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Golog,一种基于情境演算的并发编程语言。 (英语) Zbl 0948.68175号

概要:作为规划的替代方案,考虑了一种基于并发程序执行的高级代理控制方法。给出了这种编程语言的情境演算中的形式化定义,并举例说明。该语言包括用于确定并发进程执行优先级、在某些条件满足时中断执行以及处理外部操作的工具。该语言不同于其他并发过程形式,因为初始状态可以不完全指定,原始操作可以由情境演算中的公理定义。该语言的一些数学特性已被证明,例如,所提出的语义与前面给出的无并发语言部分的语义等价。

MSC公司:

68T40型 机器人人工智能
2010年第68季度 计算模式(非确定性、并行、交互式、概率性等)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DOI程序

参考文献:

[1] 安德鲁斯·G·R。;Schneider,F.B.,并发编程的概念和符号,ACM Compute。调查,第15卷,第1卷,第3-43卷(1983年)·Zbl 0515.68025号
[2] 布拉特曼,M.E。;以色列,D.J。;Pollack,M.E.,《计划与资源基础的实践推理》,《计算》。《情报》,第4卷,349-355(1988)
[3] Bonner,A.J。;Kifer,M.,《事务逻辑中的并发和通信》,(逻辑编程联合国际会议和研讨会(JICSLP),德国波恩(1996)),142-156
[4] De Bakker,J。;De Vink,E.,《控制流语义学》(1996),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学院出版社剑桥·Zbl 0941.68079号
[5] 陈晓杰。;De Giacomo,G.,《关于不确定性和并发行为的推理:过程代数方法》,《人工智能》,第107、1、63-98卷(1999)·Zbl 0910.68075号
[6] 德贾科莫,G。;Lespérance,Y。;Levesque,H.J.,《情境演算中并发执行、优先中断和外生动作的推理》(Proc.IJCAI-97,日本名古屋(1997)),1221-1226
[7] 德贾科莫,G。;Levesque,H.J.,《高级程序感知增量解释器》,(认知机器人——1998年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秋季研讨会论文,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技术报告FS-98-02(1998),美国人工智能出版社: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公园),28-34
[8] Dixon,M.,《嵌入式计算和程序语义》,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论文(1991年):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也作为Xerox PARC技术报告SSL-91-1出版
[9] 德贾科莫,G。;Ternovskaia,E。;Reiter,R.,《情境演算中的非终止过程》(Proc.AAAI-97机器人、软机器人、Immobots:行动、规划和控制理论研讨会,普罗维登斯,RI(1997))
[10] van Eijk,R.M。;de Boer,F.S。;范德霍克,W。;Meyer,J.-J.Ch.,《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信念修正》(Müller,J.P.;Singh,M.P.,Rao,A.S.,Proc.ATAL-98,Paris(1998)),75-89
[11] Fisher,M.,《并发MetateM-语言及其应用的调查》,(Gabbay,D.M.;Ohlbach,H.J.,《时态逻辑程序》,第一届国际会议,《人工智能课堂讲稿》,第827卷(1994),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480-505·Zbl 0949.68532号
[12] Gelfond,M。;Lifschitz,V.,《用逻辑程序表示动作和变化》,《逻辑编程》,第17卷,301-327(1993)·Zbl 0783.68024号
[13] Green,C.C.,《以分辨率证明定理作为问答系统的基础》(机器智能,第4卷(1969年),爱丁堡大学出版社:爱丁堡学院出版社),183-205·Zbl 0239.68015号
[14] 古普塔,V。;Jagadeesan,R。;Saraswat,V.A.,《不断变化的计算》,《科学》。计算。编程,第30卷,3-50(1998)·Zbl 0891.68039号
[15] Hennessy,M.,《编程语言的语义》(1990),威利出版社:威利纽约·Zbl 0723.68067号
[16] Hindriks,K.V。;de Boer,F.S。;范德霍克,W。;Meyer,J.-J.Ch.,抽象代理编程语言的形式语义,(Singh,M.P.;Rao,A.;Wooldridge,M.J.,Proc.ATAL-97)。程序。ATAL-97,《人工智能讲义》,第1365卷(1998年),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215-229
[17] Hoare,C.A.R.,《通信顺序过程》(1985),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悬崖·Zbl 0637.68007号
[18] Leivant,D.,《高阶逻辑》(《人工智能和逻辑编程中的逻辑手册》,第2卷(1994年),克拉伦登出版社:克拉伦登出版社牛津版),229-321
