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局部非线性模型的离散T-S模糊系统的(H_(infty))和混合(H_2/H_(infty)控制。 (英语) Zbl 1217.93049号

摘要:本文研究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H_(infty)和混合(H_2/H_(infty))控制综合问题,这些问题由一种新型T-S模糊模型表示。与具有局部线性模型的传统T-S模糊系统相比,该模糊系统由局部非线性模型组成,所包含的模糊规则更少。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非线性反馈的模糊控制方案,并根据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解给出了(H_infty)和混合(H_2/H_inffy)控制综合条件。与现有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条件相比,新的条件可以用于基于较少的控制规则设计模糊控制器,并且计算量较小。特别是,新方法也可以给出不太保守的结果。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MSC公司:

93B36型 \(H^\infty\)-控制
93立方厘米 模糊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C55美元 离散时间控制/观测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陈,B。;刘,X。;唐,S。;Lin,C.,具有状态和输入时滞的T-S模糊系统的保成本控制,模糊集与系统,158,20,2251-2267(2007)·Zbl 1122.93049号
[2] Chen,B.-S。;曾,C.-S。;Uang,H.-J.,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混合(H_2/H_infty)模糊输出反馈控制设计:LMI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8,3,249-265(2000)
[3] 陈,X。;周克明,多目标控制设计,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40,2,628-660(2001)·Zbl 0997.93033号
[4] Choi,D.J。;Park,P.,利用模糊权重相关Lyapunov函数设计离散时间模糊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IEEE模糊系统学报,11,2,271-278(2003)
[5] Choi,H.H.,使用变结构系统方法实现不确定模糊系统的鲁棒镇定,IEEE模糊系统汇刊,16,3,715-724(2008)
[6] Delmotte,F。;Guerra,T.M。;Ksantini,M.,Continuous Takagi-Sugeno’s models:reduction of LMI conditions in variable fuzzy control design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15,3,426-438(2007),连续高木-圣野模型:减少各种模糊控制设计技术中的LMI条件数量
[7] 丁,B。;Sun,H。;Yang,P.,基于LMI的高木-圣野形式非线性系统松弛镇定条件的进一步研究,Automatica,42,3,503-508(2006)·Zbl 1123.93061号
[8] Dong,J。;Wang,Y。;Yang,G.-H.,具有局部非线性模型的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的控制综合,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部分-控制论,39,5,1245-1258(2009)
[9] Dong,J。;Yang,G.-H.,离散时间T-S模糊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综合,国际控制自动化与系统杂志,5,3,349-354(2007)
[10] Dong,J。;Yang,G.-H.,通过切换模糊控制方案实现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综合,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部分-控制论,38,4,1166-1175(2008)
[11] Dong,J。;Yang,G.-H.,(H_\infty)离散T-S模糊系统切换PDC方案控制器综合,IEEE模糊系统汇刊,17,3,544-555(2009)
[12] 方·C·H。;刘永生。;考,S.-W。;洪,L。;Lee,C.-H.,基于LMI的T-S模糊控制系统松弛二次镇定新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14,3,386-397(2006)
[13] Feng,G.,基于分段Lyapunov函数的模糊动态系统控制器设计,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部分,34,1,283-292(2004)
[14] Feng,G.,基于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综述,IEEE模糊系统汇刊,14,5,676-697(2006)
[15] Guerra,T.M。;Vermeiren,L.,基于LMI的Takagi-Sugeno形式非线性系统的松弛非二次镇定条件,Automatica,40,5,823-829(2004)·Zbl 1050.93048号
[16] 约翰逊,M。;兰策尔,A。;Arzen,K.E.,模糊系统的分段二次稳定性,IEEE模糊系统汇刊,7,6,713-722(1999)
