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多体动力学对无碰撞场景中的头颈复合物进行反馈控制。 (英语) Zbl 1169.70014号

这项工作表明,配备反馈控制头颈复合物(HNC)的经计算验证的人体测量试验装置能够合理模拟人体头部和颈部在非碰撞情况下的行为,即使受到各种外部刺激组合的影响。选择用于汽车驾驶期间HNC位置的控制基准(头部垂直度)作为控制问题的初始方法。

MSC公司:

2005年第70季度 机械系统的控制
70E55型 多体系统动力学
92立方厘米 生物力学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Oakley,C.:未来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发展路线图。技术报告,APSN–欧洲车辆被动安全网络(2004)
[2] Silva,M.,Ambrósio,J.:乘员受伤生物力学对座椅位置的敏感性分析。In:2004年7月14日至1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ICRASH-2004会议记录
[3] Minoyama,O.,Tsuchida,H.:1996年至2000年期间,职业赛车手在赛道上受伤。英国运动医学杂志38,613–616(2004)·doi:10.1136/bjsm.2003.007674
[4] Gugler,J.、Steffan,H.:改善乘用车的侧翻安全性。ROLLOVER项目——最终公开报告,EC第五框架计划(2006年)
[5] van der Horst,M.等人:撞击过程中肌肉活动对头颈反应的影响。收录:第41届Stapp汽车碰撞会议论文集汽车工程师学会(1997)
[6] B.-Fornari,J.,Arabyan,A.,Deng,Y.C.:在人体头部和颈部模型中使用活动肌肉。收录:第42届Stapp汽车碰撞会议论文集汽车工程师学会(1998)
[7] van Lopik,D.W.,Acar,M.:用于分析挥鞭运动的人类头颈系统计算模型。《国际防撞性杂志》9(5),465–473(2004)·doi:10.1533/ijcr.2004.0302
[8] Stemper,B.,Yoganandan,N.,Pintar,F.:乘员意识影响颈部扭伤生物力学。J.生物技术。39(S1),S147(2006)·doi:10.1016/S0021-9290(06)83493-7
[9] Kumar,S.、Narayan,Y.、Amell,T.:低速后置发动机碰撞的肌电图研究。脊柱27(10),1044-1055(2002)·doi:10.1097/00007632-200205150-00009
[10] Ambrósio,J.,Silva,M.T.:带有详细运动肌肉装置的生物力学多体模型。摘自:Ambrósio,J.(编辑)《计算多体系统的进展》,第155-184页。施普林格,多德雷赫特(2005)·Zbl 1161.92303号
[11] Silva,M.:用于分析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的基于多体的计算机工具。J.生物技术。39(S1),S421(2006)·doi:10.1016/S0021-9290(06)84710-X
[12] Silva,M.:使用多体动力学和优化工具进行人体运动分析。里斯本大学IST机械工程系博士论文(2003年)
[13] Ambrósio,J.,Silva,M.T.: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正向和反向动态分析方法。收录:González,Y.,Cerrolaza,M.(编辑)《生物工程建模与计算机模拟》。CIMNE,巴塞罗那(2007)
[14] Nikravesh,P.:机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88)
[15] Haug,E.:机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运动学和动力学。Allyn&Bacon,Newton(1989)
[16] TNO MADYMO BV:MADYMO模型手册6.2版。荷兰TNO(2004)
[17] Ambrósio,J.,Silva,M.T.:人体撞击应用中生物力学建模的多体动力学方法。摘自:IUTAM《冲击生物力学学报:从基本观点到应用》,第61-80页。施普林格,多德雷赫特(2005)
[18] Silva,M.、Ambrósio,J.、Pereira,M.:冲击模拟的关节阻力生物力学模型。多体系统。动态。1(1), 65–84 (1997) ·Zbl 0885.9202号 ·doi:10.1023/A:1009700405340
[19] Silva,M.,Ambrósio,J.:使用多体仿真工具进行行人碰撞和碾压。《国际防撞性杂志》4(3),261–271(1999)·doi:10.1533/cras.1999.104
[20] Ogata,K.:《现代控制工程》,第三版。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97)·Zbl 0756.93060号
[21] Franklin,G.F.,Powell,J.D.,Naeini,A.E.:动态系统的反馈控制,第3版。Addison-Wesley,雷丁(1994)·Zbl 0615.93001号
[22] Tortora,G.,Grabowski,S.R.:人体简介。威利,纽约(2001年)
[23] Seeley,R.、Stephens,T.、Tate,P.:解剖学和生理学。McGraw-Hill,纽约(2006)
[24] Kandel,E.,Schwartz,J.,Jessel,T.:神经科学原理。McGraw-Hill,纽约(1991)
[25] Roberts,S.、Bailey,E.、van Vlaardingen,V.:LFS手册。网址:http://en.lfsmanual.net/wiki/Main_Page(上次更新时间:2008年11月)
[26] Almeida,J.,Fraga,F.,Silva Carvalho,L.,Silva,M.T.:使用多体生物力学模型对非撞击场景进行动态模拟。技术报告IDMEC/CPM/2007/002,TULisbon高等技术学院(2007)
[27] Fraga,F.、Almeida,J.、Silva Carvalho,L.、Silva,M.T.: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用于在非撞击场景中动态模拟ATD的头颈复合体。技术报告IDMEC/CPM/2007/003,TULisbon高等技术学院(2007)
[28] 国际撞击生物力学研究理事会(IRCOBI):损伤生物力学和被动安全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技术报告,国际撞击生物力学研究理事会,法国布隆(200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