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觉主义的证据假设逻辑。 (英语) Zbl 1337.03032号

de Paiva,Valeria(ed.)等人,《直觉模态逻辑与应用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IMLA 2013),联合2013年UNILOG,巴西里约热内卢,2013年4月7日。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300,89-103(2014)。
摘要:我们研究证明逻辑(LP)直觉主义片段的术语赋值。LP是模态逻辑S4的改进,其中断言\(\square a\)被\([\![s]\!]a\)替换,其预期读数为“\(s\)是\(a\)的证明”。我们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假设判断的自然演绎表示,然后介绍了它的项赋值,它产生了一个汇合的强正规化类型lambda演算(lambda{mathsf{IHLP}})。这项工作是正在进行的一项工作的一部分,旨在根据假设推理重新构造LP,以探索其在编程语言中的应用。
有关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310.03002号].

MSC公司:

03B45号 模态逻辑(包括规范逻辑)
03B40型 组合逻辑与lambda演算
03B70号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
68纳米30 软件工程的数学方面(规范、验证、度量、需求等)

软件:

微型ML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M.阿巴迪。;Fournet,C.,基于执行历史的访问控制,(第十届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03)),107-121
[2] Artömov,S.,操作模态逻辑(1995),康奈尔大学,技术报告技术报告MSI 95-29
[3] 阿尔特莫夫,S。;Yavorskaya,T.,证明的一阶逻辑,计算机科学项目(2011),技术报告,技术报告TR-2011005,纽约市立大学博士
[4] 阿特莫夫,S.N.,《显式可证明性和构造语义》,《符号逻辑公报》,第7期,第1-36页(2001年)·Zbl 0980.03059号
[5] Artemov,S.N。;Beklemishev,L.D.,可证明逻辑(哲学逻辑手册,第13卷(2005)),189-360
[6] Artömov,S.N。;Bonelli,E.,《内涵lambda演算》(Artömov,S.N.;Nerode,A.,LFCS,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514卷(2007)),12-25·Zbl 1132.03318号
[7] Artömov,S.N。;Iemhoff,R.,《证明的基本直觉主义逻辑》,J.Symb。日志。,72, 439-451 (2007) ·Zbl 1117.03066号
[8] Artemov,S.N。;Yavorskaya(Sidon),T.,《关于证明的一阶逻辑》,莫斯科数学杂志,1475-490(2001)·Zbl 1011.03045号
[9] Banerjee,A。;Naumann,D.A.,《基于历史的访问控制和安全信息流》(History-based access control and secure information flow),(安全、安全和互操作智能设备的构建和分析,国际研讨会(CASSIS 2004),修订论文集。安全、安全和互操作智能设备的构建与分析,国际研讨会(CASSIS 2004),修订论文选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3362卷(2005)),27-48
[10] Bavera,F。;Bonelli,E.,《合理化逻辑和基于历史的计算》,(Cavalcanti,A.;Déharbe,D.;Gaudel,M.-C.;Woodcock,J.,ICTAC,计算机科学讲稿,第6255卷(2010)),337-351·Zbl 1286.03045号
[11] 贝林,G。;Ritter,E。;de Paiva,V.,基本构造模态逻辑的扩展curry-howard对应,(模态方法程序(2001))
[12] Bonelli,E。;Feller,F.,证明逻辑作为验证移动计算的基础,Ann.Pure Appl。逻辑,163935-950(2012)·Zbl 1271.03046号
[13] Borghuis,T.J.,《接受模态逻辑:关于类型演算中模态的解释》(1994),埃因霍温技术大学博士论文·Zbl 0811.03010号
[14] Dashkov,E.,直觉主义证明逻辑的算术完备性,J.Log。计算。,21, 665-682 (2011) ·兹比尔1252.03139
[15] 戴维斯,R。;Pfenning,F.,阶段计算的模态分析,(Boehm,H.-J.;G.L.S.,POPL(1996)),258-270
[16] 戴维斯,R。;Pfenning,F.,阶段计算的模态分析,J.ACM,48,555-604(2001)·Zbl 1323.68107号
[17] 北加尼。;德佩瓦,V。;Ritter,E.,《推定必要性的明确替代》(Larsen,K.G.;Skyum,S.;Winskel,G.,ICALP,计算机科学讲稿,第1443卷(1998)),743-754·Zbl 0949.03014号
[19] Nanevski,A。;普芬宁,F。;Pientka,B.,上下文模态类型理论,ACM Trans。计算。日志。,9 (2008) ·Zbl 1367.03060号
[20] Oostrom,V.V.,Confluence for abstract and high-order rewriting(1994),弗吉尼亚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论文
[21] 普芬宁,F。;Davies,R.,《模态逻辑的判断重建》,《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结构》,第11期,第511-540页(2001年)·Zbl 0997.03020号
[22] Schellix,H.,《基本证明理论》,a.s.troelstra和H.schwichtenberg,《逻辑、语言和信息杂志》,7,221-223(1998)
[23] Sidon,T.,证明谓词逻辑的非公理化,莫斯科大学数学公报,53,18-22(1998)·Zbl 1025.03063号
[24] 辛普森,A.,《直觉模态逻辑的证明理论和语义》(1994),爱丁堡大学博士论文
[25] 斯特恩,G。;Bonelli,E.,证据的直觉假设逻辑(2013),UBA,UNQ,技术报告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