[19] Lespérance,Y。;Jenkin,M。;Tam,K.,《基于逻辑的机器人编程框架中的反应性》,(《认知机器人学——1998年AAAI秋季研讨会论文集》,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技术报告FS-98-02(1998),AAAI出版社:AAAI Press Menlo Park,CA),98-105
[20] 莱维斯克,H.J。;Reiter,R。;Lespérance,Y。;林,F。;Scherl,R.B.,GOLOG:动态域的逻辑编程语言,J.logic programming,第31卷,59-84(1997)·Zbl 0880.68008号
[21] 林,F。;Reiter,R.,《重新审视状态约束》,J.Logic Comput。,第4卷,第5卷,第655-678页(1994年)·Zbl 0815.68096号
[22] 林,F。;Reiter,R.,《如何开发数据库》,《人工智能》,第92卷,第131-167页(1997年)·Zbl 1017.68510号
[23] Lloyd,J.W.,《逻辑编程基础》(1987),《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Zbl 0547.68005号
[24] 麦卡锡,J。;Hayes,P.,《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一些哲学问题》,(机器智能,第4卷(1969年),爱丁堡大学出版社:爱丁堡学院出版社)·Zbl 0226.68044号
[25] Milner,R.,《沟通与并发》(1989),普伦蒂斯·霍尔: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Zbl 0683.68008号
[26] 尼尔森,H.R。;Nielson,F.,《语义与应用:正式介绍》(1992年),Wiley:Wiley New York·Zbl 0875.68626号
[27] Plotkin,G.,《操作语义的结构方法》,技术报告DAIMI-FN-19(1981),奥胡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丹麦奥胡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28] 皮姆·D。;普赖尔,L。;Murphy,D.,《计划执行过程》(英国规划与调度特别利益集团第14次研讨会(1995年))
[29] Rao,A.S.,AgentSpeak(L):BDI代理用逻辑计算语言说话,(van der Velde,W.;Perram,J.W.,agents Breaking Away.agents Dreaking Abway,人工智能讲义,第1038卷(1996),Springer:Springer Berlin),42-55
[30] Rao,A.S。;Georgeff,M.P.,《理性代理的抽象架构》(Nebel,B.;Rich,C.;Swartout,W.,《第三届知识表示和推理原则国际会议论文集》(KR-92),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92),Morgan Kaufmann:Morgan Koufmann San Mateo,CA),439-449
[31] Reiter,R.,《情境演算中的框架问题:目标回归的一个简单解决方案(有时)和一个完整结果》,(人工智能和计算数学理论:约翰·麦卡锡荣誉论文(1991),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359-380·Zbl 0755.68124号
[32] Reiter,R.,《情境演算中状态属性的证明》,《人工智能》,第64卷,第337-351页(1993年)·Zbl 0788.68139号
[33] Reiter,R.,《情境演算中的自然行为、并发性和连续时间》,(第五届知识表示和推理原则国际会议(KR-96),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96),Morgan Kaufmann:Morgan Koufmann San Mateo,CA),2-13
[34] R.Reiter,《行动中的知识:描述和实现动力系统的逻辑基础》,《准备中》;R.Reiter,《行动中的知识:描述和实现动力系统的逻辑基础》,《准备中》·Zbl 1018.03022号
[35] 萨拉斯瓦特,V.A。;Rinard,M.,并发约束编程,(第17届ACM编程语言原理研讨会(1990)),232-245
[36] 夏皮罗,S。;Lespérance,Y。;Levsque,H.J.,《指定通信多智能体系统》,(Wobcke,W.;Pagnuco,M.;Zhang,C.,《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形式主义、方法论和应用》。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形式主义、方法论和应用,人工智能讲义,第1441卷(1998年),施普林格:施普林格柏林),1-14
[37] 肖恩菲尔德,J.R.,《数理逻辑》(1967),艾迪森·韦斯利:艾迪森·韦斯利阅读,马萨诸塞州·Zbl 0155.01102号
[38] Shoham,Y.,面向代理编程,《人工智能》,第60卷,第51-92页(1993年)
[39] Stirling,C.,《过程的模态和时序逻辑》(logics for Concurrency:Structure vs.Automata.logics for Concurrency:Structure VS.Automata,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043卷(1996),Springer:Springer Berlin),149-237
[40] Tarski,A.,《格理论不动点定理及其应用》,太平洋数学杂志。,第5卷,285-309(1955)·兹比尔0064.2600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