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性系统的鲁棒采样数据镇定:一种输入延迟方法。 (英语) Zbl 1072.93018号

作者提出了必要的LMI条件,用于检查线性静态反馈是否渐近稳定具有已知采样率界的线性采样数据系统。通过将采样解释为一个时变不确定时滞,并将所得系统表示为广义形式,得到了结果。在足够快的采样下,LMI对于连续稳定控制器是可行的。还讨论了饱和反馈律的推广。

MSC公司:

93C57 采样数据控制/观测系统
93D15号 通过反馈稳定系统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15A39型 矩阵的线性不等式
34A09号 隐式常微分方程,微分代数方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阿童木,K。;Wittenmark,B.,自适应控制(1989),Addison-Wesley:马萨诸塞州Addison-Whesley Reading·Zbl 0697.93033号
[2] 巴米耶,B。;皮尔逊,J。;弗朗西斯,B。;Tannenbaum,A.,线性周期系统的提升技术,《系统与控制快报》,17,79-88(1991)·兹比尔074793057
[3] Basar,T.和Bernard,P.(1995年)\(H_∞)最优控制和相关的极小极大设计问题。动态博弈方法。; Basar,T.和Bernard,P.(1995年)\(H_∞)最优控制和相关的极小极大设计问题。动态博弈方法。·Zbl 0835.93001号
[4] 曹毅。;Lin,Z。;Hu,T.,输入饱和下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49,233-240(2002)·Zbl 1368.93461号
[5] 曹毅。;孙,Y。;Cheng,C.,多状态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镇定,IEEE自动控制汇刊,431608-1612(1998)·Zbl 0973.93043号
[6] Chen,T。;Francis,B.,(H_2)最优采样数据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36387-397(1991)·Zbl 0748.93063号
[7] 杜勒鲁,G。;Glover,K.,结构化LTI扰动下采样数据系统的鲁棒镇定,IEEE自动控制汇刊,381497-1508(1993)·Zbl 0790.93111号
[8] Fridman,E.,最优数字控制设计问题中后效模型的使用,自动化和远程控制,53,10,1523-1528(1992),(英语.俄语原文)·Zbl 0805.49013号
[9] Fridman,E.,基于delayA Lyapunov方法的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数学分析与应用杂志,273,1,24-44(2002)·兹比尔1032.34069
[10] 弗里德曼,E。;Pila,A。;Shaked,U.,饱和执行器时滞系统的区域镇定和(H_∞)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13,9,885-907(2003)·Zbl 1029.93022号
[11] 弗里德曼,E。;Shaked,U.,线性时滞系统的改进镇定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47,11,1931-1937(2002)·兹比尔1364.93564
[12] 高,H。;Wang,C.,关于“线性时滞系统(H)∞控制的描述性系统方法”的评论和进一步结果,IEEE自动控制汇刊,48,3,520-525(2003)·Zbl 1364.93211号
[13] Hale,J。;Lunel,S.,《泛函微分方程导论》(1993),Springer:Springer纽约·Zbl 0787.34002号
[14] 胡,L。;曹毅。;Shao,H.,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约束鲁棒采样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12447-464(2002)·Zbl 1026.93035号
[15] 胡,L。;Lam,J。;曹毅。;Shao,H.,线性不确定系统鲁棒H_2采样控制的LMI方法,IEEE事务系统人与控制论,B,33,149-155(2003)
[16] 科尔马诺夫斯基,V。;Myshkis,A.,泛函微分方程的应用理论(1999),Kluwer:Kluwer-Dordrecht·Zbl 0917.34001号
[17] Yu Mikheev。五、。;Sobolev,V.A。;Fridman,E.M.,《数字控制系统的渐近分析》,《自动化和远程控制》,49,9,1175-1180(1988),(英文.俄文原文)·Zbl 0692.93046号
[18] 尼古列斯库,S.I。;de Souza,C。;杜加德,L。;Dion,J.M.,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指数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43,5,743-748(1998)·Zbl 0912.93053号
[19] Oishi,Y.,采样数据稳健稳定的保守度界及其对采样周期的依赖,《系统与控制快报》,32,11-19(1997)·Zbl 0901.93039号
[20] 奥斯本,S。;Bernstein,D.,采样数据控制器可实现闭环(H_2)性能的精确处理从连续时间到开环,Automatica,31,4,617-620(1995)
[21] 西瓦尚卡尔,N。;Khargonekar,P.,带跳线性系统的(L_2)诱导范数的特征及其在采样数据系统中的应用,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32,1128-1150(1994)·Zbl 0802.93017号
[22] Takaba,K。;Morihira,N。;Katayama,T.,广义系统的广义Lyapunov定理,《系统与控制快报》,2449-51(1995)·Zbl 0883.93035号
[23] Tarbouriech,S.公司。;Gomes da Silva,J.,通过LMI的饱和控制的连续时滞系统的控制器综合,IEEE自动控制汇刊,45,1,105-111(2000)·Zbl 0978.93062号
[24] 特伦特曼,H。;Stoorvogel,A.,采样数据和离散时间最优控制,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33,3,834-862(1995)·Zbl 0839.93050号
[25] Yamamoto,Y.(1990年)。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函数空间方法。第29次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 Yamamoto,Y.(1990年)。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函数空间方法。第29次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