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的堆叠异构神经网络。 (英语) Zbl 1189.62154号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混合模型。它是一个叠层神经网络,包含一个具有双极性S形激活函数的正常多层感知器,另一个在输出层具有指数激活函数。实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叠层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在各种基准时间序列上表现良好。还研究了两个堆栈组件的权重组合,以获得最佳性能。

MSC公司:

62M20型 随机过程推断和预测
62M45型 神经网络及从随机过程推断的相关方法
62M10个 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自相关、回归等(GARCH)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欧洲DML

参考文献:

[1] 汤宏,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阈值模型,《统计学讲义》第21卷,施普林格,纽约州纽约市,美国,1983年·Zbl 0559.10027号
[2] D.Pfeffermann和J.Allon,“多元指数平滑:方法和实践”,《国际预测杂志》,第5卷,第1期,第83-98页,1989年·doi:10.1016/0169-2070(89)90066-6
[3] J.L.Harvill和B.K.Ray,“关于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的多步骤预测的说明”,《国际预测杂志》,第21卷,第4期,第717-727页,2005年·doi:10.1016/j.ij预测.2005.04.012
[4] M.Ghiassi和S.Nangoy,“预测非线性过程的动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机与工业工程》,第57卷,第1期,第287-297页,2009年·doi:10.1016/j.cie.2008.11.027
[5] P.J.Brockwell和R.A.Davis,《时间序列:理论和方法》,《统计学中的斯普林格系列》,斯普林格出版社,纽约州纽约市,美国,第二版,1991年·Zbl 0709.6208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1-4419-0320-4
[6] N.Ravishanker和B.K.Ray,“向量ARFIMA过程的贝叶斯预测”,《国际预测杂志》,第18卷,第2期,第207-214页,2002年·doi:10.1016/S0169-2070(01)00153-4
[7] F.M.Tseng、H.C.Yu和G.H.Tzeng,“将神经网络模型与季节性时间序列ARIMA模型相结合”,《技术预测与社会变化》,第69卷,第1期,第71-87页,2002年·doi:10.1016/S0040-1625(00)00113-X
[8] M.V.D.Voort、M.Dougherty和S.Watson,“将Kohonen地图与ARIMA时间序列模型结合起来预测交通流”,《交通研究》C部分,第4卷,第5期,第307-3181996页·doi:10.1016/S0968-090X(97)82903-8
[9] D.K.Wedding II和K.J.Cios,“通过组合RBF网络、确定性因素和Box-Jenkins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神经计算》,第10卷,第2期,第149-168页,1996年·Zbl 0850.68058号 ·doi:10.1016/0925-2312(95)00021-6
[10] C.-M.Lee和C.-N.Ko,“使用RBF神经网络和非线性时变演化PSO算法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神经计算》,第73卷,第1-3期,第449-460页,2009年·doi:10.1016/j.neucom.2009.07.005
[11] G.Toma,“用于生成脉冲序列的特定微分方程”,《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0年第卷,文章编号324818,11页,2010年·Zbl 1191.37052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55/2010/324818
[12] E.G.Bakhoum和C.Toma,“行波方程的数学变换和量子相互作用的相位方面”,《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0年,第695208卷,第15页,2010年·Zbl 1191.3522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55/2010/695208
[13] M.Khasei和M.Bijari,“时间序列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p,d,q)模型”,《应用专家系统》,第37卷,第1期,第479-489页,2010年·doi:10.1016/j.eswa.2009.05.044
[14] K.Hornik、M.Stinchcombe和H.White,“多层前馈网络是通用逼近器”,《神经网络》,第2卷,第5期,第359-366页,1989年·Zbl 1383.92015年 ·doi:10.1016/0893-6080(89)90020-8
[15] A.E.Bryson和Y.C.Ho,应用最优控制,Blaisdell,纽约州纽约市,美国,1969年。
[16] D.E.Rumelhart、G.E.Hinton和R.J.Williams,“通过错误传播学习内部表征”,《并行分布式处理:认知微观结构的探索》,D.E.Rumbelhart和J.L.McClelland,Eds.,第1卷,第318-362页,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1986年。
[17] F.M.Silva和L.B.Almeida,“反向传播算法的加速技术”,《神经网络》,L.B.Almeida和C.J.Wellekens,编辑,第110-119页,施普林格,德国柏林,1990年。
[18] M.Ghiassi和H.Saidane,“人工神经网络的动态架构”,《神经计算》,第63卷,第397-413页,2005年·doi:10.1016/j.neucom.2004.03.014
[19] L.Stone和D.He,“多营养生态系统中的混沌振荡和循环”,《理论生物学杂志》,第248卷,第2期,第382-390页,2007年·doi:10.1016/j.jtbi.2007.05.023
[20] G.Janacek,《实用时间序列》,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牛津,2001年·Zbl 0956.62072号
[21] SAS研究所,“SAS(统计分析系统)”http://www.sas.com/。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