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脉冲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 (英语) Zbl 1278.93231号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非线性切换脉冲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引入了FTS的新概念,利用切换李亚普诺夫函数给出了切换脉冲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的充分条件。脉冲系统和切换系统的FTS的一些结果可以作为特例分别从本文中得到。文中给出了两个数值例子来说明所提结果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天99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93立方 由微分方程以外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例如混合系统和开关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mato F,自动化45第1354页–(2009年)·Zbl 1162.9337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12.016
[2] Amato F,《国际鲁棒和非线性控制杂志》第21期第1080页–(2011)·Zbl 1225.93087号 ·doi:10.1002/rnc.1620文件
[3] Amato F,IEEE Auromatic Control交易55 pp 1003–(2010)·Zbl 1368.93457号 ·doi:10.1010/TAC.2010.2041680
[4] Amato F,IEEE自动控制汇刊55,第430页–(2010年)·Zbl 1368.93524号 ·doi:10.1109/TAC.2009.2036312
[5] Ambrosino R,IEEE自动控制汇刊54第861页–(2009年)·Zbl 1367.93425号 ·doi:10.1109/TAC.2008.2010965
[6] Dorato P,《IRE国际公约记录汇编》第4页,第83页–(1961年)
[7] Du,HB,Lin,XZ和Li,SH.2009。切换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和稳定性。第48届IEEE决策与控制联合会议和第28届中国控制会议。2009年,第1938–1943页。中国上海,2009年12月16日至18日
[8] 高R,《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第73页,1940–(2010)·Zbl 1201.49041号 ·doi:10.1016/j.na.2010.05.013
[9] Garcia G,IEEE自动控制汇刊54第364页–(2009年)·Zbl 1367.93060号 ·doi:10.1109/TAC.2008.2008325
[10] Guan ZH,《IEEE自动控制汇刊》50第1058页–(2005)·Zbl 1365.93347号 ·doi:10.1109/TAC.2005.851462
[11] He SP,《动态系统、测量和控制杂志》132 pp 0345041–(2010)
[12] 季志杰,《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杂志》,18 pp 648–(2008)·Zbl 1284.93036号 ·doi:10.1002/rnc.1253
[13] Kamenkov G,《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17 pp 529–(1953)
[14] 列别捷夫A,《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第18页,第75页–(1954年)
[15] 列别捷夫A,《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第18页,第139页–(1954年)
[16] Li C,IET控制理论与应用3,第1487页–(2009)·doi:10.1049/iet-cta.2008.0222
[17] Liu L,《国际控制杂志》81 pp 905–(2008)·Zbl 1149.93338号 ·doi:10.1080/0207170701519060
[18] Liu YB,数学与计算机建模49 pp 249–(2009)·兹比尔1165.34411 ·doi:10.1016/j.mcm.2008.01.004
[19] Luan XL,《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2,第1197页–(2011)·Zbl 1230.93098号 ·doi:10.1080/00207720903428898
[20] Sun JT,《国际系统科学杂志》,36 pp 809–(2005)·Zbl 1126.93421号 ·doi:10.1080/00207720500282268
[21] Weiss L,IEEE自动控制汇刊12第54页–(1967)·doi:10.1109/TAC.1967.1098483
[22] 吴LG,《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0页1241–(2009)·Zbl 1287.93107号 ·doi:10.1080/00207720902989312
[23] Wu LG,《自适应控制和信号处理国际杂志》,22 pp 909–(2008)·Zbl 1241.93016号 ·doi:10.1002/acs.1030
[24] 吴LG,《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0,第717页–(2009)·Zbl 1291.93138号 ·doi:10.1080/00207720902953151
[25] Wu LG,Automatica 45第186页–(2009年)·Zbl 1154.93326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06.024
[26] Xu HL,IEEE自动控制汇刊55 pp 2429–(2010)·Zbl 1368.93614号 ·doi:10.1109/TAC.2010.2060173
[27] Xu HL,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8 pp 1419–(2008)·doi:10.1109/TSMCB.2008.925747
[28] Xu J,IET控制理论与应用4 pp 2239–(2010)·doi:10.1049/iet-cta.2010.0242
[29] 杨T,脉冲控制理论(2001)
[30] Yang CD,《数学与计算机建模》50页1188–(2009)·Zbl 1185.34109号 ·doi:10.1016/j.mcm.2009.05.035
[31] Yu JJ,《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41期第1163页-(2010)·Zbl 1202.93081号 ·doi:10.1080/00207720903144487
[32] Zhao SW,《国际鲁棒和非线性控制杂志》,第20期,第1313页–(2010)
[33] 赵世伟,《国际控制杂志》81页1824–(2008)·兹比尔1148.93345 ·doi:10.1080/00207170801898893
[34] Zhao SW,《国际系统科学杂志》41 pp 1221–(2010)·Zbl 1202.93134号 ·doi:10.1080/00207720903220022
[35] 朱伟,非线性分析:混合系统4,第608页–(2010)·Zbl 1200.93075号 ·doi:10.1016/j.nahs.2010.03.00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