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台风波浪数值模拟的分布式大气-波浪-海洋耦合模式。 (英语) Zbl 1178.86008号

摘要:开发了一个分布式耦合框架系统。该框架由大气模型(MM5)、海洋模型(普林斯顿海洋模型)、波浪模型(WW3)和耦合程序(耦合模型)组成。耦合程序控制大气-波-海模型计算和数据交换。考虑了气-波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检验该耦合模型的有效性和性能。为了检验中国海波浪模拟的有效性,模拟了两个典型的台风“冯丰”(0214号)和“拉纳姆”(0414号)。与非耦合波相比,耦合模型可以明显提高有效波高的精度。

MSC公司:

86A05型 水文学、水文学、海洋学
86A10美元 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
68问题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2005年3月37日 动力系统仿真

软件:

MM5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Berwin R.W.,技术说明(2003)
[2] Bettencourt,M.T.分布式模型耦合框架。2002年第11届IEEE高性能分布式计算国际研讨会论文集HPDC-11。
[3] Blain C.A.,《海洋科学与技术的最新进展》,2000年,第43页–(2001年)
[4] Grell G.A.,NCAR技术说明(1995)
[5] DOI:10.1175/1520-0493(1997)125<1414:TNRLSC>2.0.CO;2 ·doi:10.1175/1520-0493(1997)125<1414:TNRLSC>2.0.CO;2
[6] Huang,L.W.,Deng,J.,Wen,Y.Q.和Zhang,J.F.耦合的气-浪中尺度模式系统及其在南海的台风试验。第六届全国气旋气象会议。中国。
[7] DOI:10.1175/1520-0485(1989)019<0745:WISATD>2.0.CO;2 ·doi:10.1175/1520-0485(1989)019<0745:WISATD>2.0.CO;2
[8] DOI:10.1175/1520-0485(1991)021<1631:QLTOW>2.0.CO;2 ·doi:10.1175/1520-0485(1991)021<1631:QLTOW>2.0.CO;2
[9] Mellor G.L.,技术说明(1998)
[10] DOI:10.1016/j.ocemod.2004.02.001·doi:10.1016/j.ocemod.2004.02.001
[11] Nagai,H.、Kobayashi,T.、Tsuduki,K.和Kim,K.中尺度水和能量循环的耦合大气、陆地表面、水文、海浪和海洋流模型。第十一届中尺度过程会议。
[12] Tolman H.L.,技术说明(2002)
[13] 内政部:10.1007/978-3-540-30501-9_49·doi:10.1007/978-3-540-30501-9_49
[14] Zhang,J.F.2005年。”典型海域波浪数值模拟研究”。42–43.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W.Zhao和S.S.Chen,热带气旋和沿海风暴高分辨率建模的大气-波-海洋耦合框架,WRF/MM5联合用户研讨会,2005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