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基因型不确定性纳入标记-再捕获型模型,以使用DNA样本估计丰度。 (英语) Zbl 1172.62067号

摘要:非侵入性DNA采样在识别动物方面具有优势,例如需要对样本中的动物进行独特识别的标记-再捕获建模。虽然可以从非侵入性DNA来源生成大量数据,但挑战在于克服可能导致错误识别个体的基因分型错误。错误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等位基因缺失,这是一个或多个基因座的DNA扩增失败。由于只检测到一个等位基因,因此杂合子个体在这些位点上被评分为纯合子。如果错误未被发现,并且基因型在标记-再捕获模型中被天真地使用,那么可能会出现对种群规模的显著高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常会拒绝低质量的样品,但这可能会导致大量数据的删除。最好保留这些低质量的样本,因为它们仍然以部分基因型的形式包含有用的信息。我们在分析中对辍学建模,而不是试图最小化错误或丢弃容易出错的样本。我们描述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方法,该方法允许我们对包含不确定基因型的样本数据进行建模。应用欧洲獾(Meles Meles)的数据进行说明。

MSC公司:

62页第10页 统计学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元分析
92D10型 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
2015年1月62日 贝叶斯推断
65立方厘米 马尔可夫链的数值分析或方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Agresti,简单捕获-再捕获模型,允许不均匀捕获和可变采样,《生物计量学》50,第494页–(1994年)·doi:10.307/2533391
[2] 阿尔珀斯,收集头发样本以提高PCR的DNA产量,《保护遗传学》4,第779页–(2003年)·doi:10.1023/B:COGE.0000006119.77842.4b
[3] Buchan,无创基因分型中的基因座效应和错误来源,《分子生态学注释》5,第680页–(2005)·doi:10.1111/j.1471-8286.2005.01002.x
[4] Carpenter,39个多态性微卫星基因座的分离和欧亚獾(Meles Meles)荧光标记标记集的开发(食肉动物:鼬科),分子生态学注释3第610页–(2003)·文件编号:10.1046/j.1471-8286.2003.00529.x
[5] 克雷格,《利用标记标本估计飞行昆虫种群》,《生物特征40》第170页–(1953年)·Zbl 0051.11004号 ·doi:10.1093/biomet/40.1-2.170
[6] 克里尔,黄石狼中易出错非侵入性微卫星基因型的种群估计,《分子生态学》,第12页,2003-(2003)·doi:10.1046/j.1365-294X.2003.01868.x
[7] 费尔南多,《可靠的基因分型:幻想还是现实》,《遗传杂志》94页115–(2003)·doi:10.1093/jhered/esg022
[8] Frantz,A.2004獾(Meles Meles)生态学研究中的非侵入性基因分型博士论文
[9] Frantz,使用粪便DNA对欧亚獾(Meles Meles)进行可靠的微卫星基因分型,分子生态学12页1649–(2003)·doi:10.1046/j.1365-294X.2003.01848.x
[10] Frayling,微卫星不稳定性,Gut 45 pp 1–(1999)·doi:10.1136/gut.45.1.1
[11] Gagneux,基于从脱发中扩增的核DNA进行非侵入性基因分型相关的微卫星评分错误,分子生态学6,第861页–(1997)·doi:10.1111/j.1365-294X.1997.tb00140.x
[12] 盖尔曼,贝叶斯数据分析(2004)·Zbl 1117.62343号
[13] Gerloff,野生活倭黑猩猩(Panpaniscus)粪便DNA中高变简单序列重复序列(微卫星)的扩增,分子生态学4,第515页–(1995)·doi:10.1111/j.1365-294X.1995.tb00247.x
[14] 微型卫星:发展和应用(1999年)
[15] Goossens,《作为DNA来源的拔毛样本:二核苷酸微卫星基因分型的可靠性》,《分子生态学》第7卷第1237页–(1998年)·doi:10.1046/j.1365-294x.1998.00407.x文件
[16] Huggins,《捕获实验的统计分析》,《生物统计学》第76页第133页–(1989)·Zbl 0664.62115号 ·doi:10.1093/biomet/76.1.133
[17] Johnson,在缺乏参考数据的情况下,微卫星基因型的等位基因缺失和假等位基因错误率的最大似然估计,Genetics 175 pp 827–(2007)·doi:10.1534/genetics.106.064618
