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应力六节点棱柱体元件。 (英语) Zbl 1075.74682号

小结:本文提出了三种新型的混合应力六节点棱柱体单元。从单元位移插值开始,识别第一个单元的平衡非恒定应力模式,并与恒定应力模型正交,以提高计算效率。对于第二个单元,非恒定应力模式是非平衡的,为了稳定还原积分单元而选择。前两个元素用于三维连续体分析,两者都通过了三维连续体元素的补丁测试。第三个元素主要用于板/壳分析。通过新的假定应变方案缓解了剪切锁定,该方案保持了与扭转载荷相关的单元精度。此外,通过使用第一单元的混合应力模式,可以克服沿平面内和平面外方向的泊松锁定。第三个元件通过了板/壳元件的贴片测试。除非该元素采用正确的棱柱几何体,否则它无法通过三维连续体元素的补丁测试。可以看出,所有提议的元素都明显比传统的完全集成元素更准确。

MSC公司: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软件:

ABAQUS/标准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分析与设计中的有限元》,第1页,131–(1985)
[2] Sze,《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5第1页–(1992)
[3] Taylor,《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10 pp 1211–(1976)
[4] 巴赫拉赫,《计算机与结构》26,第453页–(1987)
[5] 刘,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54 pp 69–(1998)
[6] Sze,《分析与设计中的有限元》37 pp 639–(2001)
[7] 麦克尼尔,《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第24页,1793–(1987)
[8] Sze,《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7 pp 907–(2000)
[9] Bischoff,《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0 pp 4427–(1997)
[10] Sze,《工程中数值方法的通信》,第8页,第385页–(1992年)
[11] Sze,《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6 pp 3303–(1993)
[12] Sze,《分析与设计中的有限元》,第24页,第1页–(1996年)
[13] 有限元法(第5版)。巴特沃斯·海尼曼:牛津,2000年。
[14] 线性三角形弯曲元件。《有限元数学与应用》IV:MAFELAP(编辑),学术出版社:纽约,127-142。
[15] 板壳理论(第2版)。McGraw-Hill:纽约,1970年。
[16] 麦克尼尔,《分析与设计中的有限元》,第1页,第3页–(1985年)
[17] Hibbitt,Karlsson&Sorensen,Inc.ABAQUS/标准用户手册。波塔基特:罗德岛,2001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声称其完整性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