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物流人口增长的商业周期模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 (英语) Zbl 1197.91145号

摘要:我们考虑索洛型离散时间增长模型,其中工人和股东的储蓄率不同但不变,人口增长动力学由能够表现出复杂动力学的逻辑方程描述。我们给出了所得系统具有紧全局吸引子的条件,并描述了其结构。我们还使用能够描述奇怪吸引子和吸收区域的临界线方法进行了主要的数值分析,以显示商业周期模型中如何产生周期性或复杂波动。我们研究了模型在不同的主要参数范围下的动态行为,即两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和logistic方程中的替代弹性(即mu))。我们证明了当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下降到1以下(导致资本收入下降)或增加(导致人口增长率波动幅度增加)时,复杂动力学的存在。
社论评论:有人怀疑这本杂志是否有适当的同行评议程序。主编已经退休,但根据出版商的一份声明,在他的指导下接受的文章都是在没有额外控制的情况下出版的。

MSC公司:

91磅62 经济增长模型
37号40 最优化和经济学中的动力系统
37D45号 奇异吸引子,双曲行为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亚伯拉罕·R。;加迪尼,L。;Mira,C.,离散动力系统中的混沌(二维可视化介绍)(1997),Springer-Verlag·Zbl 0883.58019号
[2] Accinelli,E。;Brida,J.G.,用理查兹人口增长定律重新构建最优经济增长的拉姆齐模型,WSEAS Trans Math,5.5,473-479(2006)
[3] Becker,R.A.,《多因素平衡动力学》(Dana,R.A;Le Van,C.;Mitra,T.;Nihimura,K.,《最优增长理论手册》(2006),Springer-Verlag)·Zbl 1284.91354号
[4] 贝克尔,R.A。;Tsyganov,E.N.,具有异质家庭的两部门模型中的拉姆齐均衡,《经济理论杂志》,105,188-225(2002)·Zbl 1019.91032号
[5] 本哈比卜,J。;Nishimura,K.,竞争均衡周期,经济理论杂志,35284-306(1985)·Zbl 0583.90012号
[6] Beverton,R.J.H。;Holt,S.J.,《关于被开发鱼类种群的动态》,《渔业投资》,19,1-533(1957年)
[7] Bischi,G.I。;Gardini,L.,具有筛选和爆裂现象的对称竞争模型的全局性质,离散动态社会,5149-160(2000)·Zbl 0973.91028号
[8] Bischi,G.I。;加迪尼,L。;Kopel,M.,《市场份额吸引模型中的全球分岔分析》,J Econ Dyn Control,24855-879(2000)·Zbl 0948.91033号
[9] 玻姆,V。;Kaas,L.,差异储蓄、要素份额和内生增长周期,《经济动态控制杂志》,24965-980(2000)·Zbl 0953.91039号
[10] 博尔德林,M。;Montrucchio,L.,《论资本积累路径的不确定性》,J Econ Theory,40,26-39(1986)·Zbl 0662.90021号
[11] Brianzoni,S。;马马纳,C。;Michetti,E.,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复杂动力学与差异储蓄和非恒定劳动力增长,Stud非线性动态经济,11,3(2007),第3条·Zbl 1268.91108号
[12] Brida,J.G。;Ritelli,D。;Scarpello,G.M.,《物流人力的索洛模型:稳定性分析》,《世界经济评论杂志》,1.2(2006)
[13] Cheban,D.,非自治耗散动力系统的全局吸引子(2004),《世界科学》·Zbl 1098.37002号
[14] Cheban D,Mammana C,Michetti E.非自治差分方程的全局吸引子。2007年工作文件。;Cheban D,Mammana C,Michetti E.非自治差分方程的全局吸引子。2007年工作文件·Zbl 1187.39004号
[15] Chiarella,C。;Flashel,P.,《增长、价格和库存动态二维宏观模型的综合方法》,混沌、孤子和分形,7-12,2105-2133(1996)
[16] Devaney,R.L.,《混沌动力系统导论》(1989),本杰明/卡明斯出版公司:本杰明/Cummings出版公司门洛·帕克·Zbl 0695.58002号
[17] Dieci,R。;Bischi,G.I。;Gardini,L.,《用不可逆三角图描述宏观经济模型的复杂性之路》,Cubo Math J,5367-396(2003)
[18] Feigenbaum,M.J.,《非线性变换的通用度量特性》,《统计物理学杂志》,21669-706(1979)·兹比尔0515.58028
