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确定正系统的改进控制器设计及其对不确定正切换系统的扩展。 (英语) Zbl 1391.93106号

摘要:本文研究不确定正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首先,我们将反馈增益矩阵(K_{m\timesn})分解为非负分量和非正分量。对于非负分量,每个分量只包含一个正元素,其他元素为零。类似地,每个非正分量只包含一个负元素,其他元素为零。然后,通过将分解后的反馈增益矩阵纳入闭环系统,并进一步应用于不确定正切换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不确定正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与文献中的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控制器保守性较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设计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亿B51 设计技术(稳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93立方厘米 信息不完整的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例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90C05(二氧化碳) 线性规划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1Luenberger,D.,《动态系统导论:理论、模型和应用》,Springer‐Verlag,柏林(1979)·Zbl 0458.93001号
[2] 2Farina,L.和S.Rinaldi,《正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Wiley,纽约(2000)·Zbl 0988.93002号
[3] 3Kaczorek,T.,《正1D和2D系统》,Springer‐Verlag,伦敦(2002)·Zbl 1005.68175号
[4] 4Xie,G.和L.Wang,“具有时滞的正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可达性和可控性”,《正系统》,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第377-384页(2003)·Zbl 1067.93006号
[5] 5Fornasini,E.和M.E.Valcher,“2‐D正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达性:图论方法”,IEEE Trans。电路系统。I‐监管。爸爸。,第52卷,第3期,第576-585页(2005年)·Zbl 1374.93049号
[6] 6Kaczorek,T.和M.Buslowicz,“具有时滞的正多变量线性系统的最小实现”,国际应用数学杂志。计算。科学。,第14卷,第2期,第181-188页(2004年)·Zbl 1076.93010号
[7] 7Bru,R.,S.Romero和E.Sánchez,“正离散时间线性控制系统的规范形式”,《线性代数》。申请。,第310卷,第1期,第49-71页(2000年)·Zbl 0968.93016号
[8] 8Ait Rami,M.和F.Tadeo,“带有界控制的正线性系统的控制器综合”,IEEE Trans。电路系统。第二期《快报》,第54卷,第2期,第151-155页(2007年)。
[9] 9Li,P.和J.Lam,“具有时滞的正区间连续时间系统的正状态边界观测器”,《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第22卷,第11期,第1244-1257页(2012年)·Zbl 1274.93039号
[10] 10Liu,X.,W.Yu和L.Wang,“有界时变时滞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EEE Trans。电路系统。II Express Briefs,第56卷,第7期,第600-604页(2009年)。
[11] 11Ait Rami,M.、F.Tadeo和A.Benzaouia,“约束正离散系统的控制”,《美国控制会议程序》,美国纽约,第5851-5856页(2007年)。
[12] 12Ait Rami,M.,“LTI正系统静态输出反馈稳定的可解性”,系统。控制信函。,第60卷,第9期,第704-708页(2011年)·Zbl 1226.93116号
[13] 13Chen,X.,J.Lam,P.Li,Z.Shu,“正系统的诱导范数和控制器合成”,自动化,第49卷,第5期,第1377-1385页(2013)·Zbl 1319.93024号
[14] 14Wang,C.和T.Huang,“正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第23卷,第14期,第1537-1544页(2013年)·Zbl 1286.93080号
[15] 15Shen,J.和J.Lam,“关于多输入多输出正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镇定”,《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第25卷,第16期,第3154-3162页(2015年)·Zbl 1327.93318号
[16] 16Zhang,J.,X.Zhao和R.Zhang,“使用控制器增益分解的正系统控制器设计的改进方法”,J.Frank。仪表-工程。申请。数学。,第354卷,第1356-1373页(2017年)·兹比尔1355.93167
[17] 17Arneson,H.和C.Langbort,“约束线性正系统网络中路由控制的线性规划方法”,《自动化》,第48卷,第5期,第800-807页(2012年)·Zbl 1246.93058号
[18] 18Reza Feyzmahdavian,H.,T.Charalambous和M.Johansson,“具有有界和无界时滞的齐次正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衰减率”,SIAM J.控制优化。,第52卷,第4期,第2623-2650页(2014年)·Zbl 1320.34101号
