)·Zbl 1364.93232号
[3] 博雷利,F。;Bemporad,A。;Morari,M.,《线性和混合系统的预测控制》(2017),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1365.93003号
[4] Bumroongsri,P。;Kheawho,S.,《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椭球离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系统。控制信函。,61, 435-442 (2012) ·Zbl 1250.93053号
[5] 曹毅。;Frank,P.M.,通过模糊控制方法分析和综合非线性时滞系统,IEEE Trans。模糊系统。,8, 200-211 (2000)
[6] Chisci,L。;Rossiter,J.A。;Zappa,G.,《具有持续扰动的系统:具有限制约束的预测控制》,Automatica,371019-1028(2001)·Zbl 0984.93037号
[7] 丁,B。;Xi,Y。;Cychowski,M.T。;OMahony,T.,基于标称性能成本改进鲁棒MPC的离线方法,Automatica,43,158-163(2007)·Zbl 1140.93366号
[8] Goulart,P.J。;科里根,E.C。;Maciejowski,J.M.,带约束的鲁棒控制的状态反馈策略优化,Automatica,42523-533(2006)·兹比尔1102.93017
[9] 亨利安,D。;Lofberg,J。;科瓦拉,M。;Stingl,M.,用PENBMI解决多项式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西班牙塞维利亚,7581-7586(2005)
[10] Kim,S.H.,基于离线区域相关性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数学。探针。工程,2016(2016)·兹比尔1400.93173
[11] Kothare,M.V.公司。;巴拉克里希南五世。;Morari,M.,使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约束模型预测控制,Automatica,321361-1379(1996)·Zbl 0897.93023号
[12] Kouvaritakis,B。;Cannon,M.,模型预测控制(2016),Springer·Zbl 0909.93024号
[13] 拉扎尔,M。;Heemels,W.P.M.H。;De La Peña,D.M。;Alamo,T.,使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MPC的进一步结果,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89-98(2009),Springer·Zbl 1195.93033号
[14] Lee,J.H.,《模型预测控制:三十年发展回顾》,《国际控制自动化》。系统。,9, 415-424 (2011)
[15] 利蒙,D。;阿拉莫,T。;Camacho,E.F.,《扩大MPC控制器的吸引力范围》,Automatica,41,629-635(2005)·Zbl 1061.93045号
[16] 刘,C。;李,H。;高杰。;Xu,D.,离散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触发最小-最大模型预测控制,Automatica,89,333-339(2018)·Zbl 1388.93038号
[17] Löfberg,J.,Yalmip:MatLab中建模和优化的工具箱,IEEE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洛杉矶新奥尔良,284-289(2004)
[18] 卢,Y。;Arkun,Y.,LPV系统的准最小最大MPC算法,Automatica,36,527-540(2000)·Zbl 0981.93027号
[19] Magni,L。;雷蒙多,D.M。;Scattolini,R.,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输入-状态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51,1548-1553(2006)·Zbl 1366.93608号
[20] 梅恩,D。;Langson,W.,约束线性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电子。莱特。,37, 1422-1423 (2001)
[21] Mayne,D.Q.,《模型预测控制:最新发展和未来展望》,Automatica,502967-2986(2014)·Zbl 1309.93060号
[22] D.Q.梅恩。;罗林斯,J.B。;Rao,C.V。;Scokaert,P.O.,《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稳定性和优化》,Automatica,36789-814(2000)·Zbl 0949.93003号
[23] 多元,B。;罗斯布鲁克。;布伊斯,J。;苏肯斯,J.A。;De Moor,B.,使用凸组合的具有时变终端成本的约束线性MPC,Automatica,41831-837(2005)·Zbl 1093.93012号
[24] 多元,B。;苏肯斯,J.A。;De Moor,B.,Min–max反馈MPC,使用时变终端约束集,并评论了具有时变终端限制集的高效鲁棒约束模型预测控制,Syst。控制信函。,54, 1143-1148 (2005) ·Zbl 1129.93486号
[25] 斯卡夫,J。;Boyd,S.,通过凸优化设计仿射控制器,IEEE Trans。自动。控制,552476-2487(2010)·Zbl 1368.93667号
[26] Sugeno,M。;Kang,G.,模糊模型的结构识别,模糊集系统。,28, 15-33 (1988) ·Zbl 0652.93010号
[27] 塔希尔,F。;Jaimoukha,I.M.,鲁棒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因果状态反馈参数化,Automatica,492675-2682(2013)·Zbl 1364.93195号
[28] 万,Z。;Kothare,M.V.,使用离线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过程控制杂志》,12763-774(2002)
[29] 万,Z。;Kothare,M.V.,带时变终端约束集的高效鲁棒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控制信函。,48, 375-383 (2003) ·Zbl 1157.93395号
[30] W.Yang,G.Feng,T.Zhang,具有持续扰动和输入约束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摘自:《欧洲控制会议论文集》,瑞士苏黎世,2013年,第542-547页。;W.Yang,G.Feng,T.Zhang,具有持续扰动和输入约束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摘自:《欧洲控制会议论文集》,瑞士苏黎世,2013年,第542-547页。
[31] 杨伟(Yang,W.)。;冯·G。;Zhang,T.,具有结构不确定性和持续扰动的离散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IEEE Trans。模糊系统。,22, 1213-1228 (2014)
[32] 杨伟(Yang,W.)。;冯·G。;Zhang,T.,具有终端约束集的指定稳定时间的降维鲁棒模型预测控制,亚洲J.control,18664-673(2016)·Zbl 1346.93169号
[33] Zhu,K。;Song,Y。;丁·D。;魏,G。;Liu,H.,事件触发机制和往返协议下的鲁棒MPC:平均驻留时间方法,Inf.Sci。(纽约),457,126-140(2018)·Zbl 1448.9308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