[18] Kalinowski,《使用非侵入性样本中的DNA识别个人和人口普查人群:一种容忍基因分型错误的证据方法》,《保护遗传学》第7卷第319页–(2006年)·doi:10.1007/s10592-005-9024-6
[19] Lukacs,P.2005捕获再捕获研究中使用遗传标记进行个体识别的统计方面博士论文
[20] Lukacs,基于DNA的封闭捕获-再捕获数据结合基因分型错误估算种群规模,《野生动物管理杂志》69页396–(2005a)·doi:10.2193/0022-541X(2005)069<0396:EPSFDC>2.0.CO;2
[21] Lukacs,适用于非侵入性基因采样的捕获-再捕获方法综述,《分子生态学》第14页第3909页–(2005b)·doi:10.1111/j.1365-294X.2005.02717.x
[22] McKelvey,《与使用非侵入性分子标记进行种群估计相关的遗传错误:问题和新解决方案》,《野生动物管理杂志》68页439–(2004)·doi:10.2193/0022-541X(2004)068[0439:GEAWPE]2.0.CO;2
[23] Miller,使用最大似然法评估等位基因缺失和基因型可靠性,《遗传学》160页357–(2002)
[24] Miller,根据遗传标记重新捕获数据估计小种群规模的新方法,《分子生态学》,第14页,1991-(2005)·doi:10.1111/j.1365-294X.2005.02577.x
[25] Mills,《利用非侵入性DNA取样估算动物丰度:前景与陷阱》,《生态学应用》第10卷第283页–(2000年)·doi:10.1890/1051-0761(2000)010[0283:EAAUND]2.0.CO;2
[26] Morin,对野生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verus)非侵入性样本DNA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分子生态学10 pp 1835–(2001)·doi:10.1046/j.0962-1083.2001.01308.x
[27] Mullis,《体外DNA的特异酶扩增:聚合酶链反应》,《冷泉港定量生物学研讨会》51,第263页–(1986)·doi:10.1101/SQB.1986.051.01.032
[28] Navidi,《利用PCR对非常小的DNA样本进行准确基因分型的多管方法:统计考虑》,《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50 pp 347–(1992)
[29] Okello,非洲草原象微卫星的非侵入性基因分型和孟德尔分析,遗传杂志96页679–(2005)·doi:10.1093/jhered/esi117
[30] 奥蒂斯,封闭动物种群捕获数据的统计推断,《野生动物专题论文》62第1页–(1978年)·Zbl 0424.62077号
[31] Paetkau,基于DNA的人口调查中数据质量的实证探索,《分子生态学》12页1375–(2003)·文件编号:10.1046/j.1365-294X.2003.01820.x
[32] Roon,《使用微卫星进行非侵入性遗传研究时,评估混合样本作为错误来源》,《分子生态学》14,第195页–(2005)·doi:10.1111/j.1365-294X.2004.02385.x
[33] Seber,估算动物丰度和相关参数(1982年)
[34] Segelbacher,《鸟类非侵入性遗传分析:测试羽毛样本的可靠性》,《分子生态学笔记》第2页,第367页–(2002年)
[35] Sobel,《统计遗传学中基因分型错误的检测与整合》,《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70页496页–(2002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86/338920
[36] Taberlet,非侵入性基因取样和个体识别,《林奈学会生物学杂志》68页41–(1999)·doi:10.1111/j.1095-831.1999.tb01157.x
[37] Taberlet,使用PCR对DNA含量极低的样本进行可靠的基因分型,《核酸研究》24,第3189页–(1996)·doi:10.1093/nar/24.16.3189
[38] Taberlet,《非侵入性基因取样:三思而后行》,Tree 14第323页–(1999)
[39] Tanner,《通过数据增强计算后验分布》(带讨论),《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2页528–(1987)·Zbl 0619.62029号 ·doi:10.2307/2289457
[40] Valiere,《非侵入性遗传抽样试点研究的重要性:马鹿基因分型误差和种群规模估计》,《保护遗传学》第8页,69–(2007)·doi:10.1007/s10592-006-9149-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