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可重复使用容器的回收信息进行闭环供应链库存管理。 (英语) Zbl 1394.90148号

摘要:本文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该供应链为单一产品提供可重复使用的容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评估嵌入式传感器在物联网环境中捕获的恢复信息的价值。集装箱的回收信息动态监控回收状态,并提供可靠的退货量估计。信息的价值是通过使用完整、部分或无恢复信息时的成本节约性能来衡量的。当全部或部分恢复信息可用时,根据可用或总回流的已知数量作出决定。当没有可用的恢复信息时,根据回流的平稳分布作出决定。建立了具有正向流和反向流不确定性的周期库存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信息利用水平,提出了短视的订购策略。通过优化分析,我们引入了一种有远见的库存控制策略。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一般结果,显示了启发式策略的性能。远见政策比短视政策表现更好。此外,有远见的政策有助于减少利用率对预期成本的凸影响。然后,我们利用选择性处置行为对模型进行了扩展。仿真研究用于描述高瞻远瞩政策的敏感性和稳健性。最后,我们扩展了使用时间均匀分布的模拟实验,以获得更广泛的适用性。

MSC公司:

90B06型 运输、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90B05型 库存、储存、水库
90B50型 管理决策,包括多个目标
91B44型 信息经济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hiska SS,Kurtul E(2014)随机制造/再制造系统的产品替代策略建模与分析。计算工业工程72(4):1-11
[2] Awin F,Zipkin P(1986)生产能力有限且需求不确定的库存模型II:折扣成本准则。数学运算研究11(2):208-215·Zbl 0628.90017号
[3] Atamer B,Bakal Is S,Bay­nd­r ZP(2013),利用可重复使用容器的最佳定价和生产决策。国际生产经济杂志143(2):222-232
[4] Bellman R(1957)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印第安纳大学数学J 6(4):679-684·Zbl 0078.34101号
[5] Bryan N,Srinivasan MM(2014)多运输阶段供应系统的实时订单跟踪。欧洲运营研究杂志236(2):548-560·Zbl 1317.90043号
[6] Cao H、Folan P、Potter D和Browne J(2011),《临终业务中知识丰富的车间控制》。生产计划控制22(2):174-193
[7] Chew EP,Huang HC,Horiana(2002)《可回收库存的绩效衡量:案例研究》。生产计划控制13(5):462-469
[8] Clottey T、Benton WC、Srivastava R(2012)《再制造操作的产品回报预测》。《决策科学》43(4):589-614
[9] de Brito MP,van der Laan EA(2009)《产品退货的库存控制:不完全信息的影响》。欧洲运营研究杂志194(1):85-101·Zbl 1179.90027号
[10] Fleischmann M,Kuik R(2003)关于具有独立随机项目收益的最优库存控制。欧洲操作研究杂志151(1):25-37·Zbl 1033.90002号
[11] Grubic T,Fan I-S(2010)《供应链本体论:回顾、分析和综合》。计算指数61(8):776-786
[12] Geerts GL,O'Leary DE(2014)《事物的供应链:高度可见供应链的EAGLET本体论》。Decis支持系统63:3-22
[13] 指南VDR Jr,Jayaraman V,Srivastava R(1999)再制造的生产规划和控制:一项最先进的调查。机器人计算集成制造15(3):221-230
[14] 指南VDR Jr(2000)《再制造的生产规划和控制:行业实践和研究需求》。操作手册18(4):467-483
[15] Ilgin MA,Gupta SM(2011),传感器嵌入式产品在环境供应链中的性能改进潜力。资源节约回收55(6):580-592
[16] Li C,Liu F,Cao H,Wang Q(2009)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再制造系统不确定生产计划模型。国际J生产研究47(13):3657-3668·Zbl 1198.90305号
[17] KennéJ,Dejax P,Gharbi A(2012)闭环供应链中不确定性下混合制造-再制造系统的生产规划。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135(1):81-93
[18] Ketzenberg M、Bloemhof J、Gaukler G(2015)《利用时间和温度历史管理易腐品》。生产运营管理24(1):54-70
[19] Ketzenberg ME、Laan EVD、Teunter RH(2006),闭环供应链中信息的价值。生产运营管理15(3):393-406
[20] Ketzenberg ME(2009)《信息在容量受限的闭环供应链中的价值》。欧洲运营研究杂志198(2):491-503·Zbl 1163.90367号
[21] Kim T,Glock CH,Kwon Y(2014)随机集装箱退货时间下变质产品的闭环供应链。欧米茄43:30-40
