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无网格方法的钣金冲压工艺模具形状优化设计。 (英语) Zbl 1065.74584号

总结:基于拉格朗日公式,提出了钣金冲压工艺的模具形状设计敏感性分析(DSA)和优化。基于超弹性的弹塑性材料模型用于包含大变形效应的本构关系。采用修正的库仑摩擦模型,通过罚函数法对工件与刚性模具之间的接触条件进行了求解。工件的区域通过无网格方法离散化。使用设计速度概念,针对刚性模具形状参数制定了基于连续性的DSA。模具形状扰动通过接触变分形式对结构性能产生影响。讨论了变形相关压力载荷对设计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灵敏度方程使用与响应分析相同的切线刚度矩阵。线性设计灵敏度方程在每个收敛荷载步处求解,无需迭代,计算效率很高。将灵敏度信息的准确性与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解决了模具形状设计优化问题,以获得所需的工件形状,从而最小化回弹效应,并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MSC公司:

第74页第10页 固体力学中其他性质的优化
74M15型 固体力学中的接触
74M10个 固体力学中的摩擦
74立方厘米 大应变、速率无关的塑性理论(包括非线性塑性)

软件:

运输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结构系统的设计敏感性分析。学术出版社:纽约,纽约,1986年·Zbl 0618.73106号
[2] Zienkiewicz,《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第14页,第15页–(1978年)·doi:10.1016/0020-7683(78)90062-8
[3] 马尼亚蒂,《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9页1199–(1996)·Zbl 0874.73048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60415)39:7<1199::AID-NME900>3.0.CO;2-5
[4] Antunez,《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37,第189页–(1996)·Zbl 0886.73041号 ·doi:10.1016/S0045-7825(96)01003-1
[5] 赵,《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40 pp 1213–(1997)·Zbl 0890.73047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70415)40:7<1213::AID-NME110>3.0.CO;2-H型
[6] Chung,《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第42页,第1343页–(1998年)·Zbl 0908.73073号 ·doi:10.1002/(SICI)1097-0207(19980830)42:8<1343::AID-NME408>3.0.CO;2-B型
[7] 通过基于稳定位移的公式设计和分析大变形连续弹塑性制造过程。第七届AIAA/USAF/NASA/ISSMO多学科分析与优化研讨会,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98年;1396-1406.
[8] Lee,《应用力学杂志》,第36页,第1页–(1969年)·兹伯利0179.55603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3564580
[9] Simo,《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99,第61页–(1992)·Zbl 0764.73089号 ·doi:10.1016/0045-7825(92)90123-2
[10] 莫兰,《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29页483–(1990)·Zbl 0724.73221号 ·doi:10.1002/nme.1620290304
[11] Eterovic,《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0,第1099页–(1990)·Zbl 0714.73035号 ·doi:10.1002/nme.1620300602
[12] Weber,《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第79页,第173页–(1990)·Zbl 0731.73031号 ·doi:10.1016/0045-7825(90)90131-5
[13] Miehe,《计算机与结构》52,第969页–(1994年)·Zbl 0900.73206号 ·doi:10.1016/0045-7949(94)90081-7
[14] Badrinarayanan,《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29页319–(1996)·Zbl 0860.73042号 ·doi:10.1016/0045-7825(95)00859-4
[15] 关于大弹塑性变形结构的变分设计灵敏度分析的备注。第七届AIAA/USAF/NASA/ISSMO多学科分析与优化研讨会,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98年;349-358.
[16] 形状优化简介。施普林格:柏林,1991年。
[17] 摩擦接触问题的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第七届AIAA/USAF/NASA/ISSMO多学科分析与优化研讨会,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98年;1071-1081.
[18] 接触有限变形弹塑性形状设计灵敏度公式。第三届世界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大会,5月17日至21日,纽约州布法罗,1999年。
[19] Hibbitt,《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14 pp 937–(1979)·兹伯利03977.3041 ·doi:10.1002/nme.1620140613
[20] Schweizerhof,《计算机与结构》,第18页,1099–(1984)·Zbl 0554.73069号 ·doi:10.1016/0045-7949(84)90154-8
[21] Simo,《应用数值方法中的通信》,第7页,第513页–(1991年)·Zbl 0735.73080号 ·doi:10.1002/cm.1630070703
[22] Belytschko,《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37 pp 229–(1994)·Zbl 0796.73077号 ·doi:10.1002/nme.1620370205
[23] Belytschko,《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39 pp 3–(1996)·Zbl 0891.73075号 ·doi:10.1016/S0045-7825(96)01078-X
[24] 刘,《国际流体数值方法杂志》,20 pp 1081–(1995)·Zbl 0881.76072号 ·doi:10.1002/fld.165020824
[25] 陈,《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39页,195–(1996)·Zbl 0918.73330号 ·doi:10.1016/S0045-7825(96)01083-3
[26] Chen,计算力学22 pp 289–(1998)·Zbl 0928.74115号 ·doi:10.1007/s004660050361
[27] Kim,AIAA Journal 38第1742页–(2000)·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2514/2.1163
[28] 陈,《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87 pp 441–(2000)·Zbl 0980.74077号 ·doi:10.1016/S0045-7825(00)80004-3
[29] 陈,《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181,第117页–(2000)·Zbl 0973.74088号 ·doi:10.1016/S0045-7825(99)00067-5
[30] DOT用户手册。VMA公司: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斯普林斯,1997年。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