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泊松尺度空间中基于单基因信号分析的多模型立体相似函数。 (英语) Zbl 1213.94018号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多模型单基因图像特征描述符(LMFD)的立体相似性函数,用于匹配兴趣点和估计立体图像的视差图。局部多模型单基因图像特征包括灰度单基因信号的局部方向和瞬时相位、彩色单基因信号的局部色相位以及多尺度彩色单基因信号框架中的局部平均色,它是用Dirac算子和Laplace方程将解析信号扩展到灰度图像,由二维图像信号的局部振幅、局部方向和瞬时相位组成。彩色单基因信号是基于Clifford代数的单基因信号到彩色图像的扩展。在RGB颜色空间中,通过计算颜色单基因信号与单位参考矢量之间的几何乘积,可以估计局部颜色相位。在合成和自然立体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性能。

MSC公司:

94A08型 信息与通信理论中的图像处理(压缩、重建等)

软件:

冲浪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欧洲DML

参考文献:

[1] J.Li、H.Zhao、X.Zhou和C.Shi,“使用二维单基因小波变换进行鲁棒立体图像匹配”,《光学快报》,第34卷,第22期,第3514-3516页,2009年·doi:10.1364/OL.34.003514
[2] J.Li、H.Zhao、Q.Fu和K.Jiang,“结合单基因小波域中的局部结构和调制特征的时空立体分析”,《光学快报》,第35卷,第7期,第1049-1051页,2010年·doi:10.1364/OL.35.001049
[3] J.Vince,《计算机图形几何代数》,英国伦敦斯普林格出版社,2008年·Zbl 1155.68084号
[4] G.Demarcq、L.Mascarilla和P.Courtellemont,“彩色单基因信号:彩色图像处理的新框架。彩色光流的应用”,《IEEE图像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ICIP’09),第481-484页,2009年11月·Zbl 1255.68228号 ·doi:10.1109/ICIP.2009.5414353
[5] M.Felsberg和G.Sommer,“单基因信号”,《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49卷,第12期,第3136-3144页,2001年·Zbl 1369.94139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8.969520
[6] L.Wietzke和G.Sommer,“信号多向量”,《数学成像与视觉杂志》,第37卷,第132-150页,2010年·Zbl 1490.94031号 ·doi:10.1007/s10851-010-0197-3
[7] D.Gabor,“传播理论”,《IEE杂志》(伦敦),第93卷,第26期,第429-457页,1946年。
[8] S.L.Hahn,《信号处理中的希尔伯特变换》,Artech-House,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96年·Zbl 0910.94003号
[9] C.Zetzche和E.Barth,“二维信号视觉处理中线性滤波器的基本极限”,《视觉研究》,第30卷,第7期,第1111-1117页,1990年·doi:10.1016/0042-6989(90)90120-A
[10] M.Felsberg,“使用结构多向量进行低级图像处理”,技术代表,2016年,基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德国基尔,2002年·Zbl 0999.68227号
[11] N.Kruger和M.Felsberg,“应用于立体处理的几何和结构图像信息的显式压缩编码”,《模式识别快报》,第25卷,第8期,第849-863页,2004年·doi:10.1016/j.patrec.2004.01.021
[12] K.J.Yoon和I.N.S.Kweon,“通信搜索的自适应支持-加权方法”,PAMI,第28卷,第4期,第650-656页,2005年。
[13] Y.Zhang、M.Gong和Y.H.Yang,“使用自适应weight parzen窗口和局部winner-take-all优化的实时多视图立体算法”,载于《第五届加拿大计算机与机器人视觉会议论文集》(CRV’08),第113-120页,2008年5月·doi:10.1109/CRV.2008.41
[14] J.Li,H.Zhao,K.Jiang,X.Zhou,X.Tong,“基于彩色单基因信号框架中局部颜色相位一致性的多尺度立体分析”,《光学快报》,第35卷,第13期,第2272-22742010页·doi:10.364/OL.35.002272
[15] Y.Furukawa和J.Ponce,“准确、密集和稳健的多视角立体视觉”,摘自2007年6月IEEE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论文集(CVPR'07),第1-8卷,第2118-2125页·doi:10.1109/CVPR.2007.383246
[16] http://vision.middlebury.edu/streou/data/scenes2006/FullSize/Cloth1/。
[17] L.Wang、M.龚、M.Gong和R.Yang,“实时立体匹配中的局部优化能走多远?不同成本聚合方法的性能研究”,载于第三届3D数据处理、可视化和传输国际研讨会论文集(3DPVT’06),第129-136页,2006年6月·doi:10.1109/3DPVT.2006.78
[18] D.Scharstein和R.Szeliski,“密集双帧立体对应算法的分类和评估”,《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第47卷,第1-3期,第7-42页,2002年·Zbl 1012.68731号 ·doi:10.1023/A:1014573219977
[19] A.Bhatti和S.Nahavandi,“使用小波尺度空间表示的立体图像匹配”,载于《计算机图形、成像和可视化国际会议论文集》(CGIV’06),第267-272页,2006年7月·doi:10.1010/CGIV.2006.80
[20] Y.I.Xu、X.Yang、P.Zhang、L.I.Song和L.Traversoni,“使用四元数小波和自顶向下分割的合作立体匹配”,《IEEE多媒体与博览会国际会议论文集》(ICME'07),第1954-1957页,2007年7月。
[21] H.Bay,A.Ess,T.Tuytelaars和L.Van Gool,“加速鲁棒特征(SURF)”,《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理解》,第110卷,第3期,第346-359页,2008年·doi:10.1016/j.cviu.2007.09.01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