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时变级联系统的实际稳定性。 (英语) Zbl 1203.93160号

摘要:我们研究非线性时变级联系统的实际稳定性问题。我们给出了保证此类动力系统实际全局一致渐近稳定和实际全局一致指数稳定的一些充分条件。

MSC公司:

93D05型 Lyapunov和控制理论中的其他经典稳定性(拉格朗日、泊松、\(L^p,L^p\)等)
34D20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第37页第25页 拓扑动力系统的稳定性
37B55号 非自治系统的拓扑动力学
37号35 控制中的动态系统
93甲13 层次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Chaillet和A.Loria,一致半全局实用渐近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在级联系统中的应用。Automatica 42(2006),第11期,1899–1906·Zbl 1114.93084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5.028
[2] _____,非自治级联系统的一致半全局实用渐近稳定性及其应用。Automatica 44(2008),第2期,337–347·Zbl 1283.9323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5.019
[3] M.Corless,不确定系统指数收敛的保证速率。J.优化。理论应用。64 (1990), 481–494. ·Zbl 0682.93040号 ·doi:10.1007/BF00939420
[4] M.Corless和G.Leitmann,鲁棒指数收敛的有界控制器。J.优化。理论应用。76(1993),第1号·Zbl 0791.93022号
[5] A.Edwards、Y.L.Lin和Y.Wang,关于时变非线性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In:程序。第39届IEEE决策与控制大会,澳大利亚悉尼(2000),第3501-3506页。
[6] A.Ferfera和M A.Hammami,《级联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研究》。牛市。贝尔格。数学。Soc.7(2000),97-105·Zbl 0952.93107号
[7] M.Jankovic,R.Sepulchre和P.V.Kokotovic,非线性级联系统的构造性Lyapunov镇定。IEEE传输。自动化。控制41(1996),1723-1736·Zbl 0869.93039号 ·doi:10.1009/9.545712
[8] Z.P.Jiang、A.R.Teel和L.Praly,ISS系统和应用的Small-gain定理。数学。控制信号系统7(1994),95–120·Zbl 0836.93054号 ·doi:10.1007/BF01211469
[9] H.K.Khalil,非线性系统。Prentice-Hall,纽约(2002年)·Zbl 1003.34002号
[10] Y.Lin、E.D.Sontag和Y.Wang,鲁棒稳定性的光滑逆Lyapunov定理。SIAM J.控制优化。34 (1996), 124–160. ·Zbl 0856.93070号 ·doi:10.1137/S0363012993259981
[11] Y.Lin、Y.Wang和D.Cheng,关于时变系统的非均匀和半均匀输入-状态稳定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布拉格(2005年)。
[12] M.Malisoff和F.Mazenc,关于时变系统严格输入-状态稳定Lyapunov函数的进一步评论。Automatica 41(2005),1973-1978·Zbl 1125.9344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5.05.015
[13] E.Panteley和A.Loria,关于级联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性。系统控制通知。33 (1998), 131–138. ·Zbl 0902.93059号 ·doi:10.1016/S0167-6911(97)00119-9
[14] _____,级联时变系统一致渐近稳定性的增长率条件。Automatica 37(2001),第3期,453–460·Zbl 0978.93059号 ·doi:10.1016/S0005-1098(00)00169-2
[15] A.Saberi、P.V.Kokotovic和H.J.Sussman,部分线性组合系统的全局稳定化。SIAM J.控制优化。28 (1990), 1491–1503. ·Zbl 0719.93071号 ·doi:10.1137/0328079
[16] P.Seibert和R.Suarez,非线性级联系统的全局镇定。系统控制通讯。14 (1990), 347–352. ·Zbl 0699.93073号 ·doi:10.1016/0167-6911(90)90056-Z
[17] A.G.Soldatos和M.Corless,用有界控制稳定不确定系统。发电机。控制1(1991),227–238·Zbl 0747.93065号 ·doi:10.1007/BF02169679
[18] E.Sontag,关于稳定性和状态稳定性输入的注释。In:程序。第2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1(1989),第1376–1378页。
[19] _____,平滑稳定化意味着互质分解。IEEE传输。自动化。对照34(1989),435–443·兹伯利0682.93045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28018
[20] M.Vidyasagar,非线性系统分析。普伦蒂斯·霍尔(Prentice Hall),恩格尔伍德悬崖(Englewood Cliffs)(1993年)·Zbl 0900.93132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