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LQR控制器设计。 (英语) Zbl 1407.93250号

小结:针对自行设计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本文基于LQR控制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对LQR控制器的参数矩阵进行优化,使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实现稳定控制,同时降低系统的超调量和振荡频率。仿真实验证明,LQR控制器通过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85 控制理论中的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等)
90 C59 数学规划中的近似方法和启发式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吴杰。;张伟,双轮自平衡机器人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第六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论文集(IFOST’11)·doi:10.1109/IFOST.2011.6021250
[2] 秦,Y。;刘,Y。;臧,X。;Liu,J.,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两轮自平衡移动机器人平衡控制,第六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论文集(IFOST’11)·doi:10.1109/IFOST.2011.6021051
[3] 阮,X。;刘杰。;Di,H。;Li,X.,双轮自平衡机器人的设计和LQ控制,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CC’08)·doi:10.1109/CHICC.2008.4605775
[4] 赵,J。;阮,X.,双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的LQR控制和设计,第七届世界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论文集(WCICA’08)·doi:10.1109/WCICA.2008.4593712
[5] 羌,L。;Wang,K.-K。;Wang,G.-S.,基于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LQR控制器研究,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CDC’09)·doi:10.1109/CCDC.2009.5192771
[6] 李,Y。;Yue,C。;王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倒立摆系统多级控制研究,华北工业大学学报,19-24(2009)
[7] 吴杰。;张伟,双轮自平衡机器人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第六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论文集(IFOST’11)·doi:10.1109/IFOST.2011.6021250
[8] 蔡建新。;阮,X.-G。;Gan,J.-F.,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建模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35,12,1603-1607(2009)
[9] 布洛赫,A.M。;克劳奇,P.E.,牛顿定律与非完整系统,第37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CDC’98)
[10] Wuori,E.R。;Judy,J.H.,退磁场中畴壁运动的旋转滞后,IEEE磁学汇刊,21,5,1602-1603(1985)·doi:10.1109/TMAG.1985.1063990
[11] Cheng,L。;Dewen,H。;姚东,P。;小才,Z。;郭华,D.,用LQR方法和二元模糊分段插值函数对五级倒立摆进行模糊控制,第45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CDC’06)
[12] 哈姆·F·M。;Collins,E.G.,求解代数矩阵Riccati方程的神经计算方法,IEEE神经网络国际会议论文集(ICNN’96)
[13] 徐,J。;Huiyou,C.,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离散二进制版本,《国际管理与服务科学会议论文集》(MASS'09)·doi:10.1109/IMMSS.2009.5302726
[14] Tan,W.L.,直线二级倒立摆LQR控制器参数优化的改进方法,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5-88(2012)
[15] Wu,X.M.,基于粒子群优化控制研究的双倒立摆(2012),曲阜,中国:曲阜师范大学,中国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