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未知扰动完全补偿的自适应非线性跟踪。 (英语) Zbl 1047.93550号


MSC公司:

93D21号 自适应或鲁棒稳定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博尼拉,医学硕士。;Cheang,J.A。;Lozano,R.,《关于在非最小相位SISO系统中使用自适应预补偿器抑制输出扰动》,(第33届IEEE决策和控制会议论文集第2卷)。第33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记录第2卷,佛罗里达州(1994),1183-1184
[2] Buchner,H.J。;Hemami,H.,机器人系统中干扰的伺服补偿,国际J控制,48,273-288(1988)·Zbl 0652.93041号
[3] Davison,E.J.,线性时不变多变量系统伺服机构问题的鲁棒控制,IEEE Trans-Atom control,21,1,25-34(1976)·Zbl 0326.93007号
[4] 德索尔,C.A。;Lin,C.-A.,带PI控制器的MIMO非线性系统的跟踪和干扰抑制,IEEE Trans-Autom Control,30,9,861-867(1985)·Zbl 0573.93027号
[5] Di Benedetto,M.D.,非线性输出调节内部模型的合成,国际J控制,451023-1034(1987)·Zbl 0651.93031号
[6] 埃利奥特,H。;Goodwin,G.C.,内部模型原理的自适应实现,第23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论文集,美国,1292-1297(1984)
[7] 弗朗西斯,B.A。;Wonham,W.M.,线性多变量调节器的内部模型原理,应用数学光学,2170-194(1975)·Zbl 0351.93015号
[8] Gang Feg;Palaniswami,M.,基于内部模型原理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统一处理,国际控制杂志,54,4,883-901(1991)·Zbl 0752.93039号
[9] 格里戈里耶夫,V。;德罗兹多夫。;拉夫伦提耶夫。;Ushakov,A.,离散控制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1983年),Mashinostroenie:Mashinostoenie-Leningrad,(俄语)
[10] 黄,J。;Rugh,W.J.,《零误差流形上的稳定性与非线性伺服机构问题》,IEEE Trans-Autom。控制,37,7,1009-1013(1992)·Zbl 0767.93042号
[11] Isidori,A。;Byrnes,C.I.,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IEEE Trans-Autom Control,35,2,131-140(1990)·Zbl 0704.93034号
[12] Johnson,C.D.,线性调节器和伺服机构问题中外部干扰的调节,IEEE Trans-Autom Control,16,6,635-644(1971)
[13] Khalil,H.K.,反馈线性化系统的鲁棒伺服机构输出反馈控制器,Automatica,30,10,1587-1599(1994)·Zbl 0816.93032号
[14] Krstić,M。;Kanellakopoulos,I。;Kokotović,P.V.,非线性和自适应控制设计(1995),威利:威利纽约·Zbl 0763.93043号
[15] Nikiforov,V.O.,《输入扰动的自适应伺服补偿》,(第13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第13届世界大会,美国(1996)),175-180,第K卷
[16] Nikiforov,V.O.,《抑制SISO系统中不确定确定性干扰的自适应控制器》,(欧洲控制会议,欧洲控制大会,比利时布鲁塞尔(1997))
[17] Tseng,H.C.,非线性系统中的误差反馈伺服机构,国际J控制,551093-1114(1992)·Zbl 0757.93031号
[18] 亚·茨普金。Z。;Nadezhdin,P.V.,《具有内部模型的稳健标称连续时间系统设计》,(第12届IFAC世界大会筹备,第10卷)。准备。第十二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大会,第10卷,澳大利亚(1993年),23-26
[19] Wonham,W.M.,线性多变量控制:几何方法(1979),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393.93024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