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电和压磁相的多层椭圆形纤维复合材料。 (英语) Zbl 1231.74123号

总结: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来研究具有压电和压磁相的多涂层椭圆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磁电弹性势。我们推广了Rayleigh(1892)的经典工作,得到了有序导电复合材料中的静电势,并将其推广到无序体系(和),得到了电流耦合的磁电弹性多涂层椭圆复合材料。我们将复势方法与重展开公式和广义瑞利公式相结合,获得了多场多夹杂问题的完整解。结果表明,场展开的系数可以写成无限组线性代数方程的形式。给出了几种构型的数值结果。我们用这种方法研究了BaTiO_{3} -钴铁_{2} O(运行)_{4} \)复合材料并发现,与非涂层材料相比,通过适当的涂层,有效磁电电压系数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

MSC公司:

2015年1月74日 固体力学中的电磁效应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boudi,J.,全耦合电磁-热弹性多相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分析,智能材料与结构,10867-877(2001)
[2] Arfken,G.B。;韦伯,H.J.,《物理学家的数学方法》(2001),学术出版社:圣迪亚戈学术出版社,第62页·Zbl 0970.00005号
[3] Astrov,D.N.,《反铁磁中的磁电效应》,苏联物理学JETP,11708-709(1960)
[4] Benveniste,Y.,《压电和压磁相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磁电效应》,《物理评论》B,5116424-16427(1995)
[5] Camacho-Montes,H。;Sabina,F.J。;Bravo-Castillero,J。;Guinovart-Díaz,R。;Rodríguez-Ramos,R.,二元复合材料方阵中的磁电耦合和交叉性能连接,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7,294-312(2009)
[6] Chen,T.Y.,《多相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一些理论结果》,《固体力学与物理杂志》,411781-1794(1993)·Zbl 0798.73045号
[7] 陈伟强。;Lee,K.Y.,横向各向同性磁电热弹性的替代状态空间公式及其在非均匀板弯曲分析中的应用,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0,5689-5705(2003)·Zbl 1059.74518号
[8] Eerenstein,W。;马图尔,N.D。;Scott,J.F.,《多铁和磁电材料》,《自然》,442759-765(2006)
[9] Harshé,G。;Dougherty,J.P。;Newnham,R.E.,3-0/0-3磁电复合材料的理论建模,材料应用电磁学国际期刊,4161-171(1993)
[10] Huang,J.H.,压电椭球体包裹体增强压磁材料中磁电耦合的分析预测,《物理评论》B,58,12-15(1998)
[11] 黄,J.H。;Kuo,W.-S.,《含有椭球形夹杂物的压电/压磁复合材料的分析》,应用物理杂志,811378-1386(1997)
[12] Kuo,H.-Y.,任意分散多涂层椭圆柱的静电相互作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8370-382(2010)
[13] Kuo,H.-Y.和Bhattacharya,K.(提交出版)。压电和压磁相纤维复合材料。;Kuo,H.-Y.和Bhattacharya,K.(提交出版)。压电和压磁相的纤维复合材料。
[14] Kuo,H.-Y。;Chen,T.,包含任意位置涂层圆柱的无限介质的静电场,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61157-1172(2008)·Zbl 1214.78003号
[15] 库什,V.I。;Shmegera,S.V。;Buryachenko,V.A.,用复势方法相互作用的椭圆夹杂,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425491-51512(2005)·兹比尔1119.74332
[16] Landau,L.D。;Lifshitz,E.M.,《连续介质电动力学》(1984),佩加蒙出版社:纽约佩加蒙出版公司,第119页·Zbl 0122.45002号
[17] Li,J.Y.,磁电弹性多夹杂和非均匀性问题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国际工程科学杂志,381993-2001(2000)
[18] Li,J.Y。;Dunn,M.L.,磁电弹性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平均场和有效行为,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杂志,9,404-416(1998)
[19] Li,J.Y。;Dunn,M.L.,各向异性耦合场夹杂和非均匀性问题,哲学杂志A,771341-1350(1998)
[20] 刘,G。;南,C.-W。;蔡,N。;Lin,Y.,稀土铁合金和锆钛酸铅多铁层压板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巨磁电效应依赖性,应用物理杂志,952660-2664(2004)
[21] 刘玉霞。;Wan,J.G。;刘建民。;Wen,C.W.,复合结构中磁电效应的数值模拟,应用物理杂志,945111-5117(2003)
[22] 米尔格罗姆。;Shtrikman,S.,《交叉模量两相复合材料的线性响应:精确的普遍关系》,《物理评论》A,40,1568-1575(1989)
[23] Nan,C.-W.,压电和压磁相复合材料中的磁电效应,《物理评论》B,506082-6088(1994)
[24] 南,C.-W。;比丘林,M.I。;Dong,S。;维兰德,D。;Srinivasan,G.,《多铁磁电复合材料:历史观点、现状和未来方向》,《应用物理杂志》,103,031101(2008)
[25] Nicrovici,N.A。;McPhedran,R.C.,椭圆柱阵列的传输特性,物理评论E,541945-1957(1996)
[26] 潘,E。;Han,F.,功能梯度和层状磁电弹性板的精确解,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3,321-339(2005)
[27] 彼得罗夫,V.M。;Srinivasan,G.,功能梯度铁电和铁磁双层中的磁电耦合增强,《物理评论》B,78,184421(2008)
[28] 彼得罗夫,V.M。;斯里尼瓦桑,G。;Galkina,T.A.,单晶铁氧体和功能梯度压电双层中的微波磁电效应,应用物理杂志,104113910(2008)
[29] Rado,G.T。;Folen,V.J.,磁感应磁电效应的观察和反铁磁畴的证据,《物理评论快报》,7310-311(1961)
[30] Rayleigh,L.,《矩形排列障碍物对介质特性的影响》,《哲学杂志》,34481-502(1892)
[31] Srinivas,S。;Li,J.Y。;周,Y.C。;Soh,A.K.,基于基体的多铁复合材料的有效磁电弹性模量,应用物理杂志,99,043905(2006)
[32] Suresh,S.,《抗接触变形和损伤的分级材料》,《科学》,2922447-2451(2001)
[33] 王,X。;潘,E。;Albrecht,J.D。;Feng,W.J.,多层功能梯度多铁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复合结构,87,206-214(2009)
[34] 吴,T.-L。;Huang,J.-H.,具有压电和压磁相的纤维复合材料中磁电耦合系数的闭合解,《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372981-3009(2000)·Zbl 0997.7401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