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婪、杠杆和潜在损失:前景理论视角。 (英语) 兹比尔1282.91303

摘要:本文在(累积)前景理论下的连续时间行为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的背景下,量化了贪婪的概念,并探讨了贪婪与杠杆和潜在损失的关系。我们认为,参考点可以作为定义贪婪的关键参数。当定价核为对数正态且S型效用函数为两件式CRRA时,对最优交易行为的渐近分析表明,如果贪婪失控,杠杆水平和潜在损失的大小都将无限增长。然而,最终获得收益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即使贪婪接近无穷大,也会减少到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足够贪婪的行为主体,尽管有灾难性损失的风险,仍然愿意在潜在收益上赌博,因为它们的发生概率是正的,而相应的回报是巨大的。因此,从监管角度来看,控制人类贪婪的有效方法是对杠杆和/或潜在损失施加先验限制。

MSC公司:

91G10型 投资组合理论
91G80型 其他理论的金融应用
91B06型 决策理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bdellaoui,M.(2000):效用和概率加权函数的无参数启发,管理。科学。46(11), 1497-1512. ·Zbl 1232.91114号
[2] Berkelaar,A.B.、R.Kouwenberg和T.Post(2004):损失厌恶下的最优投资组合选择,经济评论。Stat.86,973-987。
[3] Jin,H.和X.Y.Zhou(2008):连续时间中的行为投资组合选择,数学。财务学18,385-426。勘误表,数学。《财务》第20期(2010年),第521-525页·兹比尔1141.91454
[4] Kahneman,D.和A.Tversky(1979):前景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计量经济学》47,263-291·Zbl 0411.90012号
[5] Lehmann,E.(1986):《检验统计假设》,第二版,纽约:Wiley·Zbl 0608.62020
[6] Lopes,L.L.(1987):《希望与恐惧之间:风险心理学》,高级实验社会心理学。20, 255-295.
[7] Samuelson,P.(1979):《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让财富的平均值变大,尽管行动的年数很长》,《银行金融杂志》第3期,第305-307页。
[8] Shefrin,H.(2002):超越贪婪和恐惧。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
[9] Shefrin,H.(2008):《资产定价的行为方法》,第二版,圣地亚哥:学术出版社。
[10] Smith,A.(19091914):《国富论》,第十卷,哈佛经典。纽约:P.F.Collier&Son。
[11] Tversky,A.和D.Kahneman(1992):前景理论的进展:不确定性的累积表示,J.风险不确定性5,297-323·Zbl 0775.90106号
[12] Zhang,S.、H.Jin和X.Y.Zhou(2011):《损失控制下的行为投资组合选择》,《数学学报》。Sinica中27,255-274·Zbl 1209.91155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