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病原体SIS流行模型。 (英语) Zbl 1047.92041号

摘要:研究了具有多病原体菌株的离散时间SIS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感染这些菌株的人群可能局限于一个地理区域或斑块,或者可能分散在两个斑块之间。这些模型是差分方程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多个病原体菌株在单个斑块和两个斑块中的持久性和灭绝动力学。
结果表明,对于单斑块模型,基本繁殖数决定了哪一个菌株占主导地位并持续存在。基本繁殖数最大的菌株是持续存在并超过所有其他菌株的菌株,前提是其数量大于一。然而,在两阶段传染病模型中,每个菌株的传播概率和基本繁殖数决定了菌株是否存在。有了两个补丁,就更有可能同时存在多个菌株。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有助于说明宿主种群中病原体菌株的竞争排斥和共存。

MSC公司:

92天30分 流行病学
39甲11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MSC2000)
37N25号 生物学中的动力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ckleh A.Allen L.J.S.在具有可变人口规模的流行病模型中病原体的竞争排斥和共存J.Math。生物.2003出版·Zbl 1023.92022号
[2] Allen L.J.S.一些离散时间SI、SIR和SIS流行病模型数学。Biosci公司。124 1994 83 105 ·Zbl 0807.92022号
[3] Allen L.J.S.Burgin A.M.离散时间数学中确定性和随机SIS及SIR模型的比较。Biosci公司。163 2000 1 31 ·Zbl 0978.92024号
[4] Anderson R.M.May R.M.寄主和寄生虫寄生虫学的共同进化85 1982 411 426·Zbl 0529.92014号
[5] Anderson R.M.May R.M.人类动力学和控制传染病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
[6] Andreasen V.Lin J.Levin S.A.产生部分交叉免疫的共循环流感菌株的动力学J.Math。生物.35 1997 825 842·Zbl 0874.92023号
[7] Andreasen V.Pugliese A.密度依赖性宿主死亡率诱导的病原体共存J.Theor。生物学177 1995 159 165
[8] Bremermann H.J.Thieme H.R.病原体毒力的竞争排除原则J.数学。生物学27 1989 179 190·Zbl 0715.92027号
[9] Castillo Chavez C.Huang W.Li J.淋病模型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竞争性排斥SIAM J.Appl。数学。56 1996 494 508 ·Zbl 0845.92021号
[10] Castillo-Chavez C.Huang W.Li J.女性易感性对性病多病原体菌株共存的影响J.数学。生物.35 1997 503 522·Zbl 0878.92023号
[11] Castillo-Chavez C.Huang W.Li J.SIS STD模型中多个菌株的竞争排斥和共存SIAM J.Appl。数学。59 1999 1790 1811 ·Zbl 0934.92029号
[12] Castillo Chavez C.Yakubu A.A.分散,疾病和生命史进化数学。Biosci公司。173 2001 35 53 ·Zbl 1005.92029号
[13] Castillo-Chavez C.Yakubu A.A.离散时间斑块状环境中的种内竞争、传播和疾病动力学Castillo-Chavez C.Blower S.van den Driessche P.Kirschner D.Yakubu.A.A.新兴和复发传染病的数学方法。施普林格出版社简介纽约2002 165 181·Zbl 1021.92031号
[14] Doebeli M.Ruxton G.D.通过在集合种群中的空间格局形成和长距离扩散过程实现稳定。R.Soc.伦敦。B 265 1998 1325 1332·Zbl 0896.92027号
[15] Elaydi S.N.《差分方程导论》,第二版,Springer-Verlag,纽约,1999年·Zbl 0930.39001号
[16] Feng Z.Velasco-Hernández J.X.登革热向量-宿主模型中的竞争排斥J.Math。生物.35 1997 523 544·Zbl 0878.92025号
[17] Hanski I.元种群生态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18] Hethcote H.W.传染病数学SIAM Rev.42 2000 599 653·Zbl 0993.92033号
[19] Hochberg M.E.Holt R.D.竞争性寄生虫的共存I,跨物种感染的作用Am.Nat.136 1990 517 541
[20] Hudson P.J.Rizzoli A.Grenfell B.T.Heestebek H.Dobson A.P.《野生动物疾病生态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21] Lehman C.L.Tilman D.空间生境中的竞争Tilman D.Kareva P.空间生态学:空间在种群动态和种间相互作用中的作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新泽西州普林斯顿,1997年185 203
[22] 莱文S.A.社区均衡和稳定性,以及竞争排斥原则的延伸Am.Nat.104 1970 413 423
[23] 莱文S.A.《美国国家》108 1974 207 221
[24] Levin S.Pimentel D.《寄生宿主系统中间增长率的选择美国国家》117 1981 308 315
[25] May R.M.空间混沌及其在生态学和进化中的作用Levin S.A.数学生物学前沿Springer-Verlag Berlin和Heidelberg 1994 326 344
[26] 5月R.M.安德森R.M.寄生虫和宿主共同进化中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R.Soc.伦敦。B 219 1983 281 313·Zbl 0529.92014号
[27] May R.Nowak M.A.重叠感染、集合种群动态和毒力进化J.Theor。生物学170 1995 95 114
[28] May R.M.Nowak M.A.联合感染和寄生虫毒力的进化过程。R.Soc.伦敦。B 261 1995 209 215
[29] Mosquera J.Adler F.R.毒力进化:共同感染和重叠感染的统一框架J.Theor。生物学195 1998 293 313
[30] Nowak M.A.May R.M.重叠感染和寄生虫毒力的进化过程。R.Soc.伦敦。B 255 1994 81 89号
[31] Okubo A.Levin S.A.扩散与生态问题第二版,Springer-Verlag纽约、柏林和海德堡,2001年
[32] Pacala S.W.Levin S.A.生物生成的空间模式和竞争物种的共存Tilman D.Kareva P.空间生态学:空间在种群动力学和种间相互作用中的作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新泽西州普林斯顿,1997 204 232
[33] Pugliese A.关于寄生虫菌株Math的进化共存。Biosci公司。177和178 2002 355 375·兹比尔0995.92036
[34] Rohani P.R.May R.M.Hassell M.P.混合种群和平衡稳定性:空间结构的影响J.Theor。生物学181 1996 97 109
[35] Schmaljohn C.Hjelle B.汉坦病毒:一个正在出现的全球性疾病问题。感染。数字化信息系统。3 2 1997 95 104
[36] van Baalen M.Sabelis M.W.多重感染的动力学和毒力的进化Am.Nat.146 1995 881 910
[37] Yodzis P.Levin S.《空间与生态社区结构的竞争》Springer-Verlag Berlin,海德堡,纽约,1978年·Zbl 0387.9200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