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编队跟踪。 (英语) Zbl 1435.93024号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频域分析的迭代学习控制(ILC)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跟踪问题。首先提出了具有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一阶ILC律,并利用一般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准则和Gershgorin圆盘定理给出了其收敛条件。然后,为了使系统能够精确跟踪,提出了一种二阶迭代学习控制律。建立了系统零误差跟踪的条件。数值仿真表明,对于具有不同通信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所提出的迭代学习控制律能够有效地实现编队跟踪。在没有通信延迟的情况下,收敛速度与学习控制算法相同。

MSC公司: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90B10型 运筹学中的确定性网络模型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Olfati-Saber,R。;传真:J.A。;Murray,R.M.,《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共识与合作》,IEEE学报,95,1,215-233(2007)·兹比尔1376.68138 ·doi:10.1109/JPROC.2006.887293
[2] Wooldridge,M.J.,《多代理系统简介》,2009年第4期,第2期,威利父子公司
[3] Nedic,A。;Ozdaglar,A.,多智能体优化的分布式次梯度方法,IEEE自动控制事务,54,1,48-61(2009)·Zbl 1367.90086号 ·doi:10.1109/TAC.2008.2009515
[4] Ahn,H.S。;Chen,Y.Q.,多智能体形成的迭代学习控制,ICCAS-SICE,3111-3116(2009年8月),日本福冈:IEEE,日本福冈
[5] Ahn,H.-S。;摩尔,K.L。;Chen,Y.,通过鲁棒周期学习控制实现卫星编队飞行轨迹保持,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20,14,1655-1666(2010)·Zbl 1204.93082号 ·doi:10.1002/rnc.1538
[6] 陈,X。;Jia,Y.,使用迭代学习的基于立体视觉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人性化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
[7] Sun,H。;Hou,Z。;Li,D.,带超速保护的列车轨迹跟踪的协调迭代学习控制方案,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报,10,2,323-333(2013)·doi:10.1109/TASE.2012.2216261
[8] 霍克,A。;Schoellig,A.P.,四驱团队的分布式迭代学习控制,第55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CDC 2016
[9] Schoellig,A.P。;米勒,F.L。;D'Andrea,R.,《基于优化的迭代学习用于精确的四脚架轨迹跟踪》,自主机器人,33,1-2,103-127(2012)·doi:10.1007/s10514-012-9283-2
[10] 曹毅。;于伟(Yu,W.)。;Ren,W。;Chen,G.,分布式多智能体协调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IEEE工业信息学汇刊,9,1,427-438(2013)·doi:10.1109/TII.2012.2219061
[11] 美国慕尼黑。;Papachristodoulou,A。;Allgöwer,F.,一致性问题中的延迟鲁棒性,Automatica,46,8,1252-1265(2010)·Zbl 1204.9301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0.04.008
[12] Olfati-Saber,R。;Murray,R.M.,具有切换拓扑和延迟的代理网络中的共识问题,IEEE自动控制汇刊,49,9,1520-1533(2004)·Zbl 1365.93301号 ·doi:10.1109/TAC.2004.834113
[13] Sun,Y.G。;Wang,L.,均匀时变时滞定向网络中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IEEE自动控制汇刊,54,7,1607-1613(2009)·Zbl 1367.93574号 ·doi:10.1010/TAC.2009.2017963
[14] Hou,W。;Fu,M。;张,H。;Wu,Z.,具有通信延迟的一般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条件,Automatica,75293-298(2017)·Zbl 1352.93010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6.09.042
[15] Dong,L。;Chai,S。;张,B。;李,X。;Nguang,S.K.,具有通信延迟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区间跟踪算法,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7,15,3509-3517(2016)·Zbl 1346.93015号 ·doi:10.1080/00207721.2015.1090040
[16] 孟,D。;贾,Y。;Du,J.,《具有切换拓扑和通信时滞的多智能体系统通过迭代学习寻求共识》,《鲁棒和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26,17,3772-3790(2016)·Zbl 1351.93009号 ·doi:10.1002/rnc.3534
[17] 孟,D。;Du,M.,具有通信时滞的多智能体系统的ILC-激励编队算法,2016年第3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CC)·doi:10.1109/ChiCC.2016.7553834
[18] 张,R。;Chi,R。;Hou,Z.,使用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对时滞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跟踪,IEEE,数据驱动控制和学习系统会议论文集
[19] 张杰。;方,Y。;Wu,Y.,具有一步随机时滞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ILC方法,2017 IEEE第六届数据驱动控制和学习系统会议(DDCLS)论文集·doi:10.1109/DDCLS.2017.8068075
[20] Kolotilina,L.Y.,用有向图表示满足对角占优条件的矩阵的奇异性/非奇异性问题,数学科学杂志,132,2,166-189(2006)
[21] Chow,T.W。;Fang,Y.,基于2-D系统理论的连续时间系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45,6,683-689(1998)·Zbl 0991.93058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1.678496
[22] 方,Y。;Chow,T.W.S.,具有可变初始条件的离散时间系统迭代学习控制器的二维分析,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基本理论与应用,50,5,722-727(2003)·doi:10.1109/TCSI.2003.811029
[23] 德索尔,C.A。;Wang,Y.T.,关于广义奈奎斯特稳定性准则,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自动控制汇刊,25,2187-196(1980)·Zbl 0432.93039号 ·doi:10.10109/TAC.1980.110228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