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 (英语) Zbl 1395.93082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单积分器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开发了两种新型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方案,可以减少控制器更新频率和通信负载。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控制协议下,如果连接多智能体系统的底层通信图,就可以达成共识,并且节省了计算成本和通信成本。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甲14 分散的系统
93元65角 离散事件控制/观测系统
68T42型 Agent技术与人工智能
05C90年 图论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高,H。;Chen,T.,基于网络的输出跟踪控制,IEEE Trans。自动。控制,53,3,655-667,(2008)·Zbl 1367.93175号
[2] Loizou,S。;Kyriakopoulos,K.,多运动约束机器人导航,IEEE Trans。机器人。,24, 1, 221-231, (2008)
[3] 康索里尼,L。;Morbidi,F。;普拉蒂奇佐,D。;Tosques,M.,具有输入约束的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Leader-fowler编队控制,Automatica,44,5,1343-1349,(2008)·Zbl 1283.93015号
[4] 秦,J。;高,H。;Zheng,W.,一类具有离散二阶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策略,《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2,4,437-452,(2012)·Zbl 1261.93007号
[5] 秦,J。;高,H。;Zheng,W.,具有切换拓扑和通信延迟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二阶一致性,系统。对照Lett。,60, 6, 390-397, (2011) ·Zbl 1225.93020号
[6] 刘,Y。;最小,H。;王,S。;林,Z。;Liao,S.,一类网络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性,J.Frankl。研究所,351,3,1700-1716,(2014)·Zbl 1395.93059号
[7] 李,Z。;Lshiguro,H.,基于全阶观测器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共识,J.Frankl。研究所,351,2,1151-1160,(2014)·Zbl 1293.93048号
[8] 曹毅。;于伟(Yu,W.)。;Ren,W。;Chen,G.,分布式多智能体协调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IEEE Trans。Ind.通知。,9, 1, 427-438, (2013)
[9] 朱伟。;江,Z。;Feng,G.,具有一般线性模型的多智能体系统基于事件的共识,Automatica,50,2,552-558,(2014)·Zbl 1364.93489号
[10] 黄,N。;段,Z。;赵勇,通过延迟和间歇通信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共识,IET控制理论应用。,9, 1, 62-73, (2015)
[11] 李,Z。;Ren,W。;林,X。;Fu,M.,《使用分布式自适应协议的具有一般线性和Lipschitz非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共识》,IEEE Trans。自动。控制,58,7,1786-1791,(2013)·Zbl 1369.93032号
[12] 高,Y。;Wang,L。;谢国荣。;Wu,B.,基于采样数据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共识,国际控制杂志,82,12,2193-2205,(2009)·兹比尔1178.93091
[13] 曹毅。;Ren,W.,动态定向相互作用下双积分器动力学的采样数据离散时间协调算法,国际控制杂志,83,3,506-515,(2010)·Zbl 1222.93146号
[14] 唐,Z。;黄,T。;Shao,J.,通过采样数据控制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共识的领导者,IET控制理论应用。,5, 14, 1658-1665, (2011)
[15] K.Arzen,《一个简单的基于事件的PID控制器》,载于《第14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论文集》,第18卷,1999年,第423-428页。
[16] K.Astrom,B.Berhardsson,一阶随机系统的周期抽样和基于事件的抽样的比较,见:第14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记录,1999年,第301-306页。
[17] Tabuada,P.,稳定控制任务的事件触发实时调度,IEEE Trans。自动。控制,52,9,1680-1685,(2007)·兹伯利1366.90104
[18] D.Dimarogonas,E.Frazzoli,《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策略》,载于:第47届Allerton通信控制和计算Allerton年会,2009年,第906-910页。
[19] 迪马罗戈纳斯,D。;弗拉佐利,E。;Johansson,K.,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IEEE Trans。自动。控制,57,5,1291-1297,(2012)·Zbl 1369.93019号
[20] 张,Z。;Hao,F。;张,L。;Wang,L.,通过事件触发控制对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国际控制杂志,87,6,1243-1251,(2014)·Zbl 1291.93020号
[21] 唐总,林总,陈总,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载《第三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1年,第4783-4786页。
[22] 张,H。;冯·G。;Yan,H。;Chen,Q.,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事件触发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控制,IEEE Trans。Ind.Electron公司。,61, 9, 4885-4894, (2014)
[23] H.Zhang,G.Feng,H.Yan,Q.Chen,非线性时滞和量化网络系统的采样数据控制,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015)\9001002/rnc.3343〉·Zbl 1333.93166号
[24] Yan,H。;Yan,S。;张,H。;Shi,H.,带有量化的事件触发网络控制系统的L2控制设计,J.Frankl。研究所,352,1,332-345,(2015)·Zbl 1307.93259号
[25] Seyboth,G。;迪马罗戈纳斯,D。;Johansson,K.,《基于事件的多代理平均共识广播》,Automatica,49,1,245-252,(2013)·Zbl 1257.93066号
[26] 张杰。;Feng,G.,线性系统基于事件驱动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Automatica,50,7,1852-1859,(2014)·Zbl 1296.93117号
[27] Godsil,C。;Royle,G.,代数图论,(2001),纽约斯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Zbl 0968.05002号
[28] Olfati-Saber,R。;Murray,R.,具有切换拓扑和时滞的代理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IEEE Trans。自动。对照,49,9,1520-1533,(2004)·Zbl 1365.93301号
[29] X.Zhang,Q.Han,网络控制系统的基于事件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收录于:2013年美国控制会议,2013年,第3008-3013页。
[30] 张,H。;Yan,H。;杨,F。;陈强,脉冲模糊网络系统的量化控制设计,IEEE Trans。模糊系统。,19, 6, 1153-1162, (2011)
[31] 张,H。;Yan,H。;刘,T。;Chen,Q.,非线性脉冲时滞模糊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IEEE Trans。模糊系统。,19, 5, 844-856, (2011)
[32] 彭,C。;Han,Q.,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新型事件触发传输方案和L_{2}控制协同设计,IEEE Trans。自动。对照组,58,10,2620-2626,(2013)·Zbl 1369.93365号
[33] Qu,F。;关,Z。;He,D。;Chi,M.,《量化和数据包丢失网络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J.Frankl。研究所,352,3,974-986,(2015)·Zbl 1307.93256号
[34] 李,Z。;刘,X。;Fu,M。;Xie,L.,具有Lipschitz非线性动力学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局一致性,IET控制理论应用。,6, 13, 2041-2048, (2012)
[35] Greub,Werner H.,线性代数,(1981),纽约州纽约市斯普林格-弗拉格·Zbl 0472.15001号
[36] 文,G。;段,Z。;陈,G。;Yu,W.,Lipschitz型节点动力学和交换拓扑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跟踪,IEEE Trans。电路系统。,61, 2, 499-511, (2014) ·Zbl 1468.93037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