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代谢控制分析中,利用求和定理和连通定理从弹性系数得到的时变通量控制系数的计算误差。 (英语) Zbl 1183.92019年

摘要:本文研究了其他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矩阵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在代谢控制分析框架下,通过求和和连通性定理从弹性系数计算时变流量控制系数(动态FCC)。以青霉素V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例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了显著的计算误差,因为这些定理基本上仅在稳态下有效,尽管它可以提供催化裂化装置的粗略时间瞬态行为。因此,严格来说,动态FCC应直接从代谢物浓度和灵敏度的微分方程中计算。

MSC公司:

92C30型 生理学(一般)
93A30型 系统数学建模(MSC2010)
37N25号 生物学中的动力系统
92-08 生物问题的计算方法
92年第35季度 与生物、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相关的PDE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Mauch,K。;阿诺德,S。;Reuss,M.,代谢系统动态敏感性分析,化学。工程科学。,52, 2589 (1997)
[2] 英格尔斯,B.P。;Sauro,H.M.,《化学计量网络的敏感性分析:代谢控制分析对非稳态轨迹的扩展》,J.Theor。《生物学》,222,23(2003)·Zbl 1464.92110号
[3] 施瓦克,J.H。;Voit,E.O.,广义质量作用系统中时间相关灵敏度的计算和分析,J.Theor。生物学,236,21(2005)·Zbl 1442.92061号
[4] Shiraishi,F。;哈托,Y。;Irie,T.,《生物化学系统理论中计算动态对数增益的有效方法》,J.Theor。《生物学》,234,79(2005)·Zbl 1445.92126号
[5] Shiraishi,F。;Savageau,M.A.,三羧酸循环盘状网柄菌:I.替代动力学表征的公式,J.Biol。化学。,267, 22912 (1992)
[6] Shiraishi,F。;Savageau,M.A.,三羧酸循环盘状网柄菌:二。模型一致性和稳健性评估,J.Biol。化学。,267, 22919 (1992)
[7] Shiraishi,F。;Savageau,M.A.,三羧酸循环盘状网柄菌:III.稳态和动态行为分析,J.Biol。化学。,267, 22926 (1992)
[8] Shiraishi,F。;Savageau,M.A.,三羧酸循环盘状网柄菌:IV.替代分析方法之间差异的解决,J.Biol。化学。,267, 22934 (1992)
[9] Shiraishi,F。;Savageau,M.A.,三羧酸循环盘状网柄菌:将蛋白质周转纳入当前模型的系统影响,J.Biol。化学。,268, 16917 (1993)
[10] 镍,T.-C。;Savageau,M.A.,《使用生化系统策略进行模型评估和改进:应用于人类红细胞代谢》,J.Theor。《生物学》,179,329(1996)
[11] 瓦尔马,A。;Morbidelli,M。;Wu,H.,《化学系统中的参数敏感性》(1999),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12] 拉比茨,H。;Kramer,M。;Dacol,D.,《化学动力学中的灵敏度分析》,《物理学年鉴》。化学。,34, 419 (1983)
[13] Shiraishi,F。;Hatoh,Y.,混沌动力系统的动力学灵敏度,应用。数学。计算。,186, 1347 (2007) ·Zbl 1117.65167号
[14] Shiraishi,F。;铃木,Y.,《通过动态敏感性分析测定代谢反应网络中主要瓶颈酶的方法》,《工业工程化学》。决议,48415(2009年)
[15] 德尔加多,J.P。;Liao,J.C.,《在没有动力学参数的情况下识别代谢途径中的速率控制酶》,《生物技术》。掠夺。,7, 15 (1991)
[16] 德尔加多,J.P。;Liao,J.C.,通过瞬态代谢浓度测定通量控制系数,生物技术。J.,282919(1992)
[17] 德尔加多,J.P。;Liao,J.C.,使用瞬态代谢物浓度进行代谢控制分析:代谢物含量控制系数的测定,生物技术。J.,285965(1992)
[18] 德尔加多,J.P。;梅鲁安,J。;Liao,J.C.,《生物化学系统中通量控制分布的实验测定:分析瞬态代谢物浓度的体外模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41, 1121 (1993)
[19] Pissara,P.N。;尼尔森,J。;Bazin,M.J.,一株高产菌株的路径动力学和代谢控制分析产黄青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51, 168 (1996)
[20] 尼尔森,J。;Jorgensen,H.S.,一株高产菌株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控制分析产黄青霉素,生物技术。掠夺。,11, 299 (1995)
[21] 尼尔森,J。;Jorgensen,H.S.,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动力学模型产黄青霉《控制工程实践》,4765(1996)
[22] Shiraishi,F。;Furuta,S。;Ishimatsu,T。;Akhter,J.,一种用于大规模代谢反应系统敏感性分析的简单且高度准确的数值微分方法,数学。生物科学。,208, 590 (2007) ·Zbl 1119.92035号
[23] Hirayama,H。;Komiya,S。;Sato,S.,用泰勒级数法求解常微分方程,JSIAM,12,1(2002)
[24] 科内杰罗斯,R。;Vassiliadis,V.S.,《生化过程反应途径的分析和优化》。1.通路敏感性和限制步骤的识别,Ind.Eng.Chem。决议,37,4699(1998)
[25] 科内杰罗斯,R。;Vassiliadis,V.S.,《生化过程反应途径的分析和优化》。2.改性反应步骤的优化选择,Ind.Eng.Chem。研究,37,4709(1998)
[26] 科内杰罗斯,R。;Vassiliadis,V.S.,《动态生化反应过程分析和途径修饰预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68, 285 (2000)
[27] Shiraishi,F。;铃木,Y.,《通过动态敏感性分析测定代谢反应网络中主要瓶颈酶的方法》,工业工程化学。决议,48415(2009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