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卡尔和牛顿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 (英文) Zbl 1392.01011号

小结:本文比较了牛顿和笛卡尔关于物理和形而上学之间复杂关系的概念。

MSC公司:

01A45号 17世纪数学史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布莱尔,A。;Daston,L.(编辑);Park,K.(编辑),《自然哲学》(2006),剑桥
[2] 科恩,I.B。;Morgenbesser,S.(编辑);等。,艾萨克·牛顿的原则、圣经和神圣的天意,(1969年),纽约
[3] 科恩,I.B。;Belgiioso,G.(编辑);等。,牛顿和笛卡尔(1990),罗马
[4] 斯梅特,R。;Verelst,K.,《牛顿学派:柏拉图式和斯多葛式的遗产》,《科学史》,39,1-30,(2001)
[5] 笛卡尔(1953)。通信avec Arnauld et Morus《拉丁语与贸易文本》(G.Lewis,Ed.,Trans.),巴黎:Vrin。
[6] 笛卡尔(1964年-1974年)。笛卡尔运动(C.Adam&P.Tannery编辑,译)。新版。巴黎:弗林。
[7] DiSalle R.(2006)《理解时空》。剑桥大学出版社·doi:10.1017/CBO9780511487361
[8] 弗里德曼,M。;Bricker,P.(编辑);Hughes,R.I.G.(编辑),《康德和牛顿:为什么重力对物质至关重要》(1990年),马萨诸塞州剑桥
[9] 加贝,A。;Gaukroger,S.(编辑),《十七世纪的力和惯性:笛卡尔和牛顿》(1980),苏塞克斯·Zbl 0448.01005号
[10] Garber D.(1992)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物理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1] Grant E.(2007)自然哲学史。剑桥大学出版社
[12] 哈里森J.(1978)艾萨克·牛顿图书馆。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385.01016号
[13] Heilbron J.(1982)《早期现代物理学要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社
[14] Janiak A.(2008)牛顿作为哲学家。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1140.03030号 ·doi:10.1017/CBO9780511481512
[15] Janiak,A.,《笛卡尔和牛顿的物质与行动》,《一元论》,93,655-675,(2010)·doi:10.5840/monist201093437
[16] Janiak,A.(即将出版)自然哲学。在D.考夫曼(编辑)中,劳特利奇与17世纪哲学的伙伴伦敦:劳特利奇。
[17] KoyréA.(1968)牛顿研究。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8] Mandelbrote,S.,《17世纪英国自然神学的应用》,《语境中的科学》,第20期,第451-480页,(2007年)·doi:10.1017/S026988970700138X
[19] More H.(1655)反无神论的解毒剂。J.Flesher,伦敦
[20] More H.(1659)灵魂的不朽,从对自然的认识和理性之光可以证明。J.Flesher,伦敦
[21] 莫尔H.(1662)几部哲学著作的合集。J.Flesher,伦敦
[22] 牛顿,I.(日期不详)《地心引力与流体力学》。剑桥大学图书馆,MSS Add。4003
[23] 牛顿,I.(1959-1977)。艾萨克·牛顿的信件H.W.Turnbull等人,(编辑),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24] 牛顿,I.(1962)。艾萨克·牛顿未发表的科学论文A.R.Hall和M.Boas Hall(编辑),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25] 牛顿,I.(1972)。自然哲学数学原理A.KoyréI.Bernard Cohen和A.Whitman(编辑),第三版,有变体阅读。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
[26] 牛顿,I.(1999)。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I.Bernard Cohen,A.Whitman翻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Zbl 0961.01034号
[27] Newton,I.(2004)。哲学著作A.Janiak(编辑),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28] Schmaltz T.(2008)笛卡尔论因果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
[29] Shapiro,L.编辑,翻译。(2007).波西米亚伊丽莎白公主与勒内·笛卡尔的通信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30] 斯诺贝伦,S.,《众神之神和领主之主:艾萨克·牛顿对君主的总学院的神学》,《欧西里斯》(第二辑),第16期,169-208页,(2001年)·doi:10.1086/649344
[31] 斯坦因,H。;科恩,I.B.(编辑);Smith,G.(编辑),《牛顿形而上学》,(2002年),剑桥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