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共聚焦-P系统和细胞自动机对HIV感染动力学进行建模。 (英语) Zbl 1137.68389号

Eleftherakis,George(编辑)等人,《膜计算》。2007年6月25日至28日,希腊塞萨洛尼基WMC 2007第八届国际研讨会。修订选定和邀请的论文。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ISBN 978-3-540-77311-5/pbk)。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4860,21-31(2007)。
总结:报告了利用共聚焦-P系统网格研究HIV感染动力学的进一步结果。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在所考虑的动力学基础上,机构分为两个阶段。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132.68008号].

MSC公司:

2010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式(非确定性、并行、交互式、概率性等)
68问题80 细胞自动机(计算方面)
92C50 医疗应用(一般)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hmed,E.,Agiza,H.N.,Hassan,S.Z.:关于使用细胞自动机对乙型肝炎传播进行建模。《统计物理学杂志》。92(3/4) (1998) ·Zbl 0928.92024号
[2] Corne,D.W.,Frisco,P.:用细胞自动机和共聚焦-P系统研究HIV感染动力学。生物系统(待发布)·Zbl 1137.68389号
[3] Deutsch,A.,Dormann,S.:《生物模式形成的元胞自动机建模:特征、应用和分析》,博克森,波士顿(2004)·Zbl 1154.37007号
[4] 多斯桑托斯,R.M。;Coutinho,S.,《HIV感染动力学:细胞自动机方法》,《物理评论快报》,87,16,168102(2001)·doi:10.1103/PhysRevLett.87.168102
[5] Frisco,P.:具有负值的Conformon-P系统。在:Eleftherakis,G.,Kefalas,P.,Păun,G.,Rozenberg,G.,Salomaa,A.(编辑)WMC 2007。LNCS,第4860卷,斯普林格,海德堡(本卷,2007年)
[6] Frisco,P.,《共聚焦-P系统: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启发的可计算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312,2-3,295-319(2004)·兹比尔1070.68040 ·doi:10.1016/j.tcs.2003.09.008
[7] 弗里斯科,P。;Hoogeboom,H.J。;普昂,G。;Rozenberg,G。;Salomaa,A.,《共聚焦-P系统的无限层次》,膜计算,395-408(2006),海德堡:施普林格·Zbl 1187.68234号 ·doi:10.1007/11963516_25
[8] 弗里斯科,P。;Gibson,R.T.,共焦-P系统的模拟器和进化程序,SYNASC 2005,427-430(2005),洛斯阿拉米托斯:IEEE计算机学会,洛斯阿米托斯
[9] 弗里斯科,P。;季S。;Hagiya,M。;Ohuchi,A.,Conformmons-P系统,DNA计算,291-301(2003),海德堡:施普林格·Zbl 1026.68544号 ·doi:10.1007/3-540-36440-4_26
[10] 弗里斯科,P。;季S。;普昂,G。;Rozenberg,G。;Salomaa,A。;Zandron,C.,《迈向信息能源P系统的层次结构》,膜计算,302-318(2003),海德堡:斯普林格·doi:10.1007/3-540-36490-0_20
[11] 坎普,C。;Bornholdt,S.,《从艾滋病毒感染到艾滋病:动态诱导的渗流过渡?》?,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26915042035-2040(2002)·doi:10.1098/rspb.2002.2095
[12] 马丁斯,M.L。;Ceotto,G。;阿尔维斯,S.G。;Bufon,C.C.B。;席尔瓦,J.M。;Laranjeira,F.F.,柑橘杂色黄化的细胞自动机模型,Phys。E版,62、5、7024-7030(2000)·Zbl 0984.92517号 ·doi:10.1103/PhysRevE.62.7024
[13] Pöun,G.,《膜计算》。导言(2002),柏林:施普林格,柏林·Zbl 1034.68037号
[14] Perelson,A.S。;Nelson,P.W.,体内HIV-1动力学的数学分析,SIAM评论,41,1,3-44(1999)·Zbl 1078.92502号 ·doi:10.1137/S0036144598335107
[15] 应变,M.C。;Levine,H.,《HIV感染动力学评论:细胞自动机方法》,《物理评论信件》,89,21,219805(2002)·doi:10.1103/PhysRevLett.89.219805
[16] 托夫利,T。;Margolus,N.,《元胞自动机机器:建模的新环境》(1987),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
[17] Venkatachalam,S.,Mikler,A.:面向计算流行病学:使用随机细胞自动机建模疾病传播。收录于:第四届国际统计、数学及相关领域年会论文集(2005年)·Zbl 1100.92055号
[18] Wodarz,D。;Nowak,M.A.,HIV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数学模型,《生物论文》,24,12,1178-1187(2002)·doi:10.1002/bies.10196
[19] Zandron,C.:P-systems网页:http://psystems.disco.unimib.it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