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小波分析表征复发性心房颤动。 (英语) Zbl 1115.92025号

总结:在大量患者中,心房颤动(AF)在成功电复律后复发。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参数无法充分预测房颤的复发。在本研究中,从心电图(ECG)分析中提取一些参数,以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正在研究的数据库包括一些正在进行心脏复律的心电图记录,以及每个患者的一些额外生理和解剖信息。心脏复律12周后,34例患者中只有15例(41.6%)维持窦性心律。心电记录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进行处理。该方法估计了通过CWT和DWT分析提取的一些参数(如主频峰值频率和细节系数能量)对除颤结果的预测能力。建立了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用Homer-Lemeshow检验确定校准,并用接收器工作特性(ROC)曲线下的面积进行区分。该方法证明了82.4%的AF复发预测诊断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解释AF心律失常及其与复发风险的关系。

MSC公司:

92 C50 医疗应用(通用)
65T60型 小波的数值方法
92 C55 生物医学成像和信号处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E.J.本杰明。;Wolf,P.A。;达戈斯蒂诺,R.B。;Silbershatz,H。;Kannel,W.B。;Levy,D.,《心房颤动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循环》,98946-952(1998)
[2] Kannel,W.B。;Abbott,R.D。;Savage,D.D.,慢性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中风风险。弗雷明翰研究,北英格兰。《医学杂志》,3061018-1022(1982)
[3] 范伯格,W.M。;布莱克希尔,J.L。;Laupacis,A。;Kronmal,R。;Hart,R.G.,心房颤动患者的患病率、年龄分布和类型,Arch。实习生。医学,155469-473(1995)
[4] F.R.湖。;卡伦·K·J。;新罕布什尔州克莱克。;McCall,M.G。;Rosman,D.L.,《心房颤动与老年人死亡率》,奥斯汀。《新泽西医学杂志》,第19卷,第321-326页(1989年)
[5] 弗伯格,医学博士。;普萨蒂,B.M。;Manolio,T.A。;Gardin,J.M。;史密斯,V.E。;Rautaharju,P.M.,老年受试者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心血管健康研究),美国心脏病杂志。,74, 236-241 (1994)
[6] 阿列西,M。;Konings,K。;Wijffels,M.(DiMarco,J.P.;Prytowsky,E.N.,《心房心律失常的现状》(1995),Futura出版社:Futura出版公司Armonk,NY),155-161,(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一章)
[7] 保险丝,V。;莱登,L.E。;阿辛格,R.W。;坎农,D.S。;Crijns,H.J。;Frye,R.L.,《心房颤动患者管理的Acc/aha/esc指南:执行摘要》。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特别工作组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实践gudeline和政策会议委员会(房颤患者管理指南制定委员会)的报告,《循环》,104,2118-2150(2001)
[8] Bollmann,A。;Sonne,K。;Esperer,H.D。;托普弗,I。;Langberg,J.J.(兰伯格,J.J.)。;Klein,H.U.,使用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纤维活性进行无创评估,心血管。决议,44,60-66(1999)
[9] Bollmann,A。;胡塞尔,D。;Steinert,R。;斯特里德,M。;Soernmo,L.公司。;奥尔森,B。;Polywka,D。;Polling,J。;盖勒,C。;Klein,H.,心房颤动研究和临床决策中从表面心电图获得的频率测量,心血管电生理,14,154-161(2003)
[10] 霍尔姆,M。;Pehrson,S。;Ingemansson,M。;Sörnmo,L。;Jahansson,R。;桑德霍尔,L。;Sunemark,M。;Smideberg,B。;奥尔森,C。;Olsson,S.B.,《人类心房颤动期间心房周期长度的非侵入性评估:介绍、验证和说明一种新的心电图方法,心血管。研究,38,69-81(1998)
[11] 斯特里德,M。;Sörnmo,L。;Meurling,C.J。;Olsson,S.B.,心房颤动分析的时空qrst抵消技术,IEEE Trans。生物识别。工程师,148-105(2001)
[12] Rieta,J.J。;卡斯特尔斯,F。;桑切斯,C。;扎尔佐索,V。;Millet,J.,使用盲源分离进行心房颤动分析的心房活动提取,IEEE Trans。生物识别。工程,51,1176-1186(2004)
[13] 卡斯特尔斯,F。;Rieta,J.J。;Millet,J。;Zarzoso,V.,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活动估计的时空盲源分离方法,IEEE Trans。生物识别。工程师,52,258-267(2005)
[14] 桑切斯,C。;Rieta,J.J。;卡斯特尔斯,F。;Alcaraz,R。;Millet,J.,小波域盲信号分离,从动态心电图机分析室上性心律失常,(独立成分分析和盲信号分离国际会议论文集(ICA 2004)(2004),Springer:Springer Granada,西班牙),111-1117
[15] 斯特里德,M。;Sörnmo,L。;梅林,C。;Olsson,B.,使用表面ECG表征心房颤动:频谱分析和时间依赖性,IEEE Trans。生物识别。工程师,48,19-27(2001)
