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特南谈实在论、参考和真理:量子力学的问题。 (英语) 兹比尔1067.81504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对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关于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著作进行了批判性评价,特别是他对量子力学中解释性问题的研究。我追溯了他的思想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当时他在意义、指称和真理问题上采取了强烈的因果现实主义立场,通过他中期作品中的“内部现实主义”方法,到他最新著作中提出的各种形式的实用主义、自然化或“常识”认识论。我的论点是,普特南从成熟的现实主义观点中退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认为这不可能与量子力学对我们理解亚原子领域的过程和事件的影响相一致。然而,我建议,鉴于正统量子力学的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这种回应应该被视为过早(哥本哈根)另一种解释的存在——大卫·玻姆的隐藏变量理论——完美地匹配了既定的预测-观察结果,同时提供了可信的现实主义本体论。我还研究了普特南(Putnam)采用非标准(三值)“量子逻辑”与其他哲学家(其中包括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的思想的关系,这些哲学家支持更全球化或教条主义版本的反现实主义。我的结论是,普特南的早期(因果现实主义)立场绝不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现在认为各种论据都是决定性的反对。

MSC公司:

81第05页 量子理论中的一般问题和哲学问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LBERT D.Z.,《量子力学与经验》(1993)
[2] 贝尔J.S.,《量子力学中的可说与不可说:量子哲学论文集》(1987)
[3] 布鲁尔·D·维特根斯坦:知识的社会理论(1983)
[4] 内政部:10.4324/9780203201107·doi:10.4324/9780203201107
[5] BOHM D.,《未分裂的宇宙:量子理论的本体论解释》(1993)
[6] BOHR N.,《物理评论》,第2辑,第696页–(1935)·Zbl 0011.37802号
[7] BOHR N.,《原子物理学与人类知识》(1958)·Zbl 0084.0010号
[8] BOHR N.,《尼尔斯·玻尔的哲学著作3》(1967年)
[9] BOHR 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科学家pp 199–(1969)
[10] 内政部:10.1088/0034-4885/41/12/002·doi:10.1088/0034-4885/41/12/002
[11] 库欣J.T.,《量子力学:历史偶然性和哥本哈根霸权》(1994)·Zbl 0828.00005
[12] 库欣J.,量子理论的哲学后果:对贝尔定理的思考(1989)
[13] DE BROGLIE L.,物理学和微物理学(1960)
[14] 戴蒙德·C,《现实主义精神: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心灵》(1995)
[15] DUMMETT M.,《真理与其他谜》(1978)
[16] DUMMETT M.,《真理与其他谜》,第269页–(1978年)
[17] DUMMETT M.,《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1991)
[18] DOI:10.1103/物理版本47.777·Zbl 0012.04201号 ·doi:10.1103/PhysRev.47.777
[19] FEYERABEND P.K.,《哲学研究》第45页–(1958年)
[20] FINE A.,《颤抖的游戏:爱因斯坦、现实主义和量子理论》(1986)
[21] FOLSE H.J.,《尼尔斯·玻尔的哲学:互补框架》(1985)·Zbl 1222.81011号
[22] 弗雷格·G,《古洛布·弗雷格哲学著作的翻译》,第56页–(1966年)
[23] GARDEN R.W.,《现代逻辑与量子力学》(1983年)
[24] 内政部:10.1017/CBO9780511570674·doi:10.1017/CBO9780511570674
[25] 古德曼N.,《创造世界的方式》(1978)
[26] 哈克S.,《偏离逻辑:一些哲学问题》(1974)
[27] 哈金一,代表与介入:自然科学哲学导论(1983)
[28] 海森贝克·W·,《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1949)
[29] 内政部:10.1017/CBO9780511622687·Zbl 0854.0009 ·doi:10.1017/CBO9780511622687
[30] HONNER J.,《自然的描述:尼尔斯·玻尔与量子物理哲学》(1987)
[31] JAMMER M.,《量子物理哲学:历史视野中的量子力学解释》(1974)
[32] KRIPKE S.,命名和必要性(1980)
[33] KUHN T.,《科学革命的结构》,第2页。编辑(1970)
[34] LUCAS J.R.,时空与电磁(1990)
