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可预测的同步延迟设计同步具有不确定性的混沌动力学。 (英语) Zbl 1130.37358号

摘要:本文通过应用一种新的控制方案来研究二阶混沌振荡器的同步和优化问题。所开发的方法考虑了不完整的状态测量,并且没有详细的系统模型来保证鲁棒稳定性。该方法包括一个不确定性估计器,并导致一个鲁棒的可预测反馈控制方案。以(φ{6})-Duffing和(φ{6})-Van der Pol振荡器的同步为例。分析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较好。

MSC公司:

37D45号 奇异吸引子,双曲行为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34天20分 常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佩科拉。;Caroll,T.,混沌系统中的同步,Phys Rev A,64221-824(1990)·Zbl 0938.37019号
[2] 吴,C.W。;Chua,L.O.,《同步混沌系统的简单方法及其在混沌安全通信中的应用》,《国际混沌杂志》,第3期,1619-1627页(1994年)·Zbl 0884.94004号
[3] 库莫,K.M。;Oppenheim,A.V.,《同步混沌的电路实现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物理评论》,71,65-68(1993)
[4] Kocarev,L。;Halle,K.S。;埃克特,K。;Chua,L.O。;Partlitz,U.,《通过混沌同步实现安全通信的实验演示》,《国际Bifur混沌杂志》,2709-713(1992)·Zbl 0875.94134号
[5] 费马特,R。;Alvarez-Ramirez,J。;Fernandez-Anaya,G.,《高阶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低阶参数化反馈》,Physica D,139,231-246(2000)·Zbl 0954.34037号
[6] Bowong,S。;Moukam,F.M.,一类非同振子混沌同步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Phys-Scripta,68,326-333(2003)·Zbl 1063.70021号
[7] 右股骨。;Alvarez-Ramirez,J.,一类严格不同混沌振荡器的同步,Phys-Lett a,236307-313(1997)·Zbl 0969.37505号
[8] Chua,L.O。;Yang,T。;钟国强。;Wu,C.W.,Chua振荡器的自适应同步,国际Bifur混沌杂志,6189-195(1996)
[9] 王,C。;Ge,S.S.,通过自适应反推实现两个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国际Bifur混沌杂志,61743-1751(2001)
[10] Yang T,Shao H。基于滑模控制设计的不确定性混沌动力学同步。物理版E 65;2002:046210-1-046210-7.; Yang T,Shao H。基于滑模控制设计的不确定性混沌动力学同步。物理版E 65;2002:046210-1-046210-7.
[11] 奈梅耶,H。;Marceels,I.M.Y.,《一个观察者看同步》,IEEE Trans-Cir-Syst I,44882-890(1997)
[12] Liao,T.-L。;Huang,N.-S.,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混沌同步方法及其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IEEE Trans-Cir-Syst I,4611144-1150(1999)·Zbl 0963.94003号
[13] 右股骨。;Alvarez-Ramirez,J。;Gonzalek,J.,用最少的先验知识控制非线性驱动振荡器中的混沌的策略,Phys Lett A,224271-279(1997)·Zbl 0962.37503号
[14] 右股骨。;Jauregui Ortiz,R。;Solis-Perales,S.,《基于混沌的鲁棒渐近反馈通信方案》,IEEE Trans-Cir-Syst I,48,1161-1169(2001)
[15] 托罗诺夫,V。;Derbov,V.,复Lorenz模型中吸引子的边界,Phys Rev E,55,3689-3692(1997)
[16] Bowong,S。;Moukam Kakmeni,F.M。;Koina,R.,一类Lur'e系统的新同步原理及其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国际Bifur混沌杂志,14,2477-2491(2004)·Zbl 1061.93051号
[17] Korobov,V.I.,可控性中有界控制综合问题的解决,Mat Sbornik T,109582-588(1979)·Zbl 0414.49031号
[18] Marinitch AP,Rodoumta K.Sur la structure d’une famille de function de controllabilitédans le probleme de synthesis de commandes bornées海军陆战队AP,罗都姆塔·K·苏尔,《控制功能结构》。摘自:1986年哈尔科夫马伊27-29号科学学术会议。第65-76页。;Marinitch AP,Rodoumta K.Sur la structure d’une famille de function de controllabilitédans le probleme de synthesis de commandes bornées海军陆战队AP,罗都姆塔·K·苏尔,《控制功能结构》。摘自:1986年哈尔科夫马伊27-29号科学学术会议。第65-76页。
[19] 利亚普诺夫AM。运动稳定性问题。收录:《Ann Fac Sci Toulouse》(里德·普林西顿大学出版社)第9卷,1901年。第203-310页。;利亚普诺夫AM。运动稳定性问题。收录:《Ann Fac Sci Toulouse》(里德·普林西顿大学出版社)第9卷,1901年。第203-310页。
[20] 拉萨尔,J.P。;Letschetz,S.,《利亚普诺夫直接法的稳定性及其应用》(1961年),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098.06102号
[21] Alvarez-Ramirez,J。;Varga-Villamil,F.,一类具有混沌吸引子的非线性振子的状态估计,Phys-Lett a,197,116-120(1995)·Zbl 1020.37505号
[22] Takes,F.(Rand,D.;Young,L.S.,《动力系统与湍流》(1981),施普林格出版社:施普林格-柏林)
[23] Esfandiari,F。;Khalil,H.F.,完全线性化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国际J控制,561007-1012(1992)·Zbl 0762.93069号
[24] 右股骨。;Solís-Perales,G.,《关于混沌同步现象》,Phys-Lett A,262,50-60(1999)·兹比尔0936.37010
[25] 伊藤,M。;吴,C.W。;Chua,L.O.,《从重构角度看通过混沌信号的通信系统》,《国际Bifur混沌杂志》,第7期,第275-286页(1997年)·Zbl 0890.94007号
[26] Liao,T。;蔡,S.,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混沌孤子分形,11387-1396(2000)·Zbl 0967.9305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