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束动力系统的控制。 (英语) Zbl 1293.93299号

欧洲药典控制 7,第2-3号,87-99(2001); 勘误表同上,第11号,第3,i(2005)。
概要:模型预测控制是唯一对工业控制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控制技术;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几乎独特的处理硬约束的能力。利用许多研究人员的最新结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有关稳定性和鲁棒性的主要结果。研究约束控制中的多面体方法与模型预测控制有关,特别是在构建吸引域和跟踪吸引域方面,也与实现约束控制的多种替代方法有关。

MSC公司:

93B40码 系统理论中的计算方法(MSC2010)
90B30型 生产模型
93B35型 灵敏度(稳健性)
93D99型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llgöwer,F。;Badgwell,T.A。;秦建生。;罗林斯,J.B。;Wright,S.J.,非线性预测控制和移动时域估计——介绍性概述,(Frank,P.M.,《控制的进展:ECC’99的亮点》(1999),Springer:Springer London),391-449
[2] Bemporad,A。;博雷利,F。;Morari,M.,基于限制LP的滚动时域控制的显式解,(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9届EEE决策与控制大会论文集,悉尼(2000)),632
[3] Bemporad,A。;莫拉里,M。;杜瓦,V。;Pistikopoulos,E.,约束系统的显式线性二次调节器(1999),自动控制实验室,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技术报告AUT99-16
[4] Bertsekas,D.P。;Rhodes,I.B.,《关于目标集和目标管的极小极大可达性》,Automatica,7233-247(1971)·Zbl 0215.21801号
[5] 比特米德,R.R。;Gevers,M。;Wertz,V.,《自适应最优控制-思维人的GPC》(1990),普伦蒂斯·霍尔国际出版社·Zbl 0751.93052号
[6] Bitsoris,G.,关于离散时间系统多面体集的正不变性,《系统与控制快报》,11,243-248(1988)·Zbl 0661.93045号
[7] Bitsoris,G.,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正不变多面体集,国际控制杂志,47,6,1713-1726(1988)·Zbl 0646.93041号
[8] Blanchini,F.,存在扰动时具有控制和状态边界的离散线性系统的控制综合,(IEEE第30届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1990)),3464-3467·Zbl 0672.93025号
[9] 布兰奇尼,F。;Miani,S.,线性约束系统的任何吸引域都是跟踪吸引域,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38,3,971-994(2000)·Zbl 0944.93012号
[10] 布兰奇尼,F。;Mian,S.,线性约束系统的任何吸引域都是一个跟踪吸引域,(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9届EEE决策与控制大会论文集,悉尼(2000))·Zbl 0944.93012号
[11] 陈,H。;Allgöwer,F.,约束非线性系统的准无限预测控制方案,Automatica,14,10,1205-1217(1998)·兹伯利0947.93013
[12] Chmielewski博士。;Manousiouthakis,V.,关于约束无限时间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系统与控制快报》,29121-129(1996)·Zbl 0867.49025号
[13] De Doná,J.A。;Goodwin,G.G.,《模型预测和反清盘策略实现相同控制政策的州空间区域说明》(1999年),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学院,技术报告EE9944
[14] De Nicolao,G。;Magni,L。;Scattolini,R.,《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Frank Allgöwer;Alex Zheng,《非线性预测控制》(2000),Birkhäauser Verlag:Birkháauser-Verlag Basle),3-22·Zbl 0958.93512号
[15] 吉尔伯特,E.C。;科尔马诺夫斯基,I。;Tan,K.T.,离散时间参考调速器和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的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鲁棒和非线性控制杂志,54887-504(1995)·Zbl 0830.93029号
[16] 吉尔伯特,E.G。;Tan,K.T.,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的线性系统:最大输出容许集的理论和应用,IEEE自动控制汇刊,AC-361008-1020(1991)·Zbl 0754.93030号
[17] 阿里·贾巴比(Ali Jadbabaie);解玉;John Hauser,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滚动时域控制:控制Lyapunov函数方法(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1999))·Zbl 1009.93028号
[18] Keerthi,S.S。;Gilbert,E.G.,状态控制约束系统的最小时间反馈控制律计算,IEEE自动控制汇刊,AC-32,432-435(1987)·Zbl 0611.93023号
[19] Keerthi,S.S。;Gilbert,E.G.,一般约束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无限时域反馈律:稳定性和移动时域近似,优化理论与应用杂志,57265-293(1988)·Zbl 0622.93044号
[20] Kerrigan EC鲁棒约束满足:不变集和预测控制。剑桥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Kerrigan EC鲁棒约束满足:不变集和预测控制。剑桥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21] 科尔马诺夫斯基,I。;Gilbert,E.C.,具有干扰输入的离散时间系统的最大输出容许集,(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美国控制会议文献集,西雅图(1995年6月))