[19] Gardini L,Mira C.关于三角地图的动力学,Progetto Nazionale di ricerca M.U.R.S.T.,Dinamiche non-lineari e applicazioni alle scienze economiche e sociali。Quaderno n.9305;1993.; Gardini L,Mira C.关于三角地图的动力学,Progetto Nazionale di ricerca M.U.R.S.T.,Dinamiche non-lineari e applicazioni alle scienze economiche e sociali。Quaderno n.9305;1993
[20] Grandmond,J.M.,非线性经济动力学,《经济理论杂志》,40,1-195(1986)·Zbl 0649.90035号
[21] 哈罗德,R.F.,《动力学理论论文》,《经济学杂志》,49,14-33(1939)
[22] 石山,K。;Saiki,Y.,《不稳定周期轨道与混沌经济增长》,混沌、孤子与分形,26-1,33-42(2005)·Zbl 1073.65146号
[23] Kaldor,N.,《替代分布理论》,《Rev Econ Stud》,第23期,第83-100页(1956年)
[24] 卡尔多,N.,《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学杂志》,67,591-624(1957)
[25] Kolyada,S.F.,关于正方形三角形映射的动力学,Ergod理论动力学系统,12749-768(1992)·兹比尔0784.58038
[26] Maynard Smith,J.,《生态学模型》(1974),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312.92001号
[27] Mira,C.,《混沌动力学》(1987),《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Zbl 0641.58002号
[28] 米拉,C。;加迪尼,L。;Barugola,A。;Cathala,J.C.,《二维不可逆地图中的混沌动力学》(1996),《世界科学:世界科学新加坡》·Zbl 0906.58027号
[29] 西村,K。;Yano,M.,《两部门均衡模型中的非线性与商业周期: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例》(Maruyama,T.;Takahashi,W.,《经济理论中的非线性和凸分析》(1995),Springer-Verlag:Springer-Verlag New York)·Zbl 0835.90019号
[30] 西村,K。;Kunapongkul,V.,《经济增长和生育率周期》,混沌、孤子和分形,1-5475-484(1991)·Zbl 0754.90013号
[31] Pasinetti,L.L.,《利润率和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Rev Econ Stud,29267-279(1962)
[32] Puu,T.,《商业周期中的混沌》,《混沌、孤子和分形》,1-5457-473(1991)·Zbl 0754.90014号
[33] Ramsey,F.P.,《储蓄的数学理论》,《经济学杂志》,38,543-559(1928)
[34] Samuelson,P.A。;莫迪利亚尼,F.,《新古典主义和更一般模型中的帕西内蒂悖论》,《经济研究评论》,第33期,第269-301页(1966年)
[35] Schtickzelle,M。;Verhulst,P.F.,《逻辑函数的首映式》,人口,3541-556(1981)
[36] Solow,R.M.,《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夸特经济学杂志》,70,65-94(1956)
[37] Swan,T.W.,《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经济评论》,第32期,第334-361页(1956年)
[38] Szydlowski,M。;Krawiec,A.,Kaldor-Kalecki商业周期模型中的稳定性问题,混沌、孤子和分形,25-2299-305(2005)·Zbl 1102.91057号
[39] Szydlowski,M。;Krawiec,A。;Tobola,J.,《时滞商业周期模型中的非线性振荡》,混沌、孤子与分形,12-3,505-517(2001)·Zbl 1036.91038号
[40] 张,C。;Wei,J.,一类时滞循环模型的稳定性与分岔分析,混沌,孤子与分形,22-4883-896(2004)·兹比尔1129.34329
[41] Zhang,W.B.,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知识、人口和污染,混沌、孤子和分形,2019-2029年7月12日(199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