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张力的理论和计算:第二梯度法中通过能量守恒消除寄生电流。 (英语) Zbl 1058.76597号

摘要:对具有表面张力的流体流动计算中的误差进行了检验。当毛细管数较大时,这些误差会导致较大的寄生流,并且通常被归因于欠分辨界面区域的截断误差。使用第二梯度法进行的研究表明,在计算表面能和动能之间的能量交换时,如果消除截断误差,能量将严格守恒,寄生电流将减少到四舍五入。结果基于一般热力学参数,并可用于指导其他方法的改进,例如通常与流体体积法一起使用的连续表面力法。

MSC公司:

76M99型 流体力学基本方法
76A05型 非牛顿流体

软件:

SURFER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安德森,D.M。;麦克法登,G.B。;Wheeler,A.A.,《流体力学中的界面扩散方法》,年。流体力学版次。,30, 139 (1998) ·Zbl 1398.76051号
[2] Brackbill,J.U。;科特,D.B。;Zemach,C.,《模拟表面张力的连续体方法》,J.Compute。物理。,100, 335 (1992) ·Zbl 0775.76110号
[3] 卡萨尔,P。;Gouin,H.,Surles interfaces liquide-vapeur non-isothermes,J.Méc。塞奥尔。申请。,7, 689 (1988)
[4] 卡萨尔,P。;Gouin,H.,Relation entre l’e quation de l’energie et l’e qution du movement en theorye de korteweg de la capillarié,C.R.Acad.《关系研究》。科学。巴黎,300231(1985)·Zbl 0581.76089号
[5] Dell’Isola,F。;Gouin,H。;Rotoli,G.,《二阶梯度理论下球壳状界面的成核:数值模拟》,《欧洲力学杂志》。B、 15.545(1996)·Zbl 0887.76008号
[6] 爱德华兹,D.A。;Brenner,H。;Wasan,D.T.,界面传输过程与流变学(1991),巴特沃斯-海涅曼:巴特沃斯-海涅曼-斯通汉姆
[7] 加蒂诺,R。;Seppecher,P.,《流体-流体界面与材料特性的建模》,J.Theor。申请。机械。,225 (1986) ·Zbl 0613.76116号
[8] Jackmin,D.,使用相场建模计算两相Navier-Stokes流,J.Compute。物理。,155, 96 (1999) ·Zbl 0966.76060号
[9] Jamet,D。;O.勒贝格。;库特里斯,N。;Delhaye,J.M.,第二种梯度法,用于带相变的液-气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J.Compute。物理。,169624(2001年)·Zbl 1047.76098号
[10] Jamet,D。;O.勒贝格。;Delhaye,J.M.,基于二阶梯度理论的液-气界面的数值描述,流体。机械。决议,22,1(1995)
[11] 拉法里,B。;纳尔多,C。;斯卡多维利,R。;Zaleski,S。;Zanetti,G.,《利用SURFER,J.Compute对多相流中的合并和破碎进行建模》。物理。,113, 134 (1994) ·Zbl 0809.76064号
[12] 朗道,L.D。;Lifshitz,E.M.,《流体力学》(1959),佩加蒙:纽约佩加蒙
[13] 麦克法登,G.B。;惠勒,A.A。;Braun,R.J。;Coriell,S.R。;Sekerka,R.F.,各向异性界面的相场模型,Phys。E版,48,2016(1993)·Zbl 0791.35159号
[14] 波皮内特,S。;Zaleski,S.,《准确表示表面张力的前向跟踪算法》,国际期刊编号。液体方法,30775(1999)·Zbl 0940.76047号
[15] 罗林森,J.S。;Widom,B.,毛细管分子理论(1982),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
[16] Seppecher,P.,《第二梯度极限条件练习曲》:《毛细血管案例》,C.R.Acad。科学。,309, 497 (1989) ·Zbl 0672.76004号
[17] 托雷斯,D.J。;Brackbill,J.U.,《点集方法:无连接的前跟踪》,J.Compute。物理。,165, 620 (2000) ·兹比尔0998.76070
[18] Tryggvason,G。;邦纳,B。;Esmaeeli,A。;Al-Rawahi,N。;Juric,D。;Tauber,W。;Han,J。;Nas,S。;Jan,Y.-J.,多相流计算的前置跟踪方法,J.Compute。物理。,169, 708 (2001) ·Zbl 1047.7657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