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量子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 (英语) Zbl 1133.81038号

概述:基于概率论和量子态能量最小化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的一般模型,推导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量子统计。作为该理论的结果,获得了熵的新定义,以及对费米子和玻色子有效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推广。对于这两种物质获得的新统计数据,表示为能量级(varepsilon)上占据量子态(ω(varepsilon))数的函数,它是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迪拉克经典统计的替代和补充形式。推导了物质“凝聚”为量子相干单态的新信息,并对玻色子和费米子的BEC现象进行了统一描述。

MSC公司:

81S05号 与量子力学有关的对易关系和统计(一般)
81V70型 多体理论;量子霍尔效应
82磅10英寸 量子平衡统计力学(通用)
94甲17 信息的度量,熵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derson,M.H.,Ensher,J.R.,Matthews,M.R.,Wieman,C.E.,Cornell,E.A.:稀原子蒸汽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观察。《科学》269198(1995)·doi:10.1126/science.269.5221.198
[2] Barbarani,V.:软件系统复杂性的设计和管理:基于概率论的模型。AkuIS’96第三届软件质量国际会议,佛罗伦萨(未出版)(1996年)
[3] Bardeen,J.、Cooper,法律公告、Schrieffer,J.R.:Phys。修订稿。108, 1175 (1957)
[4] Boltzmann,L.:Uber die Beziehung zwischen dem zweiten Hauptsatz der mechanische Warmetheorie und der Wahrscheinlichkeitsrechnung respective den Satzen Uber des Warmegleichgewichchcht。维恩。Ber公司。76, 373–435 (1877)
[5] Born,M.:原子物理学。格拉斯哥布莱克(1969)
[6] Bose,S.N.:Z.物理。26, 178 (1924) ·doi:10.1007/BF01327326
[7] 科恩,E.G.D.:玻尔兹曼和统计力学。1994年5月,罗马,国家林塞学院国际会议“波尔兹曼的遗产——出生150年”
[8] Cornell,E.A.,Ensher,J.R.,Wieman,C.E.:稀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Inguscio,M.,Stringari,S.,Wieman,C.E.(编辑)《原子气体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国际物理学院学报Enrico Fermi课程CXL。意大利物理学会(1999)
[9] Davis,K.B.,Mewes,M.O.,Andrews,M.R.,van Druten,N.J.,Durfee,D.S.,Kurn,D.M.,Ketterle,W.:钠原子气体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理学。修订稿。75, 3969 (1995) ·doi:10.1103/PhysRevLett.75.3969
[10] 爱因斯坦:西茨伯。Kgl.普劳斯。阿卡德。威斯。十八、二十五、三(1925年)
[11] 费米,E.:Sulla quantizzazione del gas perfetto monoatomico。伦德。林塞3145-149(1926)
[12] 费米(Fermi,E.):Zur Quantelung des idealen einatomigen Gases。Z.物理。36, 902–912 (1926) ·doi:10.1007/BF01400221
[13] Ketterle,W.:(2001)。当原子表现为波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激光。摘自:诺贝尔演讲,2001年12月8日
[14] Kompaneets,A.S.:理论物理学。《和平,莫斯科》(1961年)
[15] 拉博里:Dieu ne joue pas aux des。格拉斯特和法斯克尔,巴黎(1987)
[16] Landau,L.D.,Lifshic,E.M.:麦加尼卡量化——非相对论性的特奥里亚。都灵Boringhieri(1969)
[17] Osheroff,D.D.,Richardson,R.C.,Lee,D.M.:固体He-3新相的证据。物理学。修订稿。28, 885 (1972) ·doi:10.1103/PhysRevLett.28.885
[18] 西奈,Y.G.:概率论——入门课程。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1992年)·Zbl 0780.60001号
[19] Wiener,N.: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论或控制与通信。威利,纽约(1953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