[22] 科尔马诺夫斯基,I。;Gilbert,E.C.,《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以及干扰输入的系统的多模调节器》(Morse,A.S.,《使用基于逻辑的切换的控制:控制和信息科学的课堂讲稿》(1996),Springer-Verlag),118-127
[23] 科尔马诺夫斯基,I。;Gilbert,E.C.,离散线性系统扰动不变集的理论与计算,工程数学问题,4317-367(1998)·Zbl 0923.93005号
[24] Kothare,M.V.公司。;巴拉克里希南五世。;Morari,M.,使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约束模型预测控制,Automatica,32,10,1361-1379(1996)·Zbl 0897.93023号
[25] Langson,W。;Mayne,D.Q.,《使用管子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2000年9月),帝国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技术报告PCS 2000/9/1
[26] Magni,L。;Sepulchre,R.,通过逆优化实现非线性滚动时域控制的稳定裕度,《系统与控制快报》,32,241-245(1997)·Zbl 0902.93061号
[27] D.Q.梅恩。;德多纳,J。;Goodwin,G.C.,模型预测控制的改进稳定条件,(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9届EEE决策与控制大会论文集,澳大利亚悉尼(2000年12月))
[28] 梅恩,D.Q。;罗林斯,J.B。;Rao,C.V。;Scokaert,P.O.M.,《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稳定性和优化》,Automatica,36789-814(2000),(调查论文)·Zbl 0949.93003号
[29] D.Q.梅恩。;Schroeder,W.R.,约束线性系统的鲁棒时间最优控制,Automatica,33,12,2103-2118(1997)·Zbl 0910.93052号
[30] Michalska,H。;Mayne,D.Q.,约束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滚动时域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381623-1632(1993)·Zbl 0790.93038号
[31] Miller Robert,H。;伊利亚·科尔马诺夫斯基;吉尔伯特·埃尔默,C。;Wahabaugh Peter,D.,《约束线性系统:案例研究》,IEEE控制系统杂志,2000年2月23-32日
[32] Morari M.混合系统、分析和控制的数学规划方法。年:巴黎矿业大学非线性控制25年,网址:http://cas.ensmp.fr/25ans; Morari M.混合系统、分析和控制的数学规划方法。年:巴黎矿业大学非线性控制25年,网址:http://cas.ensmp.fr/25ans
[33] Poubelle,医学硕士。;比特米德,R.R。;Gevers,M.,《伪代数Riccati技术与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AC-31379-381(1988)·Zbl 0635.93056号
[34] 秦圣杰。;Badgwell,T.A.,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应用概述,(Frank Allgöwer;Alex Zheng,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2000),Birkhaäuser Verlag:Birkhaäuser Verlag-Basle),369-392
[35] 罗林斯,J.B。;Muske,K.R.,约束滚动时域控制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38,10,1512-1516(AC-1993)·Zbl 0790.93019号
[36] Richalet,J。;Rault,A。;Testud,J.L。;Papon,J.,《工业过程的算法控制》,(第四届IFAC识别和系统参数估计研讨会论文集(1976年)),1119-1167
[37] Rossiter,J.A。;Kouvaritakis,B。;Rice,M.J.,稳定预测控制策略的数值稳健状态空间方法,Automatica,34,1,65-73(1998)·Zbl 0913.93022号
[38] Scokaert,P.O.M。;Mayne,D.Q.,约束线性系统的Min-max反馈模型预测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3,8,1136-1142(1998)·兹比尔0957.93034
[39] Scokaert,P.O.M。;D.Q.梅恩。;罗林斯,J.B.,次优模型预测控制(可行性意味着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44,3,648-654(1999)·Zbl 1056.93619号
[40] Scokaert,P.O.M。;罗林斯,J.B.,《带约束的无限视界线性二次控制》,(第13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三年期世界大会会议记录,第13届IFAC三年期国际大会会议记录》,第M.卷,旧金山(1996年6月),109-114
[41] 塞伦·玛丽亚(Seron Mariá),医学博士。;De DonáJosé,A。;Goodwin Graham,C.,带输入约束的全球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第39届EEE决策与控制大会论文集,澳大利亚悉尼(2000年12月))·Zbl 1293.93328号
[42] 塞伦·玛丽亚(Seron Mariá),医学博士。;古德温·格雷厄姆,C。;De DonáJosé,A.,约束线性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几何(2000),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学院,技术报告EE0031·Zbl 1293.93328号
[43] Shamma Jeff,S。;熊大鹏,线性非二次最优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2875-879(1997)·Zbl 0873.49020号
[44] Veres,S.M.,多面体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控制,优化理论与应用杂志(2001),(已接受)·Zbl 1037.65030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