[17] Kruszewski,A。;王,R。;Guerra,T.M.,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离散时间TS模糊模型的非二次稳定条件:一种新方法,IEEE自动控制学报,53,2,606-611(2008)·Zbl 1367.93333号
[18] Li,T.H.S。;蔡,S.-H。;Lee,J.-Z。;肖明扬。;Chao,C.-H.,一类不确定离散模糊双线性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部分,38,2,510-527(2008)
[19] Lin,C.-K.,使用模糊基函数网络的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临界控制:LMI方法,信息科学,177,22,4934-4946(2007)·Zbl 1120.93034号
[20] 刘,X。;Zhang,Q.,T-S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条件和(H_)控制设计方法,IEEE模糊系统汇刊,11,6,830-839(2003)
[21] Lo,J.-C。;Lin,M.-L.,通过模糊静态输出反馈的鲁棒非线性控制,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常规论文,50,11494-1502(2003)·Zbl 1368.93153号
[22] Nguang,S.K。;Shi,P.,具有二次(D)稳定性约束的模糊动态系统的鲁棒(H_)输出反馈控制设计:LMI方法,信息科学,176,15,2161-2191(2006)·Zbl 1177.93055号
[23] E.Pawłuszewicz,Z.Bartosiewicz,非线性控制系统的Euler离散化和动态等效,in:《2000年非线性控制》,第2卷,2001年,第183-191页。;E.Pawłuszewicz,Z.Bartosiewicz,非线性控制系统的Euler离散化和动态等效,收录于:《2000年非线性控制》,第2卷,2001年,第183-191页·Zbl 0967.93019号
[24] 彼得森,I.R。;McFarlane,D.C.,不确定线性系统的最优保成本控制和滤波,IEEE自动控制汇刊,39,9,1971-1977(1994)·Zbl 0817.93025号
[25] 萨拉,A。;Arino,C.,《模糊控制中稳定性和性能的渐近必要和充分条件:Polya定理的应用,模糊集和系统》,158,24,2671-2686(2007)·Zbl 1133.93348号
[26] 萨拉,A。;Guerra,T.M。;Babuska,R.,《模糊系统和控制的观点》,模糊集和系统,156,3,432-444(2005)·Zbl 1082.93030号
[27] Takagi,T。;Sugeno,M.,系统的模糊识别及其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SMC,15,1,116-132(1985)·兹比尔0576.93021
[28] 田中,K。;池田,T。;Wang,H.O.,通过模糊控制实现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二次可镇定性,(H_)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IEEE模糊系统学报,4,1,1-13(1996)
[29] 田中,K。;Wang,H.O.,《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2001年),John Wiley&Sons Inc:John Willey&Sons Inc.,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30] 特谢拉,M.C.M。;Assuncao,E。;Avellar,R.G.,《基于LMI的模糊调节器和模糊观测器松弛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11,5,613-623(2003)
[31] 特谢拉,M.C.M。;Zak,S.H.,使用模糊模型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控制器设计,IEEE模糊系统汇刊,7,2,133-142(1999)
[32] Tuan,H.D。;Apkarian,P。;Narikiyo,T。;Yamamoto,Y.,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参数化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IEEE模糊系统汇刊,9,2,324-332(2001)
[33] 王伟杰。;陈永杰。;Sun,C.-H.,基于切换模糊模型和分段Lyapunov函数的离散时间T-S模糊控制系统的松弛镇定准则,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部分,37,3,551-559(2007)
[34] 王伟杰。;Sun,C.-H.,T-S模糊离散系统的松弛稳定性和镇定条件,模糊集与系统,156,2208-225(2005)·兹比尔1082.93035
[35] Wu,H.-N。;Cai,K.-Y,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保成本模糊控制设计,Automatica,42,71183-1188(2006)·Zbl 1117.93347号
[36] Wu,H.-N。;张海英,传感器故障非线性系统的可靠混合(L_2/H_infty)模糊静态输出反馈控制,Automatica,41,11,1925-1932(2005)·Zbl 1086.93034号
[37] 徐,S。;Lam,J.,通过输出反馈控制器实现不确定离散时滞模糊系统的鲁棒控制,IEEE模糊系统学报,13,1,82-93(2005)
[38] 周,S。;冯·G。;Lam,J。;Xu,S.,基于基相关Lyapunov函数的离散模糊系统鲁棒控制,信息科学,174,3-4,197-217(2005)·Zbl 1113.93038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