[35] 马尔科姆·N,《没有什么是隐藏的:维特根斯坦对其早期思想的批评》(1986)
[36] MAUDLIN T.,《量子非线性与相对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启示》(1993)
[37] MCCULLOCII G.,《心灵及其世界》(1995年)
[38] MISAK C.J.,《验证主义:历史与前景》(1995年)
[39] MITTELSTAEDT P.,量子逻辑(1994)
[40] NORRIS C.,《量子理论与现实主义的困境:对量子力学的哲学回应》(2000)·Zbl 1090.81003号
[41] NORRIS C.,《关注差距:两种传统中的认识论和科学哲学》(2000年)
[42] 纽约市,MJ。,分子现实(1972)
[43] 佩林J.,《原子》(1923)
[44] 菲利普斯·D.L.、维特根斯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1977)·doi:10.1007/978-1-349-03160-3
[45] 波普尔·K.R.,量子理论与物理学中的分裂(1962)
[46] PUTNAM H.,《数学、物质与方法》,第79页–(1975)·Zbl 0311.00035号 ·doi:10.1017/CBO9780511625268.007
[47] PUTNAM H.,数学、物质和方法1,第130页–(1975)·Zbl 0311.00035号 ·doi:10.1017/CBO9780511625268.009
[48] PUTNAM H.,数学、物质和方法1,第166页–(1975年)·Zbl 0311.00035号 ·doi:10.1017/CBO9780511625268.011
[49] PUTNAM H.,数学、物质和方法1,第174页–(1975年)·Zbl 0311.00035号 ·doi:10.1017/CBO9780511625268.012
[50] 内政部:10.1017/CBO9780511625251·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
[51] 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0·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0
[52] 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4·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4
[53] 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5·doi:10.1017/CBO9780511625251.015
[54] DOI:10.1017/CBO9780511625275.005·doi:10.1017/CBO9780511625275.005
[55] DOI:10.1017/CBO9780511625275.016·doi:10.1017/CBO9780511625275.016
[56] PUTNAM H.,《现实主义的许多步伐》(1987)
[57] PUTNAM H.,《表现与现实》(1988年)
[58] PUTNAM H.,《人脸现实主义》(1990)
[59] PUTNAM H.,《更新哲学》(1992)
[60] 内政部:10.2307/2940978·doi:10.2307/2940978
[61] PUTNAM H.,实用主义(1995)
[62] QUINE W.V.,《逻辑观点的证明》,第20页,第2页。编辑(1961)
[63] RAE A.I.M.,《量子物理:幻觉还是现实?(1986)
[64] 雷德黑德M.,《不完全性、非局部性和现实主义:量子力学哲学的序言》(1987)
[65] REICHENBACH H.,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1944)
[66] DOI:10.1093/分钟/XIV.4.479·doi:10.1093/mind/XIV.4.479
[67] SCHRODINCER E.,《波浪力学快报》(1967)
[68] SCHWARTZ S.,命名、必要性和自然种类(1977)
[69] 内政部:10.4324/9780203221303·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4324/9780203221303
[70] TELLER P.,量子场论解释性导论(1994)·Zbl 0864.00019号
[71] 内政部:10.1093/0198244274.001.0001·doi:10.1093/0198244274.001.0001
[72] VAN FRAASSEN B.,《量子力学:经验主义观点》(1992年)
[73] 惠勒·J.A.,《时间的前沿》(1978)·Zbl 0446.70002号
[74] 惠勒J.A.,量子理论与测量(1983)·doi:10.1515/9781400854554
[75] 维特根斯坦L.,《哲学研究》(1958年)·Zbl 1028.03003号
[76] 维特根斯坦,L.1969。”关于确定性”。编辑:ANSCOMBE,G.E.M.和VON WRIGHT,G.H.牛津:布莱克威尔。
[77] 维特根斯坦,L.1976。”威尔根斯坦的数学哲学讲座”。编辑:DIAMOND,C.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78] WRICSUT C.,真理与客观性(199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