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输入有界的状态耦合四箱系统基于模型的预测和反推控制器:比较研究。 (英语) Zbl 1395.93211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控制输入有界的状态耦合四容液位系统的全局跟踪控制设计问题。对于这种MIMO系统的动力学,出于提供精确液位控制的愿望,提出并比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方法: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NGPC)和反推控制。首先,基于标称模型开发了NGPC的解析解。然后,设计了一个非线性反推控制器,以确保该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为了确保有适当的比较依据,在系统执行器施加的控制输入饱和条件下,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并用相同的测试装置进行了验证。为了突出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效率和适用性,提供了仿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MSC公司:

93亿B51 设计技术(稳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D20型 控制理论中的渐近稳定性
93B52号 反馈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teson,R.N.,《控制系统技术简介》(1999),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上鞍河·Zbl 0979.26001号
[2] Johansson,K.H.,《四箱过程:具有可调零点的多变量实验室过程》,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8, 456-465, (2000)
[3] Gatzke,E.P。;Meadows,E.S。;王,C。;Doyle,F.J.,基于模型的四油箱系统控制,计算。化学。工程,241503-1509,(2000)
[4] L.Dai,K.J.Åström,《四元罐过程的动态矩阵控制》,IFAC世界大会,1999年。
[5] 瓦迪盖帕利,R。;Gatzke,E.P。;Doyle,F.J.,多变量实验四箱系统的鲁棒控制,(2000),特拉华大学纽瓦克分校,DE 19716
[6] Merchangöz,M。;Doyle,F.J.,实验性四容水箱系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J.Process。对照,17297-308,(2007)
[7] Yang,Y。;岳,D。;Xue,Y.,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大时滞系统的分散自适应神经输出反馈控制,J.Frankl。研究所,352,5,2129-2151,(2015)·Zbl 1395.93093号
[8] Wen,C.Y。;周,J。;刘振东。;Su,H.Y.,存在输入饱和和外部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IEEE Trans。自动。控制。,56, 1672-1678, (2011) ·Zbl 1368.93317号
[9] 陈,M。;Ge,S.S。;Ren,B.B.,具有输入约束的不确定MIMO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Automatica,47,452-455,(2011)·Zbl 1219.93053号
[10] 卡马乔,E。;Bordons,C.,模型预测控制,(1998),Springer·Zbl 1080.93001号
[11] Krstić,M。;斯米什利亚耶夫。,A.,PDE的边界控制:反步设计课程,(2008),SIAM,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Zbl 1149.93004号
[12] D.Q.梅恩。;罗林斯,J.B。;Rao,C.V。;Scokaert,P.O.M.,《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稳定性和优化》,Automatica,36789-814,(2000)·Zbl 0949.93003号
[13] 哈吉·萨伊德,S。;M'Sahli,F。;Mimouni,M.F。;Farza,M.,感应电机基于自适应高增益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预测控制器,计算。选举人。工程师,39,151-163,(2013)
[14] Chen,W。;Ballance,D。;Gawthrop,P.,《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预测控制方法》,Automatica,39,633-641,(2003)·Zbl 1017.93044号
[15] Chen,W.,使用近似的一般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IEE Proc。控制理论应用。,151, 137-143, (2004)
[16] Alipouri,Y。;Poshtan,J.,使用离散线性模型进行四罐基准过程的最优控制器设计,ISA Trans。,52, 5, 644-651, (2013)
