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半岛沿岸水质时空变化评估及水源识别。 (英语) Zbl 1428.62488号

摘要:将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耦合,探索和识别澳门半岛沿岸水质的时空变化和潜在污染源。结果表明,这12个月可分为6月至9月和剩余月份两个时期,整个地区分为两个集群,一个位于澳门半岛的西部,另一个位于澳门半岛的东南部和南部。通过反向逐步DA、pH、\(\mathrm{Cl}^-\)、TSS、Color和TP、氯化物、Color、\(\mathrm{NH}_4^+\)DO、COD是时空变化的判别变量,正确率分别为84.82%和76.54%。粪便污染、有机污染和土壤风化是澳门半岛沿岸水质恶化的主要来源。本研究表明,多元统计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监测网络和控制澳门半岛沿岸水质。

MSC公司:

62页第12页 统计在环境和相关主题中的应用
62H25个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对应分析
62H30型 分类和区分;聚类分析(统计方面)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水工程协会、水环境联合会(1992)《水和废水检测标准方法》。华盛顿特区美国公共卫生协会
[2] Bowen RE,Depledge MH(2006)《海洋污染快速评估》(RAMP)。Mar Pollut公牛53:638-646
[3] Goonetillekea A、Thomasb E、Ginnc S、Gilbert D(2005)《了解土地利用在城市雨水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环境管理杂志》74:31-42
[4] Hamers T、van den Brink PJ、Mos L、van der Linden SC、Legler J、Koeman JH、Murk AJ(2003)雨水中雌激素和酯酶抑制效力与农药浓度、采样季节和位置的关系。环境污染123:47-63·doi:10.1016/S0269-7491(02)00364-0
[5] Helena B、Pardo R、Vega M、Barrado E、Fernandez JM、Fernadez L(2000)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冲积含水层(西班牙Pisuerga河)中地下水成分的时间演变。水资源研究34:807-816·doi:10.1016/S0043-1354(99)00225-0
[6] Huang J,Du P,Ao C,Lei M,Zhao D,Wang Z(2007)澳门不同城市地表类型雨水水质特征识别的多元分析。公牛环境控制毒物79:650-654·doi:10.1007/s00128-007-9297-1
[7] 姜浩(2003)环境水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8] Kuppusamy MR、Giridhar VV(2006)《钦奈-恩诺尔海岸环境系统中包括痕量金属形态在内的水质特征因子分析》。环境国际32:174-179·doi:10.1016/j.envint.2005.08.008
[9] Lattin J,Carroll D,Green P(2003)《多元数据分析》。纽约达克斯伯里出版社
[10] Otto M(1998)多元方法。在:Kellner R,Mermet JM,Otto M,Widmer HM(编辑)分析化学。Wiley-VCH,Weinheim,德国,916页
[11] Ouyang Y,Nkedi kizza P,Wu QT,Shinde D,Huang CH(2006)地表水质量季节变化评估。水资源60:3800-3810·doi:10.1016/j.watres.2006.08.030
[12] Simeonov V、Stratis V、Samara JA、Zachariadis G、Voutsa D、Anthemidis A(2003)《希腊北部地表水水质评估》。水资源研究37:4119-4124·doi:10.1016/S0043-1354(03)00398-1
[13] Singh KP、Mali A、Mohan D、Sinha S(2004)《评估Gomti河(印度)水质时空变化的多元统计技术——案例研究》。水资源研究38:3980-3992·doi:10.1016/j.watres.2004.06.011
[14] Singh KP、Malik A、Sinha S(2005)《使用多元统计技术进行Gomti河(印度)水质评估和污染源分配——案例研究》。《Ana Chim学报》538:355-374·doi:10.1016/j.aca.2005.02.006
[15] 统计和人口普查局(DSEC)(2007)《2007年统计年鉴》。澳门政府印刷局。http://www.dsec.gov.mo
[16] Vazquez A、Costoya M、Pena RM、Garcia S、Herrero C(2003)雨水质量监测网络:加利西亚(西班牙西北部)雨水成分的初步研究。化学圈51:375-386·doi:10.1016/S0045-6535(02)00805-6
[17] Vega M、Pardo R、Barrado E、Deban L(1998)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评估季节性和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水资源研究32:3581-3592·doi:10.1016/S0043-1354(98)00138-9
[18] Wunderlin DA、Diaz MDP、Ame MV、Pesce SF、Hued AC、Biston MLSA(2001)用于评估水质时空变化的模式识别技术。案例研究:苏基亚河流域(科尔多瓦-阿根廷)。水资源研究35(12):2881-2894·doi:10.1016/S0043-1354(00)00592-3
[19] Xi D,Sun Y,Liu X(1999)《环境监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Yamada K、Umehara T、Ichik A(1993)《城市地区非点源污染物沉积统计特征研究》。水科学技术28:283-290
[21] 周峰,郭华,刘毅,江毅(2007a)香港南部海域水质化学计量学数据分析与水源识别。Mar Pollut公牛54:745-756·doi:10.1016/j.marpolbul.2007.01.006
[22] 周凤,黄国华,郭华,张伟,郝Z(2007b)香港东部沿海水污染时空格局与源解析。水资源研究41:3429-3439·doi:10.1016/j.watres.2007.04.022
[23] 周峰,刘毅,郭华(2007c)多元统计方法在香港新界西北部河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环境监测评估132:1-13·doi:10.1007/s10661-006-9497-x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