[16] 莫拉,C。;卡斯特尔斯,F。;Ruiz,R。;Rieta,J.J。;Millet,J。;桑切斯,C。;Morell,S.,《利用心房纤颤波的时频分析预测心房颤动的自发终止》,(2004年IEEE心脏病学计算机国际会议论文集,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社:IEEE计算机协会出版社,密歇根州芝加哥),109-112
[17] Husser博士。;斯特里德,M。;Sörnmo,L。;盖勒,C。;Klein,H.U。;奥尔森,S.B。;Bollmann,A.,《监测心房颤动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表面心电图时频分析》,美国心脏病杂志。,15, 526-528 (2005)
[18] Lau,C.P。;GM,A.,《成功内复律后慢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长期预后》,美国心脏病杂志。,83, 607-609 (1999)
[19] 巴伦西亚,J。;Climente,V.E。;马恩·F。;Monmeneu,J.V。;马丁内斯,J.G。;Martinez,医学硕士。;Ibaez,A。;加西亚,F。;Sogord,F.,《心房纤维性颤动计划》。《饮食习惯比较》:《法国饮食习惯》,《心血管病西班牙评论》,55,2113-120(2002)
[20] Van Gelder,I.C。;Crijns,H.J.G.M.,心房颤动的心脏复律和窦性心律的后续维持,起搏临床。电生理学,202675-2683(1997)
[21] Tsang,T.S.M。;巴恩斯,M.E。;Baley,K.R。;莱布森,C.L。;蒙哥马利,南卡罗来纳州。;Takemoto,Y。;Dianomid,P.M。;Marra,医学硕士。;Gersh,B.J。;Woebers,D.O.,《左心房容积:1655名老年男性和女性心房颤动发病的重要风险标志物》,梅奥诊所。,76, 467-475 (2001)
[22] 巴巴拉,V。;巴托里尼,P。;Calgagnini,G。;岑西,F。;马西奥科,R。;Michelucci,A.,《心房颤动组织对内部除颤阈值的影响》(Ist.Super Sanita,vol.37(2001)),377-381
[23] 博尔曼,T。;门德,M。;Neugebauer,A。;Pfeiffer,D.,心房纤颤频率预测持续性心房纤颤内复律患者的心房除颤阈值和早期心律失常复发,起搏临床。电生理学,251179-1184(2002)
[24] 博托,G.L。;Politi,A。;博尼尼,W。;布罗夫尼,T。;Bonatti,R.,《心房颤动的体外心脏复律:技术效能和能量需求的桨式位置》,《心脏》,82,726-730(1999)
[25] Ching-Tai,T。;Shih-Ann,D。;文昌,Y。;于安,D。;毛松,T。;Tsair,K.,《慢性心房颤动的频谱分析及其与最小除颤能量的关系》,《起搏临床》。电生理学,251747-1751(2002)
[26] 费恩,S.P。;托德·D·M。;霍布斯,J.C。;阿姆斯特朗,K.L。;A.O.菲茨帕特里克。;Garratt,C.J.,心房颤动复发早期重复内复律政策的临床评估,心血管。电生理学,14,135-141(2002)
[27] 博尔曼,A。;胡塞尔,D。;Steinert,R。;斯特里德,M。;Soernmo,L。;奥尔森,B。;Polywka博士。;Polling,J。;盖勒,C。;Klein,H.,心脏复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心电图和心电图预测因子,心血管。电生理学,14,162-165(2003)
[28] Bollmann,A.,心房扑动解剖模型中心房的电重构,(阿根廷心脏病学联合会,第二届心脏病学虚拟大会(2001))
[29] 霍尔姆,M。;Pehrson,S。;Ingemansson,M。;Sörnmo,L。;Jahansson,R。;桑德霍尔,L。;Sunemark,M。;Smideberg,B。;奥尔森,C。;Olsson,S.B.,《人类心房颤动期间心房周期长度的非侵入性评估:介绍、验证和说明一种新的心电图方法,心血管。研究,38,69-81(1998)
[31] Senhadji,L。;Carrault,G。;J.J.Bellanger。;Passariello,G.,《比较小波变换识别心脏模式》,IEEE Eng.Med.Biol。,14, 2, 167-173 (1995)
[32] 库姆斯,J。;格罗斯曼,A。;Tchamitchian,P.,《小波信号检测中的小波变换:时频方法和相空间》(1989),施普林格:施普林格纽约,第132-137页
[33] Khadrea,L。;Dickhaus,H.等人。;Lipp,A.,ECG-late电位在时间-频率平面上的表现,J.Med.Eng.Technol。,17, 6, 228-231 (1993)
[34] Dickhaus,H。;Khadrea,L。;Brachmann,J.,心室晚电位的时频分析,《Inf.Med.方法》,33,2,187-195(1994)
[35] 俄勒冈州梅斯特。;里克斯,H。;卡米纳尔,P。;Thakor,N.V.,《利用小波变换在时频域中表征心室晚电位》,IEEE Trans。生物识别。工程师,1625-634(1994)
[36] Akay,M.,《颈动脉与心脏的相互作用:打开颈动脉时的心率变异性》,《高级实验医学生物学》。,346, 72, 365-372 (1993)
[37] Tsuji,H。;Mori,H.,《通过小波变换对心率变异性的新分析》,国际期刊《人类计算》。互动。,6, 2, 205-217 (1994)
[38] Millet-Roig,J.J。;Rieta,J.J。;扎尔佐索,V。;Cebrián,A。;卡斯特尔斯,F。;斯切斯,C。;Garca-Civer,R.,通过blid源分离提取Sufarce ECG心房活动:光谱验证,IEEE计算。心脏病学。孟菲斯,80,7,22-25(2002)
[39] Mallat,S.,《多分辨率信号分解理论:小波表示》,IEEE Trans。模式分析。机器。整数。,11, 674-693 (1989) ·兹比尔0709.94650
[40] 梅汀·阿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时间频率和小波》(1998),IEEE出版社:IEEE出版社,纽约·Zbl 0889.00018号
[41] Addison,P.S.,《小波变换与心电图:综述》,《生理学》。测量。,26,R155-R199(2005)
[42] Welch,P.D.,《快速傅里叶变换用于功率谱估计:基于短修改周期图时间平均的方法》,IEEE Trans。音频电声。,AE-15、70-73(1967)
[43] Burrus,S。;戈皮诺思,R。;海涛,G.,《小波与小波变换导论》(1998),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