[17] Wang,H。;刘,X。;Liu,K.,具有动态不确定性和输入饱和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数据补偿控制,IET控制。理论应用。,9, 7, 1058-1065, (2015)
[18] Kanellakopoulos,I。;Kokotović,P.V。;Morse,A.,非线性反馈设计工具包,系统。控制信函。,18, 83-92, (1992) ·Zbl 0743.93039号
[19] A.Ouali,M.Fruchard,E.Courtial,Y.Torré,《反应扩散过程边界控制的比较研究:MPC与backstepping》,载于:IFAC NMPC12,荷兰诺德威克霍特,2012年,第200-206页。
[20] 汤姆森,S。;霍夫曼,N。;Wilhelm,F.,弹性耦合负载驱动系统的PI控制、基于PI的状态空间控制和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一项比较研究,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58, 8, 3647-3657, (2011)
[21] Ogata,K.,《系统动力学》(1978),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悬崖
[22] Krstić,M。;Fontaine,D。;科科托维奇,P.V。;Paduano,J.D.,喷气发动机喘振和失速模型中分岔的有用非线性和全局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43,1739-1745,(1998)·Zbl 1056.93608号
[23] 古塔,H。;哈吉·萨伊德,S。;北卡罗来纳州巴胡米。;M'Sahli,F.,用于状态耦合双坦克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反推控制器,IETE J.Res.,61258-267,(2015)
[24] 北卡罗来纳州巴胡米。;F.Mésahli,M。;杰马伊;Busawon,K.,几类一致可观测非线性混合系统的观测器设计,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6, 917-929, (2012) ·Zbl 1269.93013号
[25] Artstein,Z.,放松控制的稳定性,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应用。,7, 1163-1173, (1983) ·Zbl 0525.93053号
[26] 基鲁巴卡兰,V。;Radhakrishnan,T.K。;Sivakumaran,N.,《四槽流程的分布式多参数模型预测控制设计》,《测量》,47,841-854,(2014)
[27] 潘,H。;Wong,H。;卡皮拉,V。;de Queiroz,M.S.,状态耦合双罐系统非线性反推液位控制器的实验验证,Control。工程实践。,13, 27-40, (2005)
[28] 罗林斯,J。;Mayne,D.,模型预测控制理论与设计,(2009),Nob Hill Pub
[29] 吴,J。;Chen,W。;杨,F。;李,J。;Zhu,Q.,具有预定义输出精度的严格反馈时滞系统的全局自适应神经控制,Inform。科学。,301, 27-43, (2015) ·Zbl 1360.93578号
[30] 吴,J。;Chen,W。;Li,J.,基于模糊近似的全局自适应控制,用于具有先验已知跟踪精度的不确定严格反馈系统,模糊集系统。,(2014)
[31] 吴,J。;李,J。;Chen,W.,跟踪精度已知的不确定MIMO系统的半全局/全局稳定自适应NN反推控制”,J.Frankl。研究所,351,12,5274-5309,(2014)·Zbl 1393.93070号
[32] 吴,J。;Chen,W。;赵,D。;Li,J.,不确定非线性严格反馈系统的全局稳定直接自适应backstepping NN控制,神经计算,122,12,134-147,(2013)
[33] Khalil,Hassan K,非线性系统,(2002),新泽西州Prentice-Hall Upper Saddle River·Zbl 1003.34002号
[34] 刘,C。;陈,W.-H。;Andrews,J.,使用带有干扰观测器的显式非线性MPC跟踪控制小型直升机,控制。工程实践。,20, 258-268, (2012)
[35] Perez-Arancibia,新墨西哥州。;Tsao,T.-C。;Gibson,J.S.,硬盘驱动器自适应控制中的饱和诱导不稳定性及其避免,IEEE Trans。控制。系统。技术。,第18卷,368-382,(2010)
[36] Wang,H。;陈,B。;刘,X。;刘凯。;Lin,C.,未知输入饱和随机非线性严格反馈系统的自适应神经跟踪控制,Inform。科学。,269, 300-315, (2014) ·Zbl 1339.93104号
[37] 曹义勇。;Lin,Z.,输入饱和LPV系统的MIN-MAX MPC算法,IEE Proc。控制。理论应用。,152, 3, 266-272, (2005)
[38] 黄,H。;李,D。;Lin,Z。;Xi,Y.,存在执行器饱和时的改进鲁棒模型预测控制设计,Automatica,47,4,861-864,(2011)·Zbl 1215.93049号
[39] 施,T。;苏,H。;Chu,J.,输入饱和不确定系统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J.Frankl。研究所,350,9,2757-2768,(2013)·Zbl 1287.93029号
[40] 施,T。;苏,H。;Chu,J.,输入饱和LPV系统的采样数据MPC”,IET控制。理论应用。,8, 17, 1781-1788, (201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