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智能体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协同输出调节。 (英语) Zbl 1426.93111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动态由多面体线性参数变量模型(LPV)控制的异质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代理的动力学相互解耦,但假设代理的控制器进行通信。为了设计协同LPV控制器,首先建立闭环系统的分析条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参考跟踪。然后,研究了LPV控制综合问题,其中时变Sylvester方程的离线解将用于确定和实时更新控制器状态空间矩阵。最后将给出两个数值例子来证明所提出的协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由常微分方程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93D21号 自适应或鲁棒稳定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曹毅。;于伟(Yu,W.)。;Ren,W。;Chen,G.,分布式多智能体协调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IEEE工业信息学汇刊,9,1,427-438,(2013)·doi:10.10109/TI.2012.2219061
[2] 哦,好吧,好吧。;马萨诸塞州帕克。;Ahn,H.-S.,《多智能体编队控制调查》,Automatica,53,424-440,(2015)·Zbl 1371.9301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4.10.22
[3] 梅斯巴希,M。;Egerstedt,M.,《多智能体网络中的图论方法》。《多智能体网络中的图论方法》,普林斯顿应用数学丛书(2010),普林斯顿,新泽西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州,美国·Zbl 1203.93001号 ·doi:10.1515/9781400835355
[4] Yu,L。;Wang,J.,通过分布式输出调节实现不确定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工程数学问题,2013,(2013)·doi:10.1155/2013/898375
[5] 王,X。;Y.Hong。;黄,J。;Jiang,Z.-P.,多智能体线性系统鲁棒输出调节问题的分布式控制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55,12,2891-2895,(2010)·Zbl 1368.93577号 ·doi:10.1109/tac.2010.2076250
[6] 苏,Y。;Huang,J.,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合作输出调节,IEEE自动控制汇刊,57,4,1062-1066,(2012)·Zbl 1369.93051号 ·doi:10.1109/tac.2011.2169618
[7] 黄,D。;王,X。;牛,Y。;Shen,L.,一般有向图下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合作输出调节,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5,(2015)·Zbl 1394.93104号 ·doi:10.1155/2015/456121
[8] Mohammadpour,J。;Scherer,C.,线性变参数系统的控制及其应用,(2012),纽约州纽约市,美国:施普林格,纽约州,美国·doi:10.1007/978-1-4614-1833-7
[9] Bolea,Y。;Chefdor,N。;Grau,A.,明流灌溉渠系的MIMO LPV状态空间识别,工程数学问题,2012,(2012)·Zbl 1264.93165号 ·doi:10.115/2012/948936
[10] 塞纳梅,O。;Gaspar,P。;Bokor,J.,鲁棒控制和线性参数变化方法,(2013),德国柏林:施普林格,德国柏林·doi:10.1007/978-3-642-36110-4
[11] 曹,G。;格里戈里亚迪斯,K.M。;Nyanteh,Y.D.,与同步发电机集成的风力涡轮机全区域运行的LPV控制,科学世界期刊,2015,(2015)·doi:10.1155/2015/638120
[12] Ugrinovskii,V.,通过相对一致性实现不确定参数变化系统的增益调度同步,第50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和欧洲控制会议论文集(CDC-ECC’11),IEEE·doi:10.1109/cdc.2011.6160559
[13] Ugrinovskii,V.,通过相对一致性实现变参数系统的Gain-scheduled同步,应用于不确定双线性系统的同步,Automatica,50,11,2880-2887,(2014)·Zbl 1300.9302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4.10.003
[14] Seyboth,G.S。;施密特,G.S。;Allgower,F.,通过动态耦合实现线性参数变量系统的输出同步,第51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CDC’12)·doi:10.10109/cdc.2012.6426752
[15] Seyboth,G.S。;施密特,G.S。;Allgower,F.,线性参数变量系统的合作控制,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CC’12)
[16] Zhang,Y。;江,D。;Wang,J.,求解时变系数sylvester方程的递归神经网络,IEEE神经网络汇刊,13,5,1053-1063,(2002)·doi:10.1109/TNN.2002.1031938
[17] 李,S。;Li,Y.,用于求解时变复杂sylvester方程的非线性激活神经网络,IEEE控制论汇刊,44,8,1397-1407,(2014)·doi:10.1109/tcyb.2013.2285166
[18] 李,S。;陈,S。;Liu,B.,利用符号Bi幂激活函数加速递归神经网络有限时间收敛求解时变sylvester方程,《神经处理快报》,37,2,189-205,(2013)·doi:10.1007/s11063-012-9241-1
[19] 肖,L。;Zhang,Y.,从不同的Zhang函数到各种ZNN模型,加速时变线性矩阵方程的有限时间收敛,《神经处理快报》,39,3,309-326,(2014)·doi:10.1007/s11063-013-9306-9
[20] 沈毅。;苗,P。;黄,Y。;Shen,Y.,有限时间稳定性及其在递归神经网络求解时变sylvester方程中的应用,神经处理快报,42,3,763-784,(2015)·doi:10.1007/s11063-014-9397-y
[21] Apkarian,P。;Adams,R.J.,《不确定系统的高级增益调度技术》,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6,1,21-32,(1998)·doi:10.1109/87.654874
[22] Huang,J.,非线性输出调节,(2004),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Zbl 1087.93003号
[23] 萨贝里,A。;斯托沃格尔,A.A。;Sannuti,P.,具有调节和输入约束的线性系统的控制。《具有调节和输入约束的线性系统控制》,《通信与控制工程系列》(2000),英国伦敦: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英国伦敦·Zbl 0977.93001号 ·doi:10.1007/978-1-4471-0727-9
[24] 苏,Y。;Huang,J.,通过输出反馈对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输出调节,《系统与控制快报》,61,12,1248-1253,(2012)·Zbl 1255.93014号 ·doi:10.1016/j.sysconle.2012.09.0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