[22] Kim T,Glock CH(2014)《随机集装箱退货量下,RFID在闭环供应链中可重复使用集装箱管理中的应用》。运输研究E部分64:12-27
[23] Kiziltoprak T、Schumann R、Hahn A、Behrens J(2008)《智能容器的分布式过程控制》。In:物流动态。海德堡施普林格,第321-328页
[24] Kleindorfer PR、Singhal K、Wassenhove LN(2005)《可持续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14(4):482-492
[25] Kron L,Vrijens G(1995)《可回收集装箱:逆向物流示例》。国际物理杂志分销物流管理25(2):56-68
[26] Kumar VV,Chan FTS(2011)解决RFID和嵌入环境因素的闭环物流模型的优势搜索和优化算法。国际J生产研究49(16):4807-4831
[27] Lee CKM,Chan TM(2009)基于RFID的逆向物流系统开发。专家系统应用36(5):9299-9307
[28] Mason A、Shaw A、Al-Shamma'A A(2012)可回收运输物品的对等库存管理:设计科学方法。计算指标63(3):265-274
[29] Menesatti P、Canali E、Sperandio G、Burchi G、Devlin G、Costa C(2012),切花用可重复使用和一次性运输容器的成本和废物比较。包装技术科学25(4):203-215
[30] Mitra Subrata(2013),需求和回报相关的两级闭环库存系统的定期审查政策。OPSEARCH 50(4):604-615·Zbl 1353.90013号
[31] Morton Thomas E(1971)关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成本差异的渐近收敛速度的技术说明。运营商资源19(1):244-248·Zbl 0216.26904号
[32] Nakashima K,Gupta SM(2013)多虚拟库存逆向制造系统的优化。制造模型管理控制7(1):99-104
[33] Nakashima K,Arimitsu H,Nose T,Kuriyama S(2004)再制造系统的最优控制。国际J生产研究42(17):3619-3625(7)
[34] Ondemir Onder,Gupta Surendra M(2014)《利用物联网进行产品回收的质量管理:优化方法》。计算指数65(3):491-504
[35] Ondemir Onder、Ilgin Mehmet Ali、Gupta Surendra M(2012),使用RFID和传感器的闭环供应链中的最佳寿命终止管理。IEEE Trans Ind通知8(3):719-728
[36] Panagiotidou S,Nenes G,Zikopoulos C(2013),逆向供应链随机收益率下的最优采购和抽样决策。OR规范35(1):1-32·Zbl 1260.90035号
[37] Parvini M、Atashi A、Husseini SMM、Esfahanipour A(2014)考虑需求相关回报率的产品回报的两级库存模型。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72(1-4):107-118
[38] Pourakbar M、van der Laan E、Dekker R(2014)《逐步淘汰退货的寿命终止库存问题》。Gen Inf 23(9):1561-1576
[39] Ruiz-Benítez R、Ketzenberg M、van der Laan EA(2014)《管理高速行业的消费者回报》。欧米茄43:54-63
[40] Shi X,Tao D,VoßS(2011)RFID技术及其在港口集装箱物流中的应用。器官计算机电子商务杂志21(4):332-347
[41] Toktay LB、Wein LM、Zenios SA(2000),可再制造产品的库存管理。管理科学46(11):1412-1426·Zbl 1232.90296号
[42] Teng H,Hsu P,Chiu Y,Wee HM(2011)带退货和过剩库存的最优订购决策。应用数学计算217(22):9009-9018·Zbl 1231.90064号
[43] Visich JK,Li S,Khumawala BM(2007),利用RFID提高闭环供应链中的产品回收价值。管理问题杂志,第436-452页·兹比尔1160.90466
[44] Vorasayan J,Ryan SM(2006)翻新产品的最佳价格和数量。生产运营管理15(3):369-383
[45] Yang X,Moore P,Pu JS,Wong CB(2009)《实现消费品产品服务系统的实用方法》。计算工业工程56(1):224-235
[46] Zanoni S,Ferretti I,Tang O(2011)不同控制政策下混合制造和再制造系统的成本绩效和牛鞭效应。国际生产研究杂志44(18):3847-3862·Zbl 1160.90466号
[47] Zerhouni H,Gayon J-P,Frein Y(2013),逆向物流系统中需求和回报依赖性的影响。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143(1):62-71
[48] 周磊,迪士尼SM(2006),闭环供应链中的牛鞭和库存差异。OR规范28(1):127-149·Zbl 1122.90310号
[49] Zolfagharinia H,Hafezi M,Farahani RZ,Fahimnia B(2014)反向供应链的混合两库存控制模型。运输研究E部分2014:141-16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