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对偶斜码与斜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英语) Zbl 1332.94103号

摘要:循环码的构造可以用非交换多项式推广到所谓的“模(θ)码”。自对偶“模(θ)-码”的生成多项式(g)与其“斜倒易多项式”的乘积是已知的形式为(X^n-a)的非对易多项式,将所有此类码的计算问题简化为多项式系统的解,其中未知量为(g)的系数。我们证明了对于(n=2^s),(a)必须是(pm1),并且over(mathbb F_4)的自对偶循环码的生成元(g)的因式分解具有一些刚性性质,这解释了长度为(n=2 ^s)的少量自对偶(θ)循环码。在二阶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易多项式的最小公倍数的自对偶码的构造,它允许将计算减少到比原始多项式更小的多项式系统。我们使用这种方法构造了一个([78,39,19]_4)自对偶码和一个([22,26,17]_9)自对对偶码,改进了这些长度的已知最短距离。

MSC公司:

94B15号机组 循环代码
11T71型 代数编码理论;密码学(数论方面)

软件:

岩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哈尔

参考文献:

[1] 博斯马,W。;坎农,J。;Playout,C.,《岩浆代数系统》。用户语言、计算代数和数论。《计算代数与数论》,伦敦,1993年。计算代数和数论。计算代数与数论,伦敦,1993年,J.Symb。计算。,24, 3-4, 235-265 (1997) ·Zbl 0898.68039号
[2] Boucher,D。;Ulmer,F.,《作为斜多项式环上的模块的代码》(Cryptography and Coding.Cryptology and Coding,Lect.Notes Compute.Sci.,vol.5921(2009),Springer:Springer Berlin),38-55·Zbl 1234.94083号
[3] Boucher,D。;Ulmer,F.,《斜多项式环的编码》,J.Symb。计算。,44, 12, 1644-1656 (2009) ·Zbl 1174.94025号
[4] Boucher,D。;Ulmer,F.,《关于模块斜码的对偶码的注释》,(《密码学和编码》,《加密与编码》,Lect.Notes Compute.Sci.,第7089卷(2011年),Springer:Springer Heidelberg),230-243·Zbl 1291.94204号
[5] 加比杜林,È。M.,最大秩距离码理论,Probl。佩雷达。Inf.,21,1,3-16(1985)·Zbl 0585.94013号
[6] 冯·祖尔·盖森,J。;吉斯布雷希特,M。;齐格勒,K.,《合成碰撞与射影多项式》(ISSAC 2010-2010年符号与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2010年)进展,ACM:ACM纽约),123-130·Zbl 1321.68546号
[7] Giesbrecht,M.,有限域上斜多项式环的因子分解,J.Symb。计算。,26, 4, 463-486 (1998) ·Zbl 0941.68160号
[8] 格拉斯,M。;Gulliver,T.A.,《关于小域上的循环自对偶码》,Des。密码。,52, 1, 57-81 (2009) ·Zbl 1237.94123号
[9] 格列佛,T.A。;原田,M。;Miyabayashi,H.,(F_5)和(F_7)上的双循环和拟扭曲自对偶码,高级数学。社区。,1, 2, 223-238 (2007) ·兹比尔1207.94071
[10] 雅各布森,N.,《环理论》,数学。调查。,第一卷(1943),美国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纽约·兹比尔0060.07302
[11] 贾毅。;Ling,S。;Xing,C.,关于有限域上的自对偶循环码,IEEE Trans。《信息论》,57,4,2243-2251(2011)·Zbl 1366.94639号
[12] 里德尔,R。;Niederreiter,H.,有限域,Encycl。数学。申请。,第20卷(1983),Addison-Wesley出版公司高级图书计划:Addison-Whesley出版公司高级书籍计划阅读,马萨诸塞州,附P.M.Cohn的前言·Zbl 0554.12010号
[13] Mouaha,C.,自对偶码的序列图像,应用。代数工程通讯。计算。,3, 4, 311-319 (1992) ·Zbl 0768.94015号
[14] Ore,O.,关于一类特殊多项式,Trans。美国数学。《社会学杂志》,35,3,559-584(1933)
[15] Ore,O.,《非交换多项式理论》,《数学年鉴》。,34, 3, 480-508 (1933) ·Zbl 0007.151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