[19] 19Liu,X.,“Roesser模型描述的具有无界时滞的2‐D正系统的稳定性准则”,《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2期,第544-553页(2015年)·Zbl 1332.93310号
[20] 20Wu,L.,J.Lam,Z.Shu,B.Du,“关于正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镇定性”,《亚洲控制杂志》,第11卷,第2期,第226-234页(2009年)。
[21] 21Ait Rami,M.和D.Napp,“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的离散时间正周期系统”,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61卷,第1期,第234-239页(2016年)·兹比尔1359.93268
[22] 22Shen,J.和J.Lam,“具有最佳图像增益的正线性系统静态输出反馈稳定”,《自动化》,第63卷,第248-253页(2016年)·Zbl 1329.93113号
[23] 23Lin,H.和P.J.Antsaklis,“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镇定性:最新结果综述”,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54卷,第2期,第308-322页(2009年)·Zbl 1367.93440号
[24] 24Liu,X.和X.Zhao,“离散时间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切换齐次Lyapunov函数方法”,《国际控制杂志》,第89卷,第2期,第297-305页(2016年)·Zbl 1332.93311号
[25] 25Wang,Y.,X.Sun,W.Wang和J.Zhao,“同步或异步切换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亚洲控制杂志》,第17卷,第4期,第1187-1195页(2015)·Zbl 1338.93336号
[26] 26Ma,X.,Q.Wang,L.Zhou等人,“执行器饱和奇异摄动切换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分析”,《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2016)。https://doi.org/10.1002/rnc.3514。 ·Zbl 1350.93054号
[27] 27Ma,R.和J.Zhao,“任意切换下下三角形式切换非线性系统全局稳定的反推设计”,Automatica,第46卷,第11期,第1819-1823页(2010年)·Zbl 1218.93075号
[28] 28Fu,J.,R.Ma和T.Chai,“一类具有正奇数有理数幂的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有限时间镇定”,《自动机》,第54卷,第360-373页(2015)·Zbl 1318.93081号
[29] 29Veselý,V.和A.Ilka,“线性连续时间系统切换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法”,亚洲控制杂志,第18卷,第4期,第1365-1375页(2016)·Zbl 1346.93203号
[30] 30Mason,O.和R.Shorten,“关于线性共正Lyapunov函数和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52卷,第7期,第1346-1349页(2007年)·兹比尔1366.34077
[31] 31Gurvits,L.,R.Shorten和O.Mason,“关于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 Trans。自动。《控制》,第52卷,第6期,第1099-1103页(2007年)·Zbl 1366.93436号
[32] 32Knorn,F.、O.Mason和R.Shorten,“关于线性正系统集的线性共正Lyapunov函数”,《自动化》,第45卷,第8期,第1943-1947页(2009年)·Zbl 1185.93122号
[33] 33Zhao,X.,L.Zhang,P.Shi,M.Liu,“具有平均驻留时间切换的切换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自动化》,第48卷,第6期,第1132-1137页(2012年)·Zbl 1244.93129号
[34] 34Zhao,X.,L.Zhang,P.Shi,“一类切换正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国际鲁棒非线性控制》,第23卷,第5期,第578-589页(2013年)·Zbl 1284.93208号
[35] 35Zhang,J.和Z.Han,“具有不确定性的切换正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国际控制自动化杂志》。系统。,第11卷,第1期,第41-47页(2013年)。
[36] 36Zhang,J.,Z.Han,H.Wu和J.Huang,“具有不确定性和平均停留时间切换的离散时间正切换系统的鲁棒镇定”,Circ。系统。信号处理。,第33卷,第1期,第71-95页(2014年)。
[37] 37Xian,M.和Z.Xiang,“具有时变时滞的正切换系统的稳定性、L_1}增益和控制综合”,《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第9卷,第9-17页(2013年)·Zbl 1287.93078号
[38] 38Zhang,J.,Z.Han和F.Zhu,“带马尔可夫跳跃参数的正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和稳定性”,《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第12卷,第147-155页(2014年)·Zbl 1291.93323号
[39] 39Qi,W.和X.Gao,“具有部分已知转移率的奇异正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应用。数学。莱特。,第46卷,第111-116页(2015年)·兹比尔1319.9307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