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时域线性二次跟踪问题:折扣成本函数方法。 (英文) Zbl 1398.49026号

摘要:折现成本函数法是经济学和市场学中处理无限时间跨度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具有干扰抑制的无限时域线性二次型跟踪问题和干扰跟踪问题的一种基于折现成本函数法的因果最优解,并给出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参考输入和干扰信号不渐近稳定的问题。文中以电压源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SISO系统的并网和2区非热功率系统的负载频率控制作为MIMO系统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49甲10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93D20型 控制理论中的渐近稳定性
93B52号 反馈控制
93立方35 多变量系统、多维控制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BD,MooreJB公司。最优控制:线性二次型方法。纽约州米诺拉市:多佛出版公司;2007
[2] BrysonAE,HoY‐C,应用最优控制:优化、估计和控制。修订版华盛顿特区:半球出版公司;1975
[3] 卡尔曼群岛。对最优控制理论的贡献。墨西哥Bol Soc Mat。1960;5(2):102‐109. ·兹比尔0112.06303
[4] KoepckeRW卡尔曼。基于广义性能指标的线性采样控制系统的最优综合。转ASME。1958;80(8):1820‐1826.
[5] 卡尔曼群岛。线性控制系统何时是最优的。《基础工程杂志》1964;86(1):51‐60.
[6] 柯克德。最优控制理论:导论。纽约州米诺拉市:多佛出版公司;2012
[7] 卡尔曼群岛。最优控制理论和变分法。数学优化技术。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3:309‐331. ·Zbl 0123.08202号
[8] FalbPL公司AthansM。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简介。纽约州米诺拉市:多佛出版公司;2006
[9] LewisFL、VrabieDL、SyrmosVL。跟踪问题和其他LQR扩展。在最优控制中。新泽西州霍博肯:John Wiley&Sons,Inc;2012:177‐212.
[10] EngwerdaJ公司。LQ动态优化和微分对策。英国奇切斯特:John Wiley&Sons;2005
[11] 加勒。在多部门经济中实现最佳发展。Rev Econ Stud.1967年;34(1):1‐18.
[12] 刘易斯,莫达雷斯,KiumarsiB。不确定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政策内和政策外强化学习方法。马萨诸塞州剑桥:爱思唯尔公司;2016:165‐186. 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13] 模态H。不确定系统的最优跟踪控制:政策内和政策外强化学习方法。密歇根州安娜堡:ProQuest LLC;2015
[14] FrancisBA,WonhamWM。线性多变量调节器的内部模型原理。应用数学优化。1975;2(2):170‐194. ·Zbl 0351.93015号
[15] FrancisBA,WonhamWM。控制理论的内模原理。自动化。1976;12(5):457‐465. ·Zbl 0344.93028号
[16] IsidoriA、MarconiL、SerraniA。鲁棒自主制导:一种内部模型方法。英国伦敦:Springer‐Verlag;2012
[17] Karimi‐GhartmaniM、KhajehoddinSA、JainP、BakhshaiA。线性二次输出跟踪和干扰抑制。国际J控制。2011;84(8):1442‐1449. ·Zbl 1245.49048号
[18] 钢筋R,WeissG。稳定适定系统基于内部模型的跟踪和干扰抑制。自动化。2003;39(9):1555‐1569. ·Zbl 1028.93012号
[19] BalasM、LeeY、KendallL。干扰跟踪控制理论及其在水平轴风力涡轮机中的应用。论文发表于:1998年ASME风能研讨会;1998; 内华达州雷诺。
[20] BalasM、LiQ、Peterman。变速区域II运行中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自适应扰动跟踪控制。论文发表于:第48届AIAA航空航天科学会议,包括新视野论坛和航空航天博览会;2010;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
[21] BalasMJ、MagarKST、Frost SA。基于状态估计和状态反馈的自适应扰动跟踪理论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区域II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发表于:2013年美国控制会议;2013; 华盛顿特区。
[22] 斯托尔卡。变速运行中风力涡轮机的干扰跟踪和叶片负载控制。论文发表于:ASME 2003风能研讨会;2003; 内华达州雷诺。
[23] 斯托尔卡。变速风力涡轮机的干扰跟踪控制和叶片负载缓解。Trans‐Am Soc Mech Eng Sol Energy Eng.2003;125(4):396‐401.
[24] HiyamaT BevraniH。智能自动发电控制。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CRC出版社;2011
[25] KapoorR,SainiMK。利用修正的势函数检测和跟踪电力系统扰动的短时变化。国际电力能源系统杂志。2013;47:394‐401.
[26] HeJ、LiYW、BonsjakD、HarrisB。并联逆变器微电网中多重共振的研究和有源阻尼。IEEE Trans-Power Electron。2013;28(1):234‐246.
[27] WuE,LehnPW。具有LCL谐振有源阻尼的电压源变流器的数字电流控制。IEEE Trans-Power Electron公司。2006;21(5):1364‐1373.
[28] WuL、YangJM。基于微分对策跟踪控制的多电源区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论文发表于:2013 IEEE PES亚太电力和能源工程会议(APPEEC);2013; 中国九龙。
[29] 贝夫拉尼。鲁棒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瑞士查姆:施普林格;2009. ·Zbl 1163.93002号
[30] IEEE委员会报告。电力系统研究中汽轮机和水轮机的动态模型。IEEE输电设备系统。1973;PAS‐92(6):1904‐191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