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非均衡理论的网络流量演化模型。 (英语) Zbl 1427.90079号

摘要:运用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描述了网络交通流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三种路径选择行为准则,并将这三种准则形成的均衡交通流模式分别定义为价格调节用户均衡、数量调节用户均衡和价格数量调节用户平衡。基于价格-数量调节-用户均衡原理,利用网络配置过程的方法建立了网络流量演化模型。利用Picard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证明了演化模型的唯一解,并基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定理导出了唯一解的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不同管制模式下网络流量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所有单一价格管制、单一数量管制和价格-数量调节可以模拟网络流量的演变过程。价格-数量调节是价格调节用户均衡和数量调节用户均衡的结合,从而可以模拟具有多个用户类别的网络流量的演化过程。

MSC公司:

90B20型 运筹学中的交通问题
34D20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90B10型 运筹学中的确定性网络模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Wardrop,J.G.,《道路交通研究的一些理论方面》,土木工程师学会论文集,运筹学学会
[2] Smith,M.J.,交通分配动态模型的稳定性——李亚普诺夫方法的应用,交通科学,18,3,245-252(1984)·doi:10.1287/trsc.18.3.245
[3] Friesz,T.L。;伯恩斯坦,D。;新泽西州梅塔。;托宾,R.L。;Ganjalizadeh,S.,《日常动态网络非均衡和理想化旅行者信息系统》,运筹学,42,6,1120-1136(1994)·Zbl 0823.90037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287/opre.42.6.1120
[4] 张,D。;Nagurney,A.,《关于旅行路线选择调整过程的局部和全球稳定性》,交通研究B部分:方法论,30,4245-262(1996)·doi:10.1016/0191-2615(95)00034-8
[5] 魏,F。;马,S。;贾,N.,基于强化学习的日常路线选择模型,工程数学问题,2014(2014)·doi:10.1155/2014/646548
[6] 温,C.-H。;王,W.-C。;Fu,C.,用于分析高速铁路接入模式选择的潜在类嵌套logit模型,运输研究第E部分:物流与运输评论,48,2,545-554(2012)·doi:10.1016/j.tre.2011.09.002
[7] 陈,Q。;Pan,S.,基于概率的随机用户平衡交通分配问题的直接公式和算法,交通规划与技术,40,7,757-770(2017)·doi:10.1080/03081060.2017.1340022
[8] Savage,L.J.,《统计学基础》(1954),美国纽约州纽约市:John Wiley&Sons,Inc.,美国纽约市·Zbl 0055.12604号
[9] 布拉瓦茨基,P.R.,随机预期效用理论,《风险与不确定性杂志》,34,3,259-286(2007)·Zbl 1306.91040号 ·doi:10.1007/s11166-007-9009-6
[10] 李强。;廖,F。;Timmermans,H.J.P。;Zhou,J.,不确定性下前景决策理论机制下组合活动出行选择的用户均衡模型,Transportmetrica A:Transport Science,12,7,629-649(2016)·doi:10.1080/23249935.2016.1189718
[11] Liu,D.,基于前景理论探讨通勤者居住位置选择对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影响,工程数学问题,2014(2014)·Zbl 1407.90227号 ·doi:10.1155/2014/536872
[12] 王,G。;马,S。;贾,N.,《风险下旅行者路线选择演化建模的组合框架》,《运输研究C部分:新兴技术》,35,156-179(2013)·doi:10.1016/j.trc.2013.06.019
[13] Chorus,C.G.,基于后悔理论的路线选择和交通平衡,Transportmetrica,8,4,291-305(2012)·doi:10.1080/18128602.2010.498391
[14] 拉莫斯,G.D.M。;Daamen,W。;Hoogendoorn,S.,用于预测路线选择行为的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和后悔理论的比较,《运输研究记录》,2230,19-28(2011)·doi:10.3141/2230-03
[15] 张Y,J。;Monden,H.,《基于非均衡理论的运输需求和供应模型》,《东亚运输研究学会杂志》,5,1,1262-1277(2003)
[16] 黄,Z.X。;Fang,W.B。;Wu,L.X.,交通系统中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系统工程,34,9,113-119(2016)
[17] Avineri,E.,参考点对随机网络均衡的影响,运输科学,40,4,409-420(2006)·doi:10.1287/trsc.1060.0158
[18] 合唱,C.G。;阿伦茨,T.A。;Timmermans,H.J.P.,《出行选择的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交通研究B部分:方法论》,42,1,1-18(2008)·doi:10.1016/j.trb.2007.05.004
[19] 黄,Z。;He,G.,《非均衡运输规划观点》,第二届国际运输与交通研究会议(ICTTS)论文集·doi:10.1061/40503(277)48
[20] Wu,K。;陈,Y。;马,J。;Bai,S。;Tang,X.,《北京市中心城区拥堵收费的交通和排放影响:模拟分析》,交通研究第D部分:交通与环境,51,203-215(2017)·doi:10.1016/j.trd.2016.06.005
[21] 邱,Y.-C。;Fu,C.,驾驶员和摩托车手对拥堵收费的反应,2961-2973
[22] 贾,S。;Yang,K。;赵J.,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交通拥堵收费管理模型,工程数学问题,2017(2017)·doi:10.1155/2017/3024898
[23] Washbrook,K。;海德尔,W。;Jaccard,M.,《估算通勤者模式选择:道路定价和停车费影响的离散选择分析》,《交通运输》,33,6,621-639(2006)·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s11116-005-5711-x
[24] Simićević,J。;武卡诺维奇,S。;Milosavljević,N.,《停车费和时限对汽车使用和停车行为的影响》,《交通政策》,第30期,第125-131页(2013年)·doi:10.1016/j.tranpol.2013.09.007
[25] 哈桑,M。;Jha,M。;Ben,A.M.,使用微观交通模拟评估匝道控制算法,交通研究第C部分:新兴技术,10,3,229-256(2002)·doi:10.1016/S0968-090X(02)00005-0
[26] 弗莱霍,J.R.D。;Camacho,E.F.,《匝道计量和可变速度限制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中的全局与局部MPC算法》,IEEE智能交通系统汇刊,13,4,1556-1565(2012)·doi:10.1109/TITS.2012.2195493
[27] Berrebi,S.J。;Watkins,K.E。;Laval,J.A.,《减少乘客在高频线路上等待的实时公交车调度政策》,《交通研究B部分:方法论》,81,377-389(2015)·doi:10.1016/j.trb.2015年5月12日
[28] Wang,J。;Hu,G.L。;He,X.,城市公交发车频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系统工程,31,12,69-73(2013)
[29] Dupuis,P。;Nagurney,A.,动力系统和变分不等式,运筹学年鉴,44,1-4,9-42(1993)·Zbl 0785.93044号 ·doi:10.1007/bf02073589
[30] Cho,H.-J。;Hwang,M.-C.,智能交通网络中的日常车辆流量动力学,数学和计算机建模,41,4-5,501-522(2005)·Zbl 1129.90302号 ·doi:10.1016/j.mcm.2004.03.005
[31] Browne,F.X.,《非清算市场中缓慢的数量调整——贷款市场的非均衡计量经济学应用》,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2,4,335-349(1987)·doi:10.1002/jae.3950020405
[32] 黄X,Z。;蔡荣杰。;Wu L,X.,城市居民旅游市场的非均衡调整机制,长安大学学报,36